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行业变局:京东秒送挑战美团垄断
一、行业背景
在南京新街口商圈,京东骑手老张展示了与众不同的工作节奏:每天保底50单的接单上限,午间强制两小时休憩,暴雨天自动触发1.5倍配送费。这个曾辗转多个平台的“单王”坦言:“现在送完单能看着孩子写作业,夜里不再焦虑手机漏单提示音,这才是真正的平台经济。”

面对汹涌而来的“鲶鱼效应”,美团紧急推出的“春风计划”却显露出垄断者的窘迫——将3公里内配送费提高0.5元的举措,既安抚不了日均骑行150公里的骑手,也打动不了被20%平台佣金压垮的夫妻店。这种修修补补的让利,在京东“仓储-供应链-配送”三位一体的生态攻势面前,愈发显得捉襟见肘。
二、京东秒送崛起
京东通过“秒送”频道整合外卖、买药、数码急送等场景,实质是在构建移动化前置仓——每个骑手都是流动的零售终端,每笔订单都在拓展数字消费边界。
正如某位转型京东的骑手,在社交媒体写下的:“今天送完最后一单时,晚霞正好洒在配送箱的反光条上,突然觉得这份工作有了尊严的重量。”
三、美团挑战与应对
正当行业陷入“算法吃人”的恶性循环时,京东物流突然亮剑。依托全国1500个仓库构建的即时零售网络,“京东秒送”以颠覆性的5%平台佣金率划破行业阴霾。这个仅为行业平均佣金1/3的费率,正在上海陆家嘴、北京国贸CBD等核心商圈引发核爆效应。
这场变革的深层逻辑,藏在刘强东“五年千亿保障计划”的承诺里。与行业普遍采用的第三方众包模式不同,京东直营骑手体系却像毛细血管般扎根实体经济——全员缴纳五险一金、配备智能温控配送箱、禁止30秒内重复派单等“反内卷”设计,正在重构即时配送的价值标准。
四、行业未来展望
这场降维打击已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广州十三行服装市场的中小商户,开始把秘制烧腊套餐搬上京东页面;上海静安寺的白领们发现,通过京东下单星巴克能比原平台早8分钟送达;甚至杭州直播基地的网红们,都开始用“京东秒送免佣季”作为带货话术。
翼言商业观察即时零售市场再添变数,新战事已开始。近日,京东悄然上线外卖业务,迅速引发行业关注。京东App首页—秒送—外卖入口新上线的...
依靠千万骑手和越来越多的闪电仓,美团的配送品类,已经从外卖,逐步过渡到成人用品、水果、饮品,然后是日常用品的生鲜、酒水、手机、服装等等,服务的客群规模也从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逐步向下沉市场拓展。
外卖行业变革正在进行,京东秒送挑战美团垄断,行业未来将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年份 | 美团外卖市场份额 | 饿了么市场份额 |
---|---|---|
2020 | 65.4% | 30.2% |
2021 | 67.4% | 29.6% |
2022 | 68.3% | 28.6%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