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拼多多跨境平台9月美国上线0元开店

拼多多突然杀入美国跨境电商, 0元开店是馅饼还是陷阱

跨境电商圈最近被一条消息搅得沸沸扬扬:拼多多要搞跨境平台了而且第一站就是美国,9月上线,政策直接“惊掉人下巴”——0元入驻、0扣点那个。这消息像块大石头扔进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比Shein刚出道时还猛。毕竟拼多多在国内的“砍一刀”玩法太深入人心, 现在突然把这套拳法搬到美国,是要和Shein抢肉吃,还是步Fanno的后尘?

从“砍一刀”到“拼全球”, 拼多多这步棋下得急不急

拼多多在国内能从淘宝、京东的夹缝里杀出来靠的就是“低价+社交裂变”的组合拳。9块9的保温杯,1块钱的洗脸巾,这些“惊掉人下巴”的价格让消费者欲罢不能。现在把这套逻辑搬到美国,表面看是复制成功,但美国市场的土壤和中国完全不一样。亚马逊早就把低价市场吃得差不多了Temu之前试水欧洲,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利润薄得像张纸。这次直接在美国搞全品类低价,拼多多是真的有底气,还是想先占个坑再说?

拼多多跨境平台9月在美国上线,0元开店!要与Shein抢肉吃
拼多多跨境平台9月在美国上线,0元开店!要与Shein抢肉吃

据《晚点Latepost》报道,拼多多出海团队今年5月就搬到了广州番禺——这里正是Shein的大本营。番禺聚集着几千家中小工厂,Shein能快速上新、小单快返的供应链,就是从这些厂子里抠出来的。拼多多选在这里安营扎寨,明摆着是冲着Shein的“小单快返”模式来的。但问题来了 Shein的飞轮转了十几年,积累了海量用户数据和供应链经验,拼多多刚出海,连个像样的流量入口都没有,就想学Shein“工厂直连消费者”,这步棋是不是太急了?

0元开店+0扣点, 真香还是真坑

拼多多给美国卖家抛出的“0元入驻、0扣点”政策,对习惯了亚马逊8%-25%佣金的卖家简直像天上掉馅饼。深圳有亿级卖家私下透露, 拼多多已经找他们聊过条件确实诱人——不收店铺费,不抽佣金,连仓储物流都包了一部分。乍一听, 卖家肯定心动:在亚马逊卖100美元的服装,光佣金就得交25美元,拼多多直接省下这笔钱,利润空间直接拉满。

但仔细想想,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拼多多在国内玩“低价”,靠的是商家让利、平台补贴,海外版肯定也是这套逻辑。0扣点不代表没成本,拼多多的物流、流量、运营成本从哪里来?羊毛出在羊身上,说不定会在物流费、广告费上暗藏玄机。而且全品类低价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卖家必须把价格压到最低,利润比纸还薄。一旦补贴退坡,卖家会不会像Fanno的商家一样,一夜之间血本无归?2022年早些时候, 字节跳动的Fanno就是靠低价补贴在欧洲打天下后来啊补贴一停,平台直接关停,大批商家库存堆积如山,只能“一键弃置”。

物流是命门, 极兔能撑起拼多多的美国梦吗

跨境电商的命门从来不是流量,而是物流。Shein能在美国站稳脚跟, 靠的是国内8-12天的发货周期,加上空运到欧美,再和本地物流服务商深度绑定。拼多多想学Shein,物流这块短板必须补上。好在拼多多有个“亲兄弟”——极兔。极兔在东南亚已经是快递龙头, 2021年8月,在中国市场的日订单量就冲到了2000万,背后少不了拼多多的支持。

2022年8月5日 极兔和海航货运签了战略合作,海航在欧美航线有优势,这明显是为拼多多铺路。但问题是 空运成本太高,Shein能靠低价服装摊薄物流成本,拼多多做全品类,3C产品、家居用品的体积和重量都不小,空运费用一高,低价策略就难以为继。而且美国本土物流服务商早就被亚马逊、 Shein“驯服”了拼多多作为新玩家,能拿到比Shein还低的物流价格吗?这些都是未知数。

低价内卷是死局, 拼多多能跳出Fanno的宿命吗

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常说“敢为天下后”,意思是别人踩过的坑,只要我做得对,依然有机会。拼多多多多买菜学兴盛优选,快团团学群接龙,确实都跑通了。但跨境电商的“低价内卷”是个无底洞,Fanno已经用关停证明了这条路走不通。拼多多在国内能靠“砍一刀”拉新, 是主要原因是有微信的社交裂变,美国市场没有微信,TikTok虽然流量大,但用户习惯和消费场景完全不同。

更重要的是低价策略会逼死中小卖家。亚马逊卖家群里最近炸开了锅, 有人说“拼多多一来低价产品更卷了滞销库存只能堆仓库”,还有人说“0元开店听着美,但平台一旦要求降价促销,利润直接归零”。跨境电商行业早就过了“随便上架就能卖”的时代, 现在拼多多的低价模式,到底是给卖家带来新机遇,还是加速行业洗牌?答案可能藏在拼多多的“软硬兼修”里——它在国内有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 能拿到产业带最低价;有极兔的物流支撑,能控制履约成本。但美国市场的用户教育、品牌认知,这些“软实力”不是靠钱能砸出来的。

卖家该跟风还是观望, 拼多多的美国战场注定不好打

对于跨境电商卖家拼多多的新平台像把双刃剑。深圳某服装卖家告诉《蓝海亿观》, 他们团队已经在测试拼多多美国站的样品,价格压到了8美元/件,比亚马逊低30%,但“单量还没起来补了3次货,还在亏”。另一位3C卖家则表示,“拼多多要求7天发货,国内工厂根本来不及备货,只能空运,物流成本比货还贵”。

这些案例说明,拼多多的低价模式不是谁都能玩得转。卖家需要考虑自己的供应链能不能支撑“小单快返”,库存能不能快速周转,物流成本能不能压到极限。而且拼多多在国内的“补贴玩法”在美国水土服不服?美国消费者对低价的容忍度,可能没有中国消费者那么高。Shein的成功, 不只是低价,更是“快时尚+精准算法”的组合,拼多多能不能复制这种“低价+快反”的基因,还要打个问号。

跨境电商的下半场,比的不是谁的价格更低,而是谁的供应链更稳、物流更快、用户体验更好。拼多多带着0元开店的“大红包”杀到美国,想和Shein抢肉吃,但这条路上布满了Fanno的尸体。到底是拼多多能杀出一条血路,还是重蹈覆辙,可能需要等到9月平台上线后才能见分晓。对卖家而言,跟风有风险,观望需谨慎,拼多多的美国战场,注定不会是一块好啃的骨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