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东物流费用是否因为税率过高而额外缴付了不必要的税费
中东物流费里藏着多少“冤枉税”?卖家差点多缴30%成本
最近和做沙特市场的跨境电商朋友老王喝茶, 他掏出手机给我看物流账单,眉头拧成个疙瘩:“你看,这批货的运费里莫名其妙多了5%的税,算下来多花了8万多。物流公司说这是沙特规定的VAT,可我明明听人说国际物流能0税率啊——这钱到底该不该交?”
老王的情况不是个例。后台常有卖家问:“中东物流费总比预想高,是不是被税坑了?”今天我们就掰扯清楚:你的中东物流费用,到底有没有主要原因是税率判定错误,多缴了不必要的税?

别被“5%VAT”吓到:中东物流税率有特殊规则
提到中东物流税, 很多卖家第一反应是“阿联酋、沙特不是都收5%VAT吗?物流费肯定逃不掉”。但事实是物流服务在GCC国家的VAT框架里属于“特殊类别”,不能一刀切按5%算。
2018年海湾国家推行统一VAT时 就给物流行业开了个“后门”:普通服务按服务商所在地征税,但物流服务适用“特殊规则”——不看服务商在哪,看物流服务的“起始地”。如果物流是从境外开始, 那整个物流链条都属于“VAT征收范围外”,直接0税率;只有物流完全在境内,才按5%征VAT。
2021年沙特税务局曾发布过一份行业指引, 明确写着:“国际物流相关服务,包括清关、仓储、派送,若物流初始地为境外适用0税率”。可惜太多卖家没注意到这个细节,被物流公司“按本地服务收5%税”带沟里了。
关键问题:怎么证明你的物流“初始地在境外”?
规则有了但实操中总卡在“证明”上。沙特税务局可不认你说“我的货是从中国发的”,他们要看“铁证”。去年深圳一家做3C产品的跨境电商就栽过跟头:一批货从深圳发到沙特利雅得海外仓, 再本地派送,物流公司按5%收了VAT,卖家没在意。直到税务审计时 对方要求提供“初始物流证明”——也就是从中国港口发出的提单、海运单,后来啊卖家主要原因是用的是“门到门”服务,手里只有物流公司的内部单据,没有原始提单,再说说被迫补缴了12万元VAT,还被罚了滞纳金。
所以记住:物流初始地在境外的凭据链,必须包含“跨境运输的原始凭证”。政府清关文件、商业文件一个都不能少。没有这些,就算你货真从中国发出,税务也可能按“本地服务”征税。
沙特vs阿联酋:税率判定的“细微差别”藏着省钱机会
同样是中东大国, 沙特和阿联酋的物流税率判定规则,其实有微妙差异。搞懂这个,能帮你省下不少钱。
阿联酋:“本地运输”能“搭”国际运输的0税率便车
阿联酋的VAT规则相对灵活:如果本地运输是“国际运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这段本地运输也能享受0税率。举个例子:你的货从中国 Dubai 机场, 再通过阿联酋本地卡车送到 Ras Al Khaimah 仓库,这段本地派送主要原因是属于国际运输的延续,所以0税率。
2022年杭州某家居用品卖家就利用了这个规则:他们原本计划用“空运+本地派送”组合,物流公司报价时想把派送费单独拆出来按5%征税。后来经税务顾问提醒, 要求物流公司在合同里注明“本地派送为国际运输组成部分”,到头来整单物流费用按0税率处理,单票省了7%的额外成本。
沙特:认“死理”,只看物流服务“起点”
沙特就没这么“好说话”了。ZATCA明确规定:物流服务的税率判定,只看“服务提供时物流是否从境外开始”。哪怕你的货从中国发到沙特, 中间在沙特海外仓存储、打包、贴单,只要这些服务是“本地提供”,就可能被单独征税。
去年利雅得一家物流公司给某深圳跨境电商提供“海外仓+尾程”服务,就踩了坑。货从中国发到沙特, 但在海外仓打包时物流公司单独开了“仓储服务费”发票,按沙特本地服务收了5%VAT。卖家没意识到问题, 直到税务师指出:根据沙特特殊规则,只要主物流链条未中断,所有相关增值服务都应跟随主物流适用0税率。到头来卖家成功申请退税,但耗时3个月,物流公司还以“流程复杂”为由扣了2%的手续费。
5%VAT看似不多,对境外卖家可能是“纯亏损”
可能有卖家说:“5%VAT算什么?物流费100块才多5块。”但如果你是境外公司,这笔钱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回来纯纯当“冤大头”。
GCC VAT有个核心规则:境外公司无法抵扣在沙特、阿联酋缴纳的VAT。也就是说 物流公司如果按5%给你收了VAT,这笔钱进了沙特税务局的口袋,你作为境外卖家,既不能抵扣进项,也不能在申报时退回,直接变成物流成本。
我们算笔账:某批货物流费2000元,按0税率算就是2000元;按5%VAT算就是2100元。多交的100元,境外卖家无法抵扣,相当于物流成本直接飙升5%。如果月物流费10万,一年就是6万纯利润蒸发。2023年深圳某服饰卖家就所以呢利润率从18%降到12%,差点把中东市场做亏本。
更坑的是有些物流公司会“拆分服务”来多收税。比如把“头程运输”和“尾程派送”拆成两份合同, 头程按0税率,尾程按5%收税,美其名曰“本地服务单独计价”。其实吧根据特殊规则,只要物流链条是从中国到沙特,就不能拆分征税。去年有家广州公司发现这个问题后和物流公司据理力争3周,到头来追回了多缴的8万元税费。
避坑指南:3步判断你的物流费该不该交VAT
说了这么多,到底怎么判断自己的中东物流费有没有多缴税?记住这三步,比问10个物流公司都管用。
第一步:查物流“起点”在哪, 比看服务商在哪重要
打开你的物流合同,找到“服务范围”这一栏。如果写着“从中国XX仓/港口到沙特买家手中”, 哪怕中间。如果只写着“沙特境内仓库到派送”,那5%VAT跑不了。
注意:有些物流合同会写“门到门服务”,但没明确“门”是哪里的门。这时候一定要要求对方补充说明“起始门”是否在中国境外避免后续扯皮。
第二步:凑齐“凭据链”, 文件比口头承诺靠谱
不管物流公司怎么承诺“我们有0税率资质”,没文件都是空话。你需要的关键凭据包括:
政府清关文件:沙特的Baiyan系统报关单、 阿联酋的EDI海关申报记录;商业文件:提单、商业发票、装箱单。这些文件上必须清晰显示“起运地为中国”,才能证明物流初始地在境外。
去年宁波某家电卖家在沙特被多收税, 就是吃亏在“只拿了物流公司的内部交接单,没要原始提单”。后来通过货代调取了海运提单扫描件,才成功退税。
第三步:盯紧“服务拆分”, 拒绝不合理拆单征税
遇到物流公司把“仓储”“打包”“派送”单独拆出来收5%VAT,一定要警惕。根据特殊规则,只要主物流链条未中断,所有增值服务都应跟随主物流税率。你可以这样质问对方:“根据ZATCA 2021年第5号公告, 与跨境物流相关的增值服务税率应与主物流一致,你们拆分征税的依据是什么?”
2022年有家深圳3C卖家用这句话怼退了物流公司的多收税款,对方当场改了发票。记住税务规则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多问一句,可能就省下几万块。
真实案例:合规后 沙特物流税费从5%降到0,年省15万
再说说说个正面案例。杭州某做家居饰品的跨境电商, 2023年之前一直被沙特物流公司按5%收VAT,月物流费12万,年缴税7.2万。后来他们按我们上面说的三步走:
步:和物流公司谈判,要求将“海外仓操作费”并入主物流按0税率,否则更换服务商。
到头来物流公司妥协,从2023年3月起调整税率。当年他们节省物流税费15万元,利润率从15%提升到20%。更意外的是 主要原因是税务合规,沙特买家信任度提升,复购率增加了8%——原来省税不止省钱,还能带来生意增长。
说到底,中东物流的“税坑”往往不是税率太高,而是规则没吃透。别再稀里糊涂多缴钱了 花点时间理清物流链条、备齐文件、敢于质疑不合理收费,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你的净利润。毕竟做跨境,能省的钱,都是赚的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