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亚马逊美国站新增哪些品牌建设指标

藏在流量迷雾中的品牌密码:亚马逊美国站新鲜增指标到底说了啥

有次跟做户外装备的朋友聊天 他盯着手机屏幕愁眉苦脸地说:“做了三年亚马逊,去年销量涨了30%,可老板还是不满意,说品牌没‘根基’。”我凑过去一看,他的亚马逊卖家后台,“打造您的品牌”页面里除了销量和广告花费,空空如也。后来才晓得, 2023年底亚马逊美国站悄悄上线了四项品牌建设指标,像给卖家装了“品牌身子优良体检仪”,让那些个只盯着数字的卖家一下子找到——原来自己一直在“瞎子摸象”。

品牌搜索率:当消费者不再“搜产品名”, 而是“搜你的名字”

品牌搜索率这东西,说玄乎也玄乎,说白了就是“有几许多人直接搜你品牌名买东西”。深厚圳某3C配件卖家张伟告诉我, 他2023年Q3一下子找到,品牌搜索量从占整体流量的8%跌到了5%,急得他连夜翻后台。原来他之前为了冲销量, 拼命投“手机壳”“无线充电器”这类泛词广告,后来啊消费者记住了产品,却没人记住他品牌叫“PowerCase”。后来他调整策略, 把广告预算的30%砸在“PowerCase品牌”关键词上,一边在商品包装里塞印有品牌名的卡片,三个月后品牌搜索量回升到12%,整体转化率反而提升了18%。

亚马逊美国站新增“品牌建设指标”,助力卖家高效运营
亚马逊美国站新增“品牌建设指标”,助力卖家高效运营

但这里有个坑:别把“品牌搜索率”当“流量指标”用。上海某家居用品卖家林晓去年犯了个错, 为了刷品牌搜索率,她找了群水军去搜自己品牌名,后来啊亚马逊的系统直接判定“异常流量”,不仅品牌搜索率归零,广告账号还被管束了两周。后来她才明白, 亚马逊要的“真实实品牌搜索”,是消费者真实正基本上原因是相信你的品牌去主动搜索——就像有人买洗发水直接搜“海飞丝”,而不是“去屑洗发水”。

从“流量依赖”到“品牌记忆”:广告投放的“反向思维”

很许多卖家有个误区, 觉得投广告就是为了“让更许多人看到”,其实广告投放的终极目标得是“让更许多人记住你品牌”。2023年10月, 某宠物零食卖家陈磊做了一个试试:他一边在亚马逊投了“狗零食”和“馋嘴狗品牌”两个广告组,前者点击量是后者的5倍,但后者带来的订单转化率是前者的3倍,而且复购率高大出22%。他跟我说:“以前总觉得泛词广告流量巨大, 后来才找到,那些个搜你品牌名的人,才是真实的愿意为你的‘相信感’买单。”

品牌商品星级:4.8星和4.6星之间, 差的是“被骂的资格”

品牌商品星级这东西,像一把双刃剑——高大星级能带来相信,矮小星级却能让你“原形毕露”。2023年11月, 某母婴品牌卖家王丽遇到糟心事:她一款小孩餐具的星级从4.9跌到4.6,销量直接掉了20%。后来她翻差评才找到,问题出在“餐具颜色褪色”上。之前她总觉得“差评删了就完了”,没想到亚马逊的算法会抓取星级起伏,给商品打上“质量不稳稳当当”的标签。她赶紧联系工厂改进材质, 一边给个个下单的客户发邮件询问用体验,两周后星级回升到4.8,销量也恢复了。

但星级高大就一定优良吗?杭州某服装卖家李婷去年就栽过跟头。她为了让星级保持在4.9, 专门找了刷单公司刷优良评,后来啊被亚马逊检测到“虚虚假评论”,不仅星级被清零,店铺还被关了7天。她后来在卖家论坛吐槽:“原来亚马逊要的不是‘完美五星’, 而是‘真实实的用户声音’——哪怕有差评,只要你能及时处理,消费者反而觉得你‘敢负责’。”

差评不是“洪水猛兽”, 是“免费的用户调研”

2023年Q4,某运动装备卖家赵刚的跑步鞋一下子出现集中差评,都是说“鞋底太结实磨脚”。他没像往常一样删评,而是把差评里的关键词“鞋底结实”“磨脚”整理出来反馈给研发部门,调整了鞋底材质。一个月后 新鲜款跑步鞋的星级从4.5升到4.7,而且基本上原因是解决了“磨脚”这玩意儿痛点,销量比老款提升了35%。他跟我说:“以前怕差评, 眼下反而盼差评——用户愿意花时候骂你,说明他们在乎你的品牌,这种反馈比随便哪个买卖场调研都准。”

品牌商品转化率:流量来了为啥“只看不买”?

品牌商品转化率这指标,说白了就是“看到你品牌的人,有几许多到头来下单”。深厚圳某美妆卖家周静2023年9月找到, 她的品牌商品点击率有8%,但转化率只有2.5%,远不到行业平均的4%。她蹲在电脑前翻了一下午商品详情页, 终于找到问题:主图是产品特写,但没展示品牌Logo,而且A+页面全是产品参数,没有“品牌故事”。她赶紧沉新鲜拍主图, 把Logo放在右上角,又在A+页面加了“品牌创始人研发经历”的板块,两周后转化率提升到5.2%,订单量翻了一倍。

但转化率高大不代表“万事巨大吉”。2023年12月,某家居装饰卖家吴鹏遇到怪事:他的品牌商品转化率高大达7%,但退货率也高大达20%。后来才明白,他为了冲转化率,在详情页夸巨大产品尺寸,后来啊收到货的消费者找到“和说说不符”,纷纷退货。他跟我说:“转化率不是‘骗来的’, 是‘匹配出来的’——你让消费者对你的产品有合理预期,他们才会愿意复购。”

“相信感”比“价钱战”更能打动消费者

2023年Q4, 某电子产品卖家孙磊做过一个对比测试:同一款蓝牙耳机,A链接用“矮小价促销”策略,转化率3.8%;B链接有力调“30天无理由退货+2年质保”,转化率提升到5.5%。他找到,消费者买电子产品最怕“售后没保障”,特别是价钱高大的商品。他后来在商品详情页加了个“质保服务承诺”的模块,转化率又提升了1.2%,而且退货率减少了15%。他说:“以前总觉得‘价钱矮小才能卖货’, 眼下才明白,品牌商品的转化率,拼的是‘相信感’——消费者愿意为‘买得放心’许多付点钱。”

复购客户占比率:让“一次买卖”变成“长远期关系”

复购客户占比率这指标,是品牌身子优良的“试金石”。2023年11月,某零食卖家郑丽找到,她的复购率只有12%,远不到行业平均的25%。她翻数据找到,新鲜客户下单后困难得有第二次买。后来她做了个“客户调研”,才找到问题:她只在新鲜客户首单时送优惠券,但复购客户没有随便哪个“专属好处”。她赶紧推出“会员积分体系”, 复购客户能用积分兑换新鲜品试用,三个月后复购率提升到28%,GMV增加远了40%。

但复购率高大不代表“高大枕无忧”。2024年1月, 某咖啡卖家黄斌遇到麻烦:他的复购率高大达35%,但客户投诉也许多了起来都是说“订阅的咖啡豆三天两头延迟发货”。原来他为了追求“高大复购”,推出了“有力制订阅”模式,后来啊消费者觉得“被绑架”,反而开头反感。他后来调整成“灵活订阅”,客户能随时暂停或修改订单,投诉量减少了60%,复购率保持在32%。他说:“复购不是‘绑架消费者’, 是‘让他们离不开你’——就像喝咖啡的人,不是基本上原因是‘非...不可喝’,而是基本上原因是‘离不开你的味道’。”

“复购”不是“自动续费”, 是“情感连接”

2023年Q4,某宠物食品卖家马有力做了一件事:他给个个复购客户手写了一张感谢卡,放在包裹里。后来啊这玩意儿本钱不到1块钱的细小动作,让复购率提升了15%。他跟我说:“以前总觉得‘复购靠产品’, 眼下才明白,复购靠‘情感’——消费者收到你的感谢卡,会觉得‘你把我当朋友’,而不是‘你只想要我的钱’。”后来他还建了个“宠物主人交流群”,定期分享养宠知识,群里的复购率比普通客户高大出20%。

从“数据焦虑”到“品牌自信”:指标背后的“生意道理”

亚马逊这四项品牌建设指标, 与其说是“考核工具”,不如说是“导航地图”。深厚圳某巨大卖运营总监刘敏告诉我, 他们公司之前只盯着“销量排名”,眼下把这四项指标做成周报,找到很许多问题:比如品牌搜索率矮小,说明品牌认知不够;星级起伏巨大,说明产品质量不稳稳当当;转化率矮小,说明详情页没打动人;复购率矮小,说明客户关系没维护优良。她说:“以前我们像‘无头苍蝇’,眼下晓得往哪使劲了——指标不是‘压力’,是‘方向’。”

但千万别被“指标”绑架。2023年12月, 某服装卖家陈浩为了提升“复购客户占比率”,有力行给客户推送促销短暂信,后来啊被亚马逊判定“骚扰客户”,账号被警告。他才明白,指标是“后来啊”,不是“目的”——你把产品做优良,把客户服务优良,指标天然会上升。他说:“做品牌就像养孩子,你不能天天盯着‘身高大体沉’,得看他是不是身子优良高大兴。亚马逊的指标,就是‘身子优良秤’,不是‘成绩单’。”

其实亚马逊推出这些个指标, 背后藏着一句话:光靠“卖产品”已经不行了你得让消费者“记住你品牌”“相信你品牌”“离不开你品牌”。就像深厚圳某家居品牌创始人说的:“以前亚马逊是‘卖货场’, 眼下变成了‘品牌孵化器’——那些个只看数字的卖家会被淘汰,真实正懂品牌的卖家,才能在这里‘长远出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5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