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今年亚马逊第二个PrimeDay大促

亚马逊突然加码双PrimeDay,10月狂欢藏着什么信号?

哎, 卖家们还没从7月的Prime Day缓过神来亚马逊又甩出一张王炸——10月份再搞一个“第二个Prime Day”!官方消息说 美西时间10月11日到12日48小时的“Prime Early Access Sale”就要来了。这名字听着挺官方,但说白了就是亚马逊想再搞一次大促。为啥突然加码?背后肯定是看到今年市场有点不一样。通胀高得吓人,美国老百姓买食品燃料的钱哗哗涨,钱包瘪了不少,只能盯着折扣过日子。亚马逊这时候搞双会员日就像看到饿狼扑食,赶紧再撒一把米。不过话说回来这到底是给卖家送福利,还是让更多人卷入价格战?谁也说不好。

通胀下的消费者:折扣是救命稻草还是平台套路?

美国现在这经济状况,谁买点东西不肉疼?食品价格涨了10%以上,加油更是天天刷新纪录。普通老百姓买东西,眼睛都盯着“折扣”两个字。Bankrate前段时间搞了个调查, 说超过三分之一的消费者打算10月或者更早就开始买圣诞礼物,比往年提前了整整一个月。这说明啥?大家怕年底更贵,不如趁打折赶紧囤。亚马逊这时候搞第二个Prime Day,简直踩准了点。但问题来了这些折扣是真的让利,还是先把价格抬上去再打折?去年就有消费者吐槽,Prime Day某些商品价格比平时还贵,就主要原因是“原价”标高了。这套路,玩一次两次还行,时间长了消费者可就不傻了。

亚马逊今年第二个PrimeDay档期定了!3亿件商品大促神话再续
亚马逊今年第二个PrimeDay档期定了!3亿件商品大促神话再续

卖家哭晕的新流程:延迟到10月,成本压力更大了

更让卖家头疼的是那个“Send to Amazon”新流程。亚马逊6月说要改,后来啊一堆卖家炸锅了。新流程要求卖家提前把库存发到FBA仓库,还不能随便发,得按亚马逊的规矩来。有卖家算了一笔账,光是分仓、贴标、提前备货的成本,就比以前高了20%左右。深圳的李总做家居用品, 9月底还在办公室挠头:“货要是分到三个配送中心,我得拆开重包,人工费比运费还贵!”亚马逊后来也扛不住压力,说推迟到10月16日才切换旧流程,旧发货单11月29日前还能编辑。这算是松了口气, 但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10月Prime Day大促,卖家既要备货应对爆单,又要折腾新流程,两头顾得过来吗?

2020年翻版?10月Prime Day曾让黑五网一遇冷

说到10月搞Prime Day,亚马逊其实有“前科”。2020年疫情那会儿, 原定的7月Prime Day推迟到10月,当时卖家心里直打鼓:都秋天了谁还买短袖啊?后来啊那年的10月Prime Day卖得特别好,全球订单比平时涨了60%。但问题来了接下来黑五、网一的时候,订单反而平平。有美国本土的家居品牌老板说2020年10月把全年的货都清得差不多了黑五打折都没人来买。今年会不会重蹈覆辙?7月Prime Day已经卖了3亿件商品, 增长20%,再来一次10月狂欢,消费者的钱包真的还有余力吗?有些精明的卖家已经开始准备“后手”,比如把10月的优惠力度稍微降一点,留点底牌给黑五。

爆单还是压货?卖家的三个生存策略

面对双Prime Day,卖家到底该咋整?直接梭哈爆单,还是保守点少备货?杭州的王卖厨房收纳, 7月Prime Day吃了亏,备了10万件货,后来啊只卖了6万件,剩下4万件压仓库到现在。这次他学聪明了9月先拿2000件试水,用亚马逊的“小批量发货”功能,卖得好的再补货。广州的张卖电子产品,更狠,直接搞“阶梯折扣”——前100单打9折,之后8折,再往后7折。

后来啊7月的时候, 他的订单量比平时高50%,而且早下单的客户退货率特别低,主要原因是收到货早,没时间“后悔”。还有深圳的刘卖服装, 别家都在备秋装,他反其道而行,主推冬季保暖用的加热垫,结合10月天气变凉的需求,9月销量就涨了30%。这些策略说到底,就一个核心:别跟着平台瞎跑,得自己算清楚账。

TikTok抢滩东南亚, 亚马逊双PrimeDay的“暗战”

你以为亚马逊搞双Prime Day,只是和自家卖家玩?天真。TikTok Shop最近在东南亚动作不断, 9月针对马来西亚商家推出激励政策,优质短视频和直播商家能拿到最高6400美金的广告投放补贴。东南亚年轻人刷短视频购物比看网页还勤快,亚马逊的会员制在他们那儿吸引力没那么大。亚马逊这时候搞10月Prime Day, 说不定是想抢在TikTok前面把东南亚的年终旺季节奏带起来。但问题是TikTok的内容种草和亚马逊的折扣促销,根本是两种玩法。一个靠“你看这个视频好有趣,我想买”,一个靠“这个东西便宜,赶紧抢”。消费者到底吃哪一套?可能得看谁的钱包更鼓了。

年终旺季提前战:10月狂欢后黑五还香吗?

Bain & Co. 预测说 今年年终购物季的销售额会比去年更高,但前提是“消费者更积极地找打折商品”。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大家不是买得更多,而是买得更“精”。亚马逊搞双Prime Day,等于把年终旺季往前挪了一个月。10月狂欢完,11月的黑五、网一还能不能火?某美国本土家居品牌2022年的操作挺有意思, 把30%的促销预算砸在10月Prime Day,黑五只留20%。

后来啊10月销售额占了整个旺季的45%,黑五反而只有25%。但利润算下来10月主要原因是折扣大,利润薄,黑五虽然订单少,但利润高。这说明啥?提前抢流量和赚利润,得选一个重点。卖家们得想清楚,自己是要“走量”还是“赚钱”,别两头都想抓,再说说啥也捞不着。

给卖家的再说说提醒:别被“爆单”冲昏头脑

10月Prime Day快来了 到处都在喊“爆单”“冲业绩”,但卖家们得冷静点。南京有个卖鞋的, 去年7月Prime Day爆单,囤了10万双货,后来啊10月第二个Prime Day销量不及预期,压货导致现金流断裂,再说说只能清仓甩卖,亏得底裤都没了。新流程的成本、库存周转的压力、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这些坑一个都别踩。亚马逊的规则说变就变,今天能推迟新流程,明天就能改佣金比例。与其赌平台大发慈悲, 不如算好自己的账:备货量控制在30天销量以内,价格别低于成本线,留点余钱给广告和物流。记住Prime Day只是个“加速器”,不是“救命稻草”。真正能活下去的,永远是那些算得清成本、摸得透需求的卖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