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短视频时代,如何精准高效与TikTok网红达人建立合作关系

短视频火到什么程度?连楼下卖煎饼的阿姨都在用BGM拍日常,更别说那些想冲海外的品牌了。TikTok上随便一条爆款视频,能让小众品牌一夜之间卖断货,也能让老牌品牌焕发第二春。但问题来了这么多品牌挤破头想和达人合作,为啥有的品牌能靠达人带货翻盘,有的却花了钱打水漂?关键就俩字:精准。不是随便找个百万粉的达人就能躺赚,你得懂怎么选、怎么聊、怎么合作,才能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别被粉丝量骗了!达人选择的隐形密码

很多人找达人,眼睛就盯着粉丝数,觉得10万粉肯定比1万粉强。我见过太多品牌栽如何高效与TikTok达人合作?" src="/imgrand/waimao/190.jpg"/>

那到底怎么判断达人合不合适?你得扒拉扒拉达人的“底细”。粉丝画像是最重要的, 年龄、性别、地域、兴趣,这些数据HypeAuditor和Post for Rent都能查。比如你卖的是面向25-35岁女性的轻奢包,那达人粉丝要是18岁的学生党,再火也别碰。我见过个美妆品牌, 找了位粉丝60%是男性的游戏达人,后来啊评论区全是“这包能装手柄吗”,品牌想哭都没眼泪。

互动率比粉丝量更“诚实”

别被百万粉的光环晃了眼,互动率才是硬道理。一个10万粉的达人,要是每条视频只有几百点赞,评论更是寥寥,那粉丝都是“僵尸粉”。反过1万粉的达人,要是每条视频能有1000点赞,500评论,说明粉丝粘性超强,愿意跟你互动。2023年5月, 有个做宠物零食的品牌,就靠这点挖到个“宝藏达人”:粉丝3.2万,但每条视频互动率稳定在8%,粉丝全是“猫奴”,后来啊合作一条视频,带来500单,复购率高达35%,比头部达人还猛。

内容调性也得对味。达人拍视频的风格得跟你的品牌气质搭。比如你是做复古服饰的,找个专拍赛博朋克的达人,画风突变,粉丝一看就知道是广告,信任感直接崩塌。我帮客户选过一次汉服品牌, 找了位拍古风舞蹈的达人,视频里达人穿着汉服跳舞,自然植入产品,评论区全是“求链接”,这种“软植入”才是王道。

联系达人的坑:国内那一套在TikTok行不通

国内找达人,评论区一句“合作私信”可能就聊上了。但在TikTok,这套根本不管用。2023年初, 有个做手机壳的品牌,直接给百万粉达人发私信:“我们是知名品牌,合作给你10万佣金”,后来啊石沉大海,人家每天私信几百条,谁有空理你?TikTok达人最烦的就是“群发式”联系,你得让人家觉得“你懂我,你重视我”。

正经的渠道是邮件,或者达人简介里的联系方式。邮件主题得抓人眼球, 别写“合作邀请”这种千篇一律的,改成“有个能帮你粉丝买爆的产品想聊聊”或者“你的粉丝可能需要的合作”。邮件内容也别长篇大论,达人没时间看说明书。2023年Q4, 有个做便携榨汁机的品牌,给达人发邮件就三行:“看到你上次分享早餐的视频,粉丝都在问‘榨汁机呢’;我们的榨汁机刚好能解决‘早上没时间做果汁’的痛点;想送你一台试用,拍条视频,佣金10%,你觉得咋样?”后来啊达人当天就回复了主要原因是人家觉得“你真的看了我的内容”。

邀请函不是说明书, 是“解决方案”

很多品牌写邀请函,恨不得把公司历史、产品参数全塞进去,大错特错。达人不care你公司多牛,只care“合作能给我带来啥”。所以邀请函里必须说清楚三件事:你能为达人粉丝解决什么问题、你能给达人带来什么价值、合作具体怎么搞。比如2023年7月, 一个做母婴清洁的品牌给达人写:“你的粉丝都是新手妈妈,肯定担心宝宝玩具不干净;我们的清洁喷雾能‘5分钟除99%细菌’,不用水洗,宝宝啃玩具也放心;合作形式是‘实测+开箱’,佣金15%,额外送你20瓶给粉丝抽奖”,达人看完直接拍板,主要原因是这是双赢。

别画饼!别说什么“长期合作”“品牌背书”,达人要的是实在的回报。佣金比例得透明,样品得给到位,额外福利能加分。我见过个品牌, 跟达人说“销量过5万给你额外奖励5000”,后来啊真卖了6万,爽快打钱,下次达人主动推荐朋友来合作,口碑就这么传开了。

合作方案不是拍脑袋:从创意到排期的细节控

选对达人, 发对邀请,只是第一步,合作方案要是没整明白,照样翻车。2023年Q2, 有个做运动饮料的品牌,跟达人签了合同,说好拍“健身后喝饮料”的场景,后来啊达人拍成了“派对狂欢喝饮料”,粉丝觉得“这饮料是糖水吧”,转化率惨不忍睹。为啥?主要原因是合作前没聊清楚“视频调性”。所以跟达人确定合作后 必须开个“创意对齐会”,把视频主题、风格、关键卖点都敲死,最好让达人先出个脚本,品牌确认再拍,免得白费功夫。

发布时间也很关键。不是啥时候发都行,得看达人粉丝的活跃时间。HypeAuditor能查到粉丝的在线高峰,比如美国东部时间的晚上8-10点,欧洲的下午3-5点。我帮客户做过测试,同一视频,在粉丝活跃时间发布,播放量能多30%,转化率也能提升15%。2023年9月, 有个做咖啡的品牌,跟达人约好美国东部时间周五晚上8点发布,后来啊视频爆了播放量破500万,店铺服务器差点宕机。

佣金谈判:别当“冤大头”,也别当“铁公鸡”

佣金是最容易扯皮的地方。品牌想少给点,达人想多要点,咋整?得看达人“值不值”。头部达人佣金一般10%-20%,腰部达人5%-15%,尾部达人3%-10%。但别拿粉丝数硬套,还得看带货能力。2023年6月, 有个做护肤品的品牌,找了位30万粉的达人,人家过往带货转化率稳定在4%,品牌直接给了12%佣金,比行业高2%,达人感动得不行,主动加了3条短视频,后来啊总销量比预期高了50%。

佣金结构也能玩花样。固定佣金简单粗暴,但激励不足。阶梯佣金更刺激达人卖货:比如卖1万以下5%,1-5万8%,5万以上10%。我见过个做小家电的品牌, 跟达人约定“每多卖1000台,佣金加1%”,后来啊达人为了冲高佣金,天天在评论区催粉丝下单,一个月卖了8万台,佣金从5%涨到了8%,品牌算下来ROI还是3.2,比预期高了不少。

合同不是走过场:这些条款不写清楚, 合作容易翻车

很多品牌觉得“都是老熟人,签啥合同”,后来啊吃大亏。2023年Q1, 有个做服装的品牌,跟达人合作没签合同,达人拍了视频但没按时发布,品牌催了三次人家说“没排期”,钱也退不了只能认栽。所以合作必须签合同,白纸黑字写清楚,免得扯皮。

合同里最关键的几条:合作期限、内容要求、发布时间、支付方式、违约责任。2023年Q4, 有个做美妆的品牌,合同里写了“视频需包含产品链接和专属优惠码”,后来啊达人忘了挂链接,品牌没付尾款,达人只能补发一条,才没造成损失。

数据审核权:品牌得有“话语权”

视频发布前,品牌得有审核权。不是瞎改,而是检查有没有硬伤:比如产品信息错了、优惠码失效了、品牌logo被挡了。我见过个做零食的品牌, 达人视频里把保质期写错了粉丝看了直接问“这食品过期了吧”,评论区全是负面品牌赶紧联系达人下架重拍,但已经造成影响了。所以合同里要写明“品牌有权在发布前24小时内提出修改意见,达人需配合调整”,免得“木已成舟”。

保密条款也得加上。合作内容、佣金比例、数据这些,不能随便往外说。2023年7月, 有个做电子烟的品牌,跟达人签了保密协议,后来啊达人把佣金比例发到粉丝群了其他达人知道了都来要高价,品牌成本直接涨了20%,再说说只能起诉达人,闹得很难看。

效果跟踪不是看点赞:这些数据才说明合作值不值

视频发布了就完事了?远远不够。很多品牌就盯着播放量、点赞量,觉得播放高就成功了后来啊呢?播放量100万,转化率0.1%,等于白干。所以得跟踪“有效数据”:互动率、点击率、转化率、ROI。2023年Q3, 有个做家居用品的品牌,跟5位达人合作,总投入15万美元,其中一位达人播放量只有50万,但转化率3.5%,ROI 4.2,比其他播放量高的达人强多了下次果断加大合作力度。

数据得定期复盘,每周一次。看看哪些视频效果好,哪些差,分析原因。比如“达人A的‘开箱视频’转化率高, 达人B的‘使用教程’互动率高”,下次就多让达人A拍开箱,达人B拍教程。2023年10月, 有个做健身器材的品牌,通过复盘发现,达人用“用户证言”形式拍的视频,转化率比“产品展示”高2倍,于是让所有达人都改拍证言,总销量提升了45%。

用户评论是“金矿”:别忽略粉丝的真实声音

评论区藏着很多“宝藏”。粉丝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产品的卖点;吐槽的地方,就是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见过个做宠物零食的品牌, 达人视频下粉丝问“这款零食适合幼犬吗”,品牌赶紧在评论区回复“适合,0添加剂”,还专门拍了一条“幼犬试吃”的视频,转化率直接翻倍。还有粉丝说“包装太小了”,品牌下次就出了大包装,销量又涨了30%。所以得安排专人盯评论区,及时回复、收集反馈,把粉丝意见变成产品优化的方向。

长期合作的达人,更要跟踪“复购率”。第一次合作可能是好奇,复购才说明产品真的好。2023年Q4, 有个做保健品品牌,跟达人合作后通过后台数据发现,达人的粉丝复购率高达28%,远超行业平均15%,于是跟达人签了“年度合作协议”,每月拍2条视频,粉丝粘性越来越强,品牌销售额稳中有升。

别踩这些雷!达人合作常见的3个误区

误区一:只追头部达人。头部达人贵、档期满,粉丝还容易审美疲劳。中小达人性价比高,粉丝粘性强,转化率可能更高。2023年Q2, 有个做女装的品牌,没找百万粉达人,找了10位10万粉的中小达人,总投入比找1位头部达人少一半,但覆盖的粉丝群体更精准,总销量反而高了20%。头部达人适合“打响知名度”,中小达人适合“精准转化”,得搭配着来。

误区二:频繁更换达人。很多品牌觉得“这个月没爆,就换达人”,后来啊换来换去,粉丝记不住品牌,达人也不愿意长期合作。长期合作的达人更懂品牌调性,内容更稳定,粉丝信任感也强。2023年Q3, 有个做母婴产品的品牌,跟一位垂类达人合作了8个月,粉丝从“认识品牌”到“信任品牌”,复购率从15%涨到了35%,比频繁换达人效果好多了。

误区三:过度干涉内容创作

品牌总想“掌控一切”, 让达人按脚本拍,后来啊视频没了达人风格,粉丝一看就是广告,直接划走。达人才是“内容专家”,他们知道粉丝喜欢啥。2023年5月,有个做零食的品牌,非要让达人按“产品说明书”拍视频,后来啊达人拍得生硬,播放量才5万。后来品牌放手, 让达人自己发挥,达人拍了个“办公室零食大挑战”,搞笑又有代入感,播放量破200万,转化率4.5%。所以品牌只要把“核心卖点”告诉达人,剩下的交给达人,让他们用自己的风格去表达,效果才好。

未来趋势:TikTok达人合作的进化方向

AI选达人会成为标配。以后不用人工扒拉达人数据了AI工具能达人过往视频的“爆款密码”, 比如“开头3秒必须悬念”“中间必须插入用户证言”,给达人提供创作建议,提高视频成功率。

虚拟达人也会越来越多。虚拟达人没有真人达人的“塌房风险”,24小时工作,还能定制形象,适合科技、游戏、动漫等品类。2023年Q3, 有个做游戏外设的品牌,用了位虚拟游戏达人,形象酷炫,粉丝全是游戏玩家,合作一条视频,带来800单,转化率3.2%,比真人达人还稳定。不过虚拟达人也有缺点,情感连接不如真人,适合“功能性推广”,不适合“情感种草”。

达人矩阵:覆盖不同圈层的“流量网”

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以后品牌会越来越注重“达人矩阵”:头部达人负责“破圈”, 腰部达人负责“深耕”,尾部达人+素人负责“种草”。2023年Q4, 有个做护肤的品牌,找了1位头部美妆达人做“新品发布”,5位腰部达人做“深度测评”,20位尾部达人+50位素人做“日常使用”,形成“头部引流-腰部转化-尾部扩散”的流量闭环,总曝光量破亿,新品上市一个月销量破500万。

跨界合作也会更火。达人跟品牌跨界,达人跟达人跨界,能打破圈层,吸引新粉丝。2023年Q2, 个做咖啡的品牌,让美食博主跟健身博主合作,拍“运动后喝咖啡”的视频,美食博主粉丝是“吃货”,健身博主粉丝是“运动党”,两个圈层都覆盖了视频播放量破800万,店铺新增粉丝60%来自另一个圈层。跨界合作的关键是“调性匹配”,别让美食博主跟汽车博主合作,画风太违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