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亚马逊会为清空4000件库存至0元的卖家买单吗

4000件地毯一夜“消失”, 亚马逊系统BUG引发卖家狂欢与焦虑

谁也没想到,2022年3月中旬的一个普通清晨,深圳跨境电商圈炸开了锅这个。一批卖家盯着后台订单数据, 眼睛瞪得像铜铃——某个庭院类目链接的库存数字从4000直接归零,而总售价显示6.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3万多元。更离谱的是这些订单的平均售价几乎为零。有人连夜拉群,有人直接给亚马逊客服打

0元购订单刷屏:深圳卖家的“爆单”惊魂夜

“我以为是系统卡BUG了 刷新了三遍,还是0库存。”做地毯生意的卖家老陈回忆, 2022年3月12日凌晨,他正在处理白天积压的客服邮件,突然听到手机短信提示音——亚马逊订单激增通知。起初他没在意, 以为是刷单,但打开卖家后台的瞬间,他愣住了:原本4000件的地毯库存,全部显示“已售罄”,而订单详情里90%的订单金额是0.01美元,剩下的是0美元。

多类目库存被0元买光,有人4000件货清空,亚马逊买单吗
多类目库存被0元买光,有人4000件货清空,亚马逊买单吗

这不是个例。深圳某3C卖家小林更惨, 他的一款蓝牙音箱平时日均10单,3月12日当天直接爆出2000单,后台显示“优惠券已抵扣全部费用”。更让他崩溃的是这些订单已经自动确认发货,FBA仓库的货早被拉走了一大半。“成本都收不回来这哪是爆单,这是爆雷啊!”小林在卖家群里吐槽,引来一片哀嚎。

蓝海亿观网的数据显示, 这次“0元购”事件波及庭院、家居、3C等多个类目,有卖家销量增长109倍,有人直接增长471倍,甚至有链接的转化率从平时的2%飙升至惊人的47%。最夸张的是 一位卖户外家具的卖家,BSR排名前100的产品,库存一夜之间被买空——要知道,这个位置的产品平时日均销量不过50件,当天却出了3000多单。

从“拒不认错”到紧急退款:亚马逊的两次“失误”买单记

说真的,亚马逊这次反应还算快。就在事件爆发后的第三天大批卖家收到了一封来自亚马逊的邮件,主题是“关于推荐费和运费的退款通知”。邮件里说 由于2022年1月10日至1月22日期间,亚马逊对卖家的推荐费及运费计算错误,导致多收费用,现在将一次性退款。

但老陈记得,这不是亚马逊第一次“犯糊涂”。2021年9月, 亚马逊就主要原因是推荐费计算BUG,多收了卖家费用,当时卖家们集体投诉,亚马逊拖了一个月才承认错误。2022年1月,亚马逊又主要原因是运费计算错误,给卖家发过一次“春节红包”。两次退款加起来老陈的店铺拿回了差不多3万美元。“你说他们故意的吧,又不像;说他们失误吧,这频率也太高了。”老陈苦笑。

有意思的是亚马逊这次退款,和“0元购”事件直接相关。据知情卖家透露, 这次“0元购”的起因,是亚马逊给消费者发放了一张20美元的优惠券,而部分地毯售价不足20美元,加上平台本身的折扣,叠加后就成了“0元购”。但亚马逊在计算佣金时却按原价收取,导致卖家不仅要亏本发货,还得倒贴佣金。这操作让不少卖家又气又笑:“合着亚马逊自己捅的篓子,再说说让卖家背锅?”

销量暴涨471倍的背后:优惠券与系统BUG的致命叠加

有人可能会问, 不就是几张优惠券吗,至于闹这么大?如果你做过亚马逊,就知道这其中的“坑”有多深。以老陈的地毯为例,他的产品平时售价19.99美元,利润率大概15%,也就是每件赚3美元。4000件库存,正常情况下能赚1.2万美元。但“0元购”事件后这些订单不仅没赚钱,反而主要原因是佣金和物流费,倒贴了2万美元。

更麻烦的是FBA库存。小林的蓝牙音箱成本价35美元,平时卖49.99美元,利润14%。2000单爆单后他不得不紧急从国内补货,空运费每公斤60美元,算下来光是物流成本就多花了8万美元。“相当于白干半年,还倒贴钱。”小林说他现在最担心的是亚马逊会不会取消这些订单,或者让他自己承担损失。

蓝海亿观网的数据显示, 这次“0元购”事件中,有60%的卖家库存被清空,其中30%的卖家主要原因是FBA断货,导致其他正常链接的排名下滑。更有甚者,有卖家主要原因是订单量过大,亚马逊系统自动冻结了账户,理由是“异常交易”。这些卖家不得不提供各种证明材料,证明自己是“受害者”,而不是“恶意刷单”。

卖家们的“索赔战争”:团结如何让亚马逊低头

一开始,亚马逊的态度很模糊。客服回复说“正在调查”,但没说什么时候给后来啊。这可把卖家们急坏了。有人开始在亚马逊卖家论坛发帖,有人找媒体曝光,还有人组建了“索赔联盟”,集体向亚马逊施压。“你一个人找客服,他们能拖;1000个人找,他们就得重视了。”老陈说这次他能快速拿到退款,多亏了“索赔联盟”的努力。

有意思的是这次事件还催生了一批“专业索赔师”。他们专门帮卖家处理亚马逊BUG导致的损失,按赔偿金额的20%收费。深圳某“索赔师”透露, 他2022年3月接了30多单“0元购”索赔案,成功帮卖家拿回退款120万美元,自己赚了24万美元。“这行以前没人做,现在成了香饽饽。”他说。

当然也有卖家没拿到退款。做家居装饰的卖家小王,有500件库存被0元购,但亚马逊以“系统异常”为由,取消了80%的订单。“凭什么取消?订单已经确认了货也发出去了现在让我自己承担损失?”小王很愤怒,但也没办法,毕竟亚马逊是平台,他说了算。“这就是做亚马逊的无奈,永远要看平台脸色。”

行业警示:当平台失误成为“薅羊毛”的温床

这次事件暴露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亚马逊的BUG,正在成为某些人“薅羊毛”的工具。有卖家爆料, 有人专门盯着亚马逊的系统漏洞,一旦发现BUG,就大量下单,然后通过投诉、威胁等手段,让亚马逊退款或者赔偿。“他们根本不是消费者,就是专业碰瓷的。”老陈说 他的店铺就遇到过这样的“恶意买家”,下单100件,收到货后全部申请退货,理由是“与描述不符”,再说说亚马逊判他退货,损失惨重。

更让人担心的是亚马逊对消费者的“宽容政策”,正在被滥用。比如无理由退货,有些买家买了产品,故意弄坏,然后申请退货退款,卖家不仅收不到钱,还要承担退货的运费。“去年我有个链接, 被竞争对手恶意下单200件,全部弄坏后退货,两个月时间,把我做成了BSR 1000,直接做死了。”做3C产品的卖家Eason说他现在每次看到异常订单,心里都咯噔一下。

蓝海亿观网的数据显示, 2022年亚马逊主要原因是系统BUG导致的卖家损失,超过5000万美元。其中, 60%的损失是由于亚马逊的优惠券设置错误,30%是由于推荐费和运费计算错误,剩下的10%是由于其他系统漏洞。“这些损失,到头来都会转嫁到卖家身上。”一位跨境电商讼师说 卖家应该学会保护自己,比如定期检查账户数据,发现异常及时反馈,或者购买“平台错误险”。

未来启示:卖家该如何应对不可控的平台风险

说到底, 做亚马逊,永远要面对“不可控的平台风险”。这次“0元购”事件,给所有卖家提了个醒: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老陈现在已经开始布局独立站和TikTok Shop,“亚马逊再大,也不是唯一的出路。”他说独立站的利润虽然低,但风险也小,至少不用担心平台突然BUG,导致自己血本无归。

再说一个,卖家要学会“抱团取暖”。这次事件中,“索赔联盟”的作用很明显,他们集体施压,让亚马逊不得不低头。“以前卖家之间都是竞争关系,现在发现,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对抗平台的不公平条款。”小林说他现在加入了几个卖家群,经常交流经验,互相帮助。

再说说也是最重要的,要学会“及时止损”。小王就是主要原因是没及时取消订单,导致损失扩大。“如果发现异常订单,第一时间联系客服,暂停发货,或许能减少损失。”他说现在他每天都会检查后台数据,一旦发现销量异常,就立刻停止推广,避免更大的损失。

亚马逊这次“买单”了但下次呢?谁也不知道。做跨境电商,就像在刀尖上跳舞,既要抓住机会,又要控制风险。或许,这就是这个行业的魅力所在——永远有挑战,永远有希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