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大学

京东外卖能否撼动美团、饿了么:新选择还是资本游戏

饿了么,尽管来势汹汹,抖音外卖似乎并未显著撼动美团的护城河。堂食餐厅,澎湃新闻曾经报道,美团平台的佣金比例在6%-8%之间,而有传言...

京东外卖能否撼动美团、饿了么:新选择还是资本游戏
京东外卖能否撼动美团、饿了么:新选择还是资本游戏

巨头们的新一轮行动,能否撼动美团饿了么的龙头地位,目前还不好说。京东外卖近日悄然上线,有消息称,京东外卖号称只抽取5%的佣金,而美团准备降...

巨头们的新一轮行动,能否撼动美团饿了么的龙头地位,目前还不好说。京东外卖美团平台在外卖价格方面相差不大,同一家面馆,在美团上豌豆杂...

但面对美团、饿了么双寡头占据了90%以上的外卖市场份额,京东外卖能否分上一杯羹,现在来看,还很难说。美团的外卖地位很难短期撼动。毕竟京东在家电数码领域的强优势,但消费者对于外卖的认知还是美团、饿了么。

美团背靠腾讯,饿了么背靠阿里,京东恐怕很难撼动这两者在外卖市场的地位。现阶段外卖市场的服务模式早已成熟,京东想要进军外卖市场,只能靠资本的博弈。对于京东而言,踏足外卖业务,或许并没有开疆拓土的强大野心,而更侧重于守住已有的同城生活市场,防止美团饿了么的侵蚀。

美团单日市值蒸发650亿港元,而京东则凭借供应链优势试图重构行业规则。相比之下,京东外卖日活骑手仅30万,订单密度不足导致单均配送成本比美团...

数据显示,在多品类外卖市场,美团占据超50%的份额,京东约占25%的份额,饿了么、盒马占15%,抖音快手等不足10%。京东前脚发文,次日,美团的股票在资...

美团、饿了么已占据用户心智,京东需通过补贴或差异化服务突围。不过,美团深耕外卖十余年,拥有740万活跃商家和数百万骑手网络,短期内地位难被撼动。这场战役不仅是资本与流量的较量,更是对商业模式、社会责任乃至行业价值观的重构。

京东外卖没有推出之前,从市场份额来看,美团和饿了么几乎瓜分了整个外卖市场,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一方面,它迫使其他外卖平台提升服务质量,以应对京东外卖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京东外卖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更多的资本和人才进入行业,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在外卖业务中或成最强搅局者,打破美团和饿了么两分天下的现状。

外卖商家会在京东到家APP上线,由达达负责配送。目前该业务尚未正式上线,首站将会选择在郑州等城市试点,目前团队已经在本地对接餐饮商户上线京东外卖。京东进军外卖行业,是对本地生活业务的进一步拓展,但现金外卖市场的格局早已稳定,美团、饿了么双寡头占据了90%以上的外卖市场份额

京东入驻外卖,年轻人的“新食堂”还是资本游戏?——京东外卖能否撼动美团、饿了么的校园江湖

一、京东为何此时杀入外卖战场?

2025年开年,京东外卖以“0佣金招募商家”的激进策略高调入场,目标直指美团、饿了么的“双寡头”格局。这一动作背后,是京东对年轻消费群体的精准洞察:即时零售已成为年轻人生活的“刚需”,而外卖作为高频入口,能带动全品类消费的流量增长。

年轻人的需求驱动:当代大学生和职场新人追求“即时满足”,外卖不仅是餐饮需求,更是生活方式的延伸。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突破9000亿元,且年轻用户占比超60%。京东显然希望通过外卖业务,将5.8亿活跃用户转化为即时零售的忠实消费者。

战略卡位即时零售:京东早已布局“京东到家”“达达秒送”等业务,整合配送网络后,“最快9分钟送达”的口号直击年轻人对速度的极致追求。外卖业务补齐了京东从生鲜到日用品“全场景消费”的最后一环,试图打造“点外卖→买零食→购日化”的闭环生态。

二、年轻人的“真香”机会:便宜、品质还是噱头?

京东外卖的卖点直击年轻人痛点,但实际体验如何?

1. 价格战:补贴能否持续?

商家端:京东推出“2025年5月前入驻免全年佣金”政策,号称佣金率低至5%,低于美团的6%-8%。但对商家而言,配送费才是成本大头,京东的“免佣金”实际优惠有限。

用户端:初期补贴未大规模铺开,同一商家在京东、美团的价格差异仅2-3元,甚至配送费更高。年轻人期待的“低价狂欢”尚未到来。

2. 品质牌:连锁品牌VS校园小摊

京东主攻“品质外卖”,吸引蜜雪冰城、瑞幸等连锁品牌入驻,满足大学生对卫生和品牌的需求。但校园周边的高频订单多来自中小餐饮店,京东若无法覆盖“黄焖鸡米饭”“麻辣烫”等平民美食,恐难成为学生的“食堂替代”。

3. 配送体验:达达的“快”与“慢”

达达130万骑手加持下,京东宣称“最快9分钟送达”,但实测平均配送时长49分钟,远落后于美团的25分钟。对赶课或加班的学生党而言,速度仍是硬伤。

三、隐忧:年轻人的“新鲜感”能维持多久?

京东外卖看似来势汹汹,但想要在年轻人中扎根,仍需跨越三重障碍:

1. 用户习惯壁垒

美团、饿了么已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大学生群体形成了固定的平台使用习惯。京东需通过持续补贴和社交裂变争夺用户,但长期烧钱难以为继。

2. 履约能力考验

外卖是“规模游戏”,单量不足时配送效率低下。达达骑手虽众,但众包模式导致服务质量不稳定,且京东尚未承诺为骑手缴纳社保,可能影响运力稳定性。

3. 盈利困局

外卖行业利润率本就微薄,京东“低佣金+免佣金”策略进一步压缩收入。若无法通过广告、金融服务等衍生业务盈利,或将成为下一个“烧钱黑洞”。

四、年轻人的未来外卖图景:多元竞争or寡头垄断?

京东入场虽难颠覆格局,却可能带来两大变化:

1. 倒逼行业优化

美团、饿了么已开始试点“超时免罚”,并降低佣金应对竞争。更多平台入局后,商家选择权增加,学生党或能享受更低价格、更优服务。

2. 本地生活服务升级

京东将外卖与“秒送”频道整合,未来或实现“点外卖+买零食+购日化”一站式下单。对懒人经济盛行的校园群体,这种“宅宿舍全搞定”的模式极具吸引力。

五、:年轻人的选择决定战场终局

京东外卖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抓住年轻人的“胃”与“心”。若能用品质和速度建立信任,用生态闭环提升粘性,或许能成为校园外卖的新选项;若止步于资本游戏,则难免重蹈百度外卖的覆辙。

对大学生而言,这场巨头之争的真正价值,或许在于——我们终于不用一边骂美团涨价,一边含泪下单了。

大学生活 即时零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70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