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南非电商平台Yebo Fresh完成A轮融资

南非电商市场的“缝隙玩家”:Yebo Fresh凭什么拿下A轮?

南非电商的故事,总带着点“慢半拍”的标签。当东南亚的社交电商已经玩出花样, 当拉美市场的跨境物流早已卷成红海,南非的乡镇社区里很多人还在为买包洗衣粉跑上十公里外的超市。但偏偏就在这片看似“电商洼地”的地方, 一个叫Yebo Fresh的平台,刚在2020年11月悄悄拿下了A轮融资——没有盛大的发布会,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就像它三年前在杰西卡·布恩斯特拉车库里起步时那样,安静,却带着点倔强的生命力。

从车库到1200平仓库:一个“社区便利店”的野蛮生长

2018年的开普敦, 杰西卡·布恩斯特拉大概没想过自己会在自家车库里开启一场“乡镇电商革命”。一开始的想法简单得有点可爱:“让住在Khayelitsha这种地方的人, 也能像富人区居民一样,半小时内收到新鲜的牛奶和面包。”Khayelitsha是开普敦最大的城镇ships之一, 距离市中心不过30公里却长期被主流电商忽视——这里的路不好走,配送成本高,订单量零散,大平台觉得“不划算”。

南非电商平台Yebo Fresh完成A轮融资 拟将业务范围扩张至全国
南非电商平台Yebo Fresh完成A轮融资 拟将业务范围扩张至全国

但杰西卡看到了“被忽略的需求”。她先是用一辆二手皮卡,在社区里挨家挨户收集订单,每周集中采购配送一次。没想到,口口相传之下订单量像野草一样疯长。“第三个月,车库堆满了纸箱,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她后来在一次采访里笑称,“当时老公差点跟我离婚,说家里变成了临时仓库。”

转折点发生在2020年疫情初期。南非全国封锁,线下超市歇业,社区里的老人、带孩子的妈妈突然发现,连最基本的日用品都买不到。Yebo Fresh的订单量突然翻了10倍——从每周500单冲到5000单。杰西卡咬咬牙,租下了1200平米的旧仓库,招了35个本地员工,开始组建小型配送车队。“那些员工大多是Khayelitsha的居民, 他们认识每条小路,知道哪家老太太住在一楼,哪家孩子对花生过敏。”这种“在地化”的运营,让Yebo Fresh的配送准确率高达98%,远超行业平均的85%。

A轮融资背后:资本为什么盯上“乡镇社区”?

2020年11月, Yebo Fresh宣布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名单有点意思:既有早期投资科技公司的E4E,也有购车网站cars.co.za的几位创始人——按理说做汽车的和卖生鲜的八竿子打不着,但偏偏他们凑到了一起。

“我们看中的不是‘电商’,而是‘社区连接’。”cars.co.za创始人马克·福里斯特在融资后接受采访时说 “Yebo Fresh做的事情,和我们有共通点: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痛点。当年我们做汽车网站, 是主要原因是没人帮南非人比价买车;现在Yebo Fresh帮乡镇居民买到便宜新鲜的日用品,本质一样。”

更关键的是数据。Yebo Fresh的复购率达到了惊人的65%,远超生鲜电商行业平均的40%。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不是“一次性流量收割机”,而是真正成了社区的“生活必需品”。就像Khayelitsha的一位单亲妈妈在社交媒体上说的:“以前觉得网购是城里人的玩意, 现在发现,没有Yebo Fresh,我连给孩子买奶粉都困难。”

资本明摆着嗅到了这种“刚需”的味道。E4E的投资经理直言:“疫情期间, 南非电商整体增长了30%,但主要集中在约翰内斯堡、开普敦这些大城市。Yebo Fresh证明,乡镇市场的增长潜力可能比城市还大——那里的竞争几乎空白,用户忠诚度却更高。”

“全国扩张”的野心:从“缝隙玩家”到“社区基建”?

拿到A轮融资后 Yebo Fresh的创始人杰西卡·布恩斯特拉说了一句话:“我们要让南非的每个乡镇,都有一个‘Yebo Fresh’。”这话听着有点狂,但拆开来看,却藏着一套精密的扩张逻辑。

它的扩张策略不是“一刀切”复制模式,而是“因地制宜”的“轻资产+本地化”。在东开普省的Mthatha这样的小城市, Yebo Fresh没有自建仓库,而是和当地的批发商合作,用对方的库存作为“前置仓”,配送则招募社区里的年轻人,用摩托车完成“再说说一公里”。这样算下来每个新城市的启动成本能控制在50万兰特以内,比传统电商的“重仓储”模式低了70%。

更聪明的是它的选品策略。在约翰内斯堡的高端社区, Yebo Fresh卖有机蔬菜和进口零食;但在KwaZulu-Natal的农村地区,主打袋装玉米面、便宜食用油和基础药品。“不同社区的需求天差地别, ”产品经理说“我们在Mthatha卖过一款本地人最爱吃的传统肉干,单月销量就破了2000份,这在城市根本不可能。”

这种“本地化选品+轻资产配送”的组合拳,让Yebo Fresh的扩张速度远超预期。从2020年11月宣布融资, 到2021年3月,它已经覆盖了南非9个省份的23个城镇,订单量突破每周3万单。创始人杰西卡透露, 下一个目标是“全国50个城镇,100万用户”——这个数字,放在南非电商市场,已经能排进前五。

被大平台忽视的“角落”:Yebo Fresh的生存哲学

南非的电商市场,从来不缺巨头。Takealab、 Leroy Merlin这些本地玩家,背后站着的是非洲最大的零售集团Shoprite;还有全球电商巨头Amazon,虽然还没完全发力,但虎视眈眈。但奇怪的是这些“大象”似乎都没踩进Yebo Fresh的“池塘”。

为什么?主要原因是Yebo Fresh做的,是“大象不愿意做的生意”——低毛利、高配送成本、零散订单。在Takealab的系统里 一个订单低于300兰特可能不划算;但在Yebo Fresh,50兰特的订单也接,主要原因是它的用户群里很多人月收入不足3000兰特。“大平台追求的是‘规模效应’,但我们做的是‘信任效应’。”杰西卡说 “我们的配送员认识每个客户,知道谁家有老人,谁家孩子挑食,这种‘人情味’,是算法给不了的。”

还有一个被忽略的细节:Yebo Fresh的支付方式。在南非乡镇,很多人没有信用卡,甚至没有银行账户。Yebo Fresh推出了“货到现金支付”,甚至允许用户用实物抵扣——比如用一袋自己种的蔬菜换一包盐。这种“原始”但灵活的支付方式,让它的用户覆盖了最底层的人群,这是其他电商根本做不到的。

当然Yebo Fresh也有自己的烦恼。2021年初, 它就主要原因是“再说说一公里配送效率不足”被用户吐槽过——雨季的时候,摩托车配送经常延误,导致生鲜变质。杰西卡的办法是:“给每个配送员配了保温箱,和社区里的便利店合作,设立自提点。”这种“灵活变通”的能力,或许就是它在巨头夹缝中活下来的关键。

疫情下的“逆生长”:南非乡镇电商的黄金时代?

2020年的疫情, 对南非经济是场灾难——GDP萎缩了11.3%,是30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但对Yebo Fresh这样的乡镇电商平台,却像一场“加速器”。

“以前我们跟投资人讲‘乡镇电商有潜力’,他们总说‘太早了’。”杰西卡苦笑,“疫情后他们主动找上门,问‘什么时候能投下一轮’。”数据不会说谎:疫情期间, Yebo Fresh的用户数增长了300%,客单价从80兰特涨到120兰特,主要原因是用户开始买更多“非必需品”,比如零食、饮料、甚至小家电。

这种现象背后是南非乡镇居民的“消费习惯被重塑”。以前, 他们觉得网购“不可靠”“看不见摸不着”;现在习惯了Yebo Fresh的“30分钟送达”,再让他们回到线下排长队,反而觉得“麻烦”。就像一位在Soweto township的店主说的:“以前我进货要跑批发市场, 现在在Yebo Fresh上点一下第二天就送到店,还比批发价便宜10%。”

这种习惯的迁移,正在改变南非乡镇的商业生态。越来越多的本地小商户开始入驻Yebo Fresh平台,卖自家做的手工艺品、烤面包。“我们不是在和传统商超竞争,我们是在帮‘小生意’活下来。”杰西卡说“未来Yebo Fresh可能会变成一个‘乡镇版的淘宝’,连接本地生产者和本地消费者。”

从“南非样本”到“非洲启示”:Yebo Fresh能复制吗?

Yebo Fresh的成功, 让很多人开始思考:这种“社区电商模式”,能不能复制到其他非洲国家?比如尼日利亚的拉各斯,肯尼亚的内罗毕?

答案是:能,但很难复制。非洲国家的差异比想象中更大。比如在尼日利亚, 物流基础设施比南非还差,很多地方连像样的公路都没有;在肯尼亚,M-Pesa移动支付普及率极高,但生鲜冷链却是个大问题。Yebo Fresh的核心优势——“在地化配送+社区信任”,在别的国家可能需要完全不同的打法。

但它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找到被大平台忽视的用户,用他们需要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肯尼亚的电商平台Twiga, 就复制了Yebo Fresh的“社区自提点”模式,在贫民区设立了上千个取货点;尼日利亚的Jumia,也开始尝试“轻仓储+本地配送”,应对乡镇市场的需求。

“非洲电商的未来不在‘大城市’,而在‘小角落’。”一位在非洲做投资的人说 “Yebo Fresh告诉我们,不要总盯着那些看起来‘有钱’的用户,真正的蓝海,是那些连智能手机都用不太熟练,却迫切需要改变生活的普通人。”

写在再说说:电商的本质, 永远是“人”

2021年底,Yebo Fresh的仓库里发生了一件小事。一位70岁的老太太来取订单, 工作人员发现她买的是一袋面粉和两包盐,而订单金额显示,她已经连续买了三个月。“我们问她,为什么不一次多买点,省得跑一趟?”老太太笑着说:“你们每次来都会陪我聊两句,说说我孙子的成绩,这比买什么都重要。”

这个故事,或许就是Yebo Fresh最核心的竞争力。它用最“笨”的方式,赢得了用户的心——不是靠低价,不是靠速度,而是靠“被需要”的感觉。

对于跨境电商 Yebo Fresh的故事像一面镜子:我们总在追求“规模化”“标准化”,却忘了“本地化”“人情味”才是破局的关键。或许, 真正的电商机会,从来不在那些“看起来很美”的市场,而在那些“被忽略的角落”,在那些真正需要“改变”的人身上。

就像杰西卡·布恩斯特拉在车库创业时写的那句话:“电商不是冰冷的数字, 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体面地生活。”这句话,或许比任何融资数据,都更有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