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远超汽车产业,买房是刚需
房地产,这一亘古不变的刚性需求,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远超汽车产业。汽车产业的崛起似乎难以撼动房地产的“顶梁柱”地位。
房子是刚需,车子则是可有可无。房子关乎民生,车子充其量只是锦上添花。想靠汽车拯救经济?简直痴人说梦!经济要想真正好转,还得靠房地产这个顶梁柱。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但那是多少年后的事?现在呢?充电桩都还没铺开。房地产可不一样,只要有人,就得有房子住。这需求,就是刚需,谁能顶得住?
汽车行业能解决多少人的饭碗?4S店、修理厂、保险公司加一块,也就千把万人。房地产呢?建筑工人、装修工、家具厂、物业公司,保守估计过亿人靠它吃饭。这么一比,高下立判啊!
最严车检明年实施,检测机构:5年前就已经对OBD检测了大象新闻记者 朱力严 赵全堂 报道近日,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发布,计划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新规将改变车辆年检的内容和方式,尤其新增了OBD检测项目。什么是OBD,车主和检测机构如何看待?大象新闻记者进行了探访。
市场经济下,产品的利润归根结底还是受供需关系的影响。就拿最近市场炒作的粮价粮食对于每个人都是刚需,但是市场供给充足的情况下,粮食的利润很薄。只有当粮食的供应受到冲击的时候,才会发生价格的变化。
如果说暴利只是某行业高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的话,那么处于上升期的行业,都可以说暴利,并且这种超额利润很难长时间存在。“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潮水上涨的时候,处于上升期的行业会获取超额的利润,当潮水退去之后,受市场规律的调整,暴利的行业也会慢慢回归平庸。
至于汽车行业:其实汽车行业与房地产行业一样,都是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代表,很难存在“暴利”。房地产的“暴利”主要受益于中国近些年房价的大幅度上涨,是政策和市场的红利,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
当然,这不是说汽车产业不重要。它确实带动了不少就业和技术创新。但要说它能取代房地产的地位,那就是自欺欺人了。房地产的影响力,远不是汽车产业能比的。
数字会说话,但人心更会。买车图啥?不就图个代步工具吗?可买房不一样,那是安身立命的大事。有人说房子是最大的民生,一点没错。房子不光是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更是咱老百姓的“定心丸”。你说,哪个更能刺激消费?
2022-06-14 15:34 其实相对于房子汽车比房子更能拉动消费。 房子现在买下来以后,很多人都住都不住,也就是连装都不装,而且房子的日常维护费用非常低,基本上只要出一个物业费,别的就没有什么收费了。 但是汽车不同,汽车这玩意只要买回来,就是要花钱的,停在家里,要出停车管理费,开出去,要加油,要洗车,开一段时间,还得保养一下,轮胎该换就要换,就算你不开出去,每年的保险费也是躲不掉的。
这话一出,不少人怕是要跳脚了。咱就说说汽车和房子,哪个更能拉动经济?先看汽车,一年卖3500万辆,平均10万一辆,算下来3.5万亿。再加上配件、维修、保险这些,撑死了10万亿。房地产呢?光是房子就30万亿,再算上装修、家具、家电,轻轻松松50万亿起步。
经济要想好转,光靠汽车远远不够。房地产才是定海神针。没有房地产的稳定,其他产业都是空中楼阁。想靠汽车拉动经济?门都没有!
有人可能会说,汽车产业带动了钢铁、橡胶、电子等行业发展。没错,可房地产带动的行业更多啊!水泥、钢铁、玻璃、木材,哪个不是靠房地产吃饭的?更别提家电、家具这些了。一套房子从打地基到装修入住,那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汽车产业,永远不可能代替房地产。汽车行业年收入能有多少?3500万辆乘10万元单价,不过3.5万亿。加上上下游,顶天了5-10万亿产值。能创造多少就业?也就千万人规模。房地产可是30万亿产值,上下游就业过亿人。经济短期内好转?想都别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