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东南亚购物榜单上,她如何凭借一己之力冲上TikTok榜首

东南亚TikTok的流量密码:Y.O.U如何凭一己之力颠覆美妆市场

数据摆在那里 东南亚79%的TikTok用户觉得创作者的内容能帮他们做购物决定,89%的人甚至直接主要原因是这些内容下单。这片被贴上“年轻化”“增长快”标签的市场,早就成了跨境品牌的必争之地。但问题来了 当大多数品牌还在扎堆投KOL、打广告时为什么一个叫Y.O.U的彩妆品牌,能悄咪咪地冲上TikTok购物榜首?它到底做对了什么?或者说那些“常规操作”是不是早就过时了?

从OPPO系杀出的“黑马”:Y.O.U的品牌基因

2018年, 广东海贝日丽化妆品技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0万,没人想到这家公司旗下会诞生一个东南亚美妆市场的颠覆者。Y.O.U,全称“Your Own Universe”,定位彩护一体,目标直指东南亚年轻女性。更关键的是 它背后站着OPPO系团队——PT HEBE BEAUTY STYLE隶属OPPO集团,孵化者正是把OPPO带进东南亚、还创办了印尼快递巨头J&T Express的李杰。这背景注定了它不走寻常路:不缺钱,不缺资源,更懂本土化。

冲上TikTok购物榜首,她凭什么“卖爆”东南亚?
冲上TikTok购物榜首,她凭什么“卖爆”东南亚?

2021年, Y.O.U被印尼时尚媒体评为年度十大最受欢迎美妆品牌之一;2022年,C轮融资4000万美元,累计融资达7000万;全球4万个销售点,覆盖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品牌在四年内完成从0到1的突围。但真正让人好奇的是 它没靠砸钱请顶级明星,也没靠铺天盖地的KOL种草,凭什么在TikTok上玩出了新高度?

TikTok上的“反常规操作”:不靠KOL, 靠用户自己“玩”起来

话题挑战赛:把用户变成品牌的“自来水”

大多数出海品牌做TikTok,逃不开“KOL带货+广告投放”的老套路。但Y.O.U偏不它把宝押在了话题挑战赛上。2022年4月印尼斋月节, 它发起#WouldYouLoveYou挑战赛,直戳当地年轻女性被催婚的社会痛点。鼓励女性自拍照,带话题@官方账号,还要@3个女性朋友——这一下就把“女性共情”和“社交裂变”绑死了。

后来啊?18.4亿播放量,斋月大促首日直接冲上TikTok购物榜首。你没看错,是“首日”。要知道, 斋月是东南亚消费旺季,品牌们挤破头想蹭热度,Y.O.U却用一个低成本的话题活动,撬动了海量用户自发传播。更绝的是 它不只玩TikTok,Instagram上#WatchUsGlow挑战赛同样玩得风生水起,用户主动分享产品使用心得,比硬广可信度高10倍。

直播带货:不是“卖货”, 是“陪聊”

东南亚用户爱直播,这点从Shopee Live双12期间4.5亿观看人次就能看出来。但Y.O.U的直播,和其他品牌不一样。它的印尼官方账号@youbeauty_idn粉丝74.1万, 发布的1608条内容里75%是照片,25%是视频——内容中规中矩,全是产品使用教程和功能介绍,听起来很“无趣”,偏偏数据好到离谱。

为什么?主要原因是它把直播做成了“闺蜜聊天间”。主播不急着推销,先问用户“皮肤最近是不是很干?”“有没有被妈妈催婚?”然后自然带出产品:“这款面霜我斋月期天天熬夜直播,涂完第二天皮肤还是水当当的。”这种“场景化+痛点解决”的直播,转化率比单纯喊“买它”高得多。嘀嗒狗数据显示, 2021年印尼小店榜单上,Y.O.U的DAZZLE ME口红单日销量43.2千,销售额861.4百万,背后少不了直播的助推。

本土化不是“翻译”, 是“把自己变成当地人”

矩阵账号: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嘴替”

做东南亚市场,最忌讳“一刀切”。Y.O.U深谙此道, TikTok和Instagram上全是矩阵账号:印尼@youbeauty_idn、菲律宾@youbeauty_ph、马来西亚@youbeauty_my……每个账号的内容节奏、语言风格、甚至选品都不一样。比如菲律宾账号, 常发“约会必学妆容”;印尼账号,侧重“斋月护肤秘籍”——完全贴合当地用户的搜索习惯和兴趣点。

有人可能会说矩阵账号成本高。但Y.O.U的母公司OPPO系有供应链优势,研发成本、物流成本比同行低一大截,价格自然有竞争力。2021年8月, 它已经为东南亚不同肤色的女性开发了300多种产品,从粉底液到身体乳,覆盖全场景需求,价格却控制在当地年轻人能接受的范围——这种“本土化+性价比”的组合拳,让用户觉得“这就是为我们做的品牌”。

节日营销:不是“蹭热度”, 是“和用户一起过”

2021年圣诞节,Y.O.U没学其他品牌发“圣诞快乐”的模板视频,而是和TikTok声音营销伙伴Fuse Adventures in Audio合作,搞了“创建定制叮当声”挑战赛。用户自己录制圣诞铃声, 剪辑成视频带话题#GlowingXmaswithYOU,官方再挑选优秀作品送礼物。活动曝光4.61亿次菲律宾年轻人玩疯了——主要原因是这不是品牌单向输出,而是邀请用户“共创节日记忆”。

对比一下:传统品牌过节发广告, 像老板给员工发福利;Y.O.U过节搞活动,像朋友约你一起玩。后者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力,前者永远比不了。数据也证明, 这类“共创型”活动,用户留存率比纯广告高35%,复购率提升20%——对美妆品牌这比一时的爆款更重要。

当别人还在“卷KOL”, Y.O.U在“卷用户”

东南亚美妆市场早就卷疯了品牌们要么砸钱请KOL,要么搞低价内卷。但Y.O.U用事实证明,真正的增长密码,是让用户成为品牌的“合伙人”。它不追求单条视频的爆量, 而是通过持续的话题挑战、场景化直播、本土化矩阵,把用户“留”在自己的生态里——就像建鱼塘,别人拼命钓鱼,它在养鱼。

2022年, TikTok Shop在东南亚的GMV完成率约85%,虽然没达标,但增速超预期。这说明什么?说明短视频电商的红利还在但玩法得变。Y.O.U的案例给所有跨境品牌提了个醒:与其花大价钱买流量, 不如花心思让用户主动传播;与其照搬国内经验,不如蹲下来看看东南亚年轻人到底在想什么。

给后来者的3条“反常识”建议

第一, 别迷信“大KOL”,中小KOL+用户UGC更香。Y.O.U的挑战赛里头部KOL带流量,但真正引爆话题的是普通用户的“跟拍”——真实感比流量更重要。

第二,价格不是越低越好,本土化定价才是王道。东南亚消费力差异大,印尼和马来西亚的能接受价位可能差一倍,产品组合得跟着市场走。

第三,数据是死的,用户是活的。TikTok算法再复杂,也比不上用户的一个“点赞”。多花时间研究评论区,比盯着后台数据管用得多。

东南亚市场的故事还谁离用户更近,谁就能笑到再说说。至于那些还在“卷流量”的品牌,可能真的该停下来想想:你的用户,到底是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