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商标异议制度解析:流程详解
作者:数据化运营专家•更新时间:9小时前•阅读0
德国商标异议制度的独特之处
德国的商标异议制度与欧盟成员国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它设置在商标获准注册之后,对商标的异议需要在商标注册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这一制度为商标注册后的监督提供了重要机制。

德国商标异议制度解析:流程详解
异议流程详解
异议流程分为几个关键阶段:
- 异议提出:异议人需填写DPMA指定表格,注明异议理由及依据。
- DPMA审查:DPMA将审查异议的合法性及形式要件。
- 裁决与申诉:败诉方可向德国联邦专利法院申诉。
异议的法定理由
常见的异议理由包括:
- 与在先商标冲突:包括已注册或申请中的商标存在近似或者混淆风险。
- 商标缺乏显著性:一些商标过于普通或者描述性过强,无法起到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作用。
- 侵犯知名商标:即使未注册,但已具备市场知名度的商标可主张权利。
- 与其他商业标识混淆:如企业名称、域名等。
- 违反公共秩序或道德:例如含有国家标志或误导性内容。
费用与关键注意事项
异议费用包括基础异议费和每增加一个在先商标的费用。同时,异议人需注意以下事项:
- 异议通知需注明异议人的姓名、地址、异议所依据的理由等信息。
- 异议人需证明在先商标在被异议商标申请日前5年内有实际使用,否则异议将被驳回。
- 异议程序中通常无口头听证,以书面材料交换为主。
经典案例解析
以下为两个经典案例:
案例一:王致和商标抢注案
2005年,中华老字号“王致和”商标在德国被一家名为“欧凯”的公司抢注。王致和集团通过法律途径成功维权,该案展示了商标异议制度的重要性。
案例二:Lexware诉Leshare商标异议案
中国乐视公司申请注册“Leshare”欧盟商标时,德国软件公司Haufe-Lexware提出异议。最终,法院认为两商标概念上差异显著,不足以构成混淆。
了解德国商标异议制度,对于跨境电商和品牌保护至关重要。通过本文的解析,您可以更好地掌握异议流程及策略,为您的品牌权益保驾护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