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这家深圳企业2天卖出300万美金

两天300万美金:深圳这家企业把3D打印机卖成了“硬通货”

2021年9月, Kickstarter上突然炸出一个消息:一家中国公司的新款3D打印机上线48小时预售金额突破320万美金。其中600美元的500台早鸟价,7分钟就被抢空。到头来这个叫Jupiter的项目以474万美金收官,成为全球3D打印机众筹历史第二。

做出这个成绩的,是深圳企业Elegoo。谁能想到,这家2015年还在卖编程电路套件的公司,两年后能搅动全球3D打印市场?更让人意外的是 2023年他们的独立站月销最高峰冲到了300万美金——而这只是他们“全球扫货”的开始。

2天卖出300万美金!这家深圳大卖出海有多猛?
2天卖出300万美金!这家深圳大卖出海有多猛?

从电路板到3D打印机:一次“偶然”的转型

Elegoo的故事得从2015年说起。那时深圳电子厂里遍地都是做电路板、 传感器的公司,Elegoo挤在中间,靠着给国外STEM教育体系卖学生实验套件勉强活着。亚马逊上线一年, 他们拿下了编程电子硬件类目销量第一,但业绩增长突然慢了下来——做硬件的人太多,价格战打得连利润都快保不住了。

转机出现在2017年。一次行业展会上,Elegoo创始人看到有人在用3D打印机打电路板原型。“不会画图建模也能玩3D打印”,这句话让他心里一动。彼时国内3D打印技术刚成熟, 消费级市场还是蓝海,国外品牌动辄上千美元,国内竞品也要500美元,没人敢往下探。

2018年,Elegoo带着做电路板攒下的元器件优势,一头扎进3D打印赛道。他们没急着推新品,先花了一年时间研究用户:创客抱怨精度不够,学生觉得操作太复杂,设计师嫌速度太慢。痛点抓准了 2019年,MARS系列横空出世——市面上第一台300美元档、2K分辨率的消费级LCD打印机,直接把价格打下来一半。

价格战不是目的:用“性价比”撕开市场口子

有人问,300美元的3D打印机能赚钱吗?Elegoo的答案是:不靠机器赚钱,靠“生态赚钱”。他们没学同行死磕低价,而是先推出“入门级性价比产品”占坑,再慢慢往高端走。

2020年,Saturn系列来了——500美元以下的4K分辨率打印机。当时行业里4K机型至少要1000美元,Elegoo这招“降维打击”直接让官网预售一分钟销售额破1000万。更绝的是他们没停步。2021年Jupiter系列上线, 12.8寸6K分辨率,Kickstarter上48小时320万美金,把“中国制造”刻进了全球3D打印圈的DNA里。

有意思的是Elegoo的定价策略总比市场慢半拍。当别人都在卷300美元机型时 他们已经悄悄把高端机型做到了6K;当行业开始拼速度,他们转头研究“怎么让打印出来的东西更耐用”。副总裁Kevin说:“国外厂家两三年推一款新品, 我们一年能出四五款,核心就是‘用户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不只是卖机器:把3D打印变成“生活刚需”

大众对3D打印机的印象还停留在“门槛高、 操作难”,Elegoo却想把它变成“人人都能玩的生活工具”。他们没硬推技术参数,而是用内容种草:打印花瓶、挂钟、夜灯,甚至狗窝——用日常用品把用户拉到跟前。

独立站上有个社区板块, 用户晒出自己用Elegoo打印机做的作品:有妈妈给孩子打印的玩具,有设计师做的手办原型,还有牙医打印的牙齿模型。Elegoo鼓励这些创作者分享,甚至给他们流量扶持。慢慢地,极客圈层被打破,普通用户也开始觉得“原来3D打印这么好玩”。

更聪明的是耗材生意。3D打印机卖出去只是开始,树脂、耗材才是复购大头。Elegoo的耗材销量稳居全球第一,各大平台评分稳居第一阵营。有人算过账, 买一台Elegoo打印机,三年内耗材复购能占到机器价格的30%——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现金牛”。

社媒杠杆:在小众赛道撬动千万流量

亚马逊上做3D打印的卖家,八九成来自深圳或浙江。Elegoo没在亚马逊死磕,而是把社媒当成了“流量放大器”。TikTok上, 他们用30秒视频展示“从模型到成品”的过程;YouTube上,科技博主开箱Saturn系列,播放量破百万;Instagram上,用户标签#ElegooPrints已经有10万+帖子。

引流逻辑很简单:先在独立站或众筹上“测试爆款”,等数据好了再投到亚马逊。2020年配合Saturn上线,他们开始布局独立站,现在月均流量稳定在100万以上。转化率多少?没细说但2023年独立站月销最高峰300万美金的数据,已经说明了一切。

有意思的是Elegoo从不“广撒网”。新品首发只放在Kickstarter或独立站,等用户反馈收集够了再优化着铺到其他平台。这种“慢一步”的策略,反而让他们避开了价格战,把利润稳稳捏在手里。

行业红海化?不 是“伪红海”

2023年海关数据:1-11月中国3D打印机出口316万台,同比增90.36%。大量玩家涌入, 有人觉得赛道要红了但Elegoo的看法不一样:“行业缺的不是机器,是能把‘硬科技’讲成‘生活故事’的能力。”

他们发现,企业买家的复购率比普通消费者高3倍。欧洲的牙科诊所买打印机打牙齿模型, 珠宝品牌用来做样品,好莱坞制片人用来打道具——这些“非传统用户”才是增量市场。2023年, Elegoo推出的激光雕刻机Phecda,众筹280万美金,行业前三,靠的就是切中了“小批量定制”的需求。

当然挑战也不小。技术开源意味着谁都能模仿,同质化竞争越来越严重。但Elegoo有个“杀手锏”:快速迭代。2022年销售额12亿, 2023年独立站月销300万美金,全球销量破百万,销往70多国——这些数据背后是“每年推四五款新品”的硬实力。

深圳热土上的“出海密码”

深圳从不缺跨境大卖,但Elegoo的路子有点特别。没靠铺货,没烧钱打广告,硬是把“硬科技”做成了“生活消费品”。这背后 是深圳跨境电商生态的“化学反应”:供应链成熟、响应速度快、敢试错——这些优势让Elegoo能在一年内从“编程硬件小作坊”变成“3D打印全球出货量第一”。

行业还在讨论“要不要做品牌”, Elegoo已经用474万美金的众筹给出了答案:品牌不是砸出来的,是把用户需求吃透、把产品体验做极致、把内容生态建起来的后来啊。他们的亚马逊店铺客户评分第一,独立站社区活跃度居高不下靠的不是低价,是“用户觉得‘这东西懂我’”。

有人说3D打印是下一个“智能手机级风口”。但风口过后 真正能活下来的,可能不是那些卷价格的公司,而是像Elegoo这样——把技术门槛变成用户门槛,把硬核产品做成生活玩意的玩家。毕竟能让人“用起来就离不开”的产品,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