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C2022鲸鸣奖申报倒计时,谁能见证跨境出海人的奋斗足迹
倒计时14天 跨境出海人的“年度考卷”即将交卷
9月的日历翻得越来越快,日历上那个被红圈标注的日期——9月20日正在以每天24小时的速度逼近。对于跨境出海圈的人这个日期不是普通的截止日更像是一场“年度大考”的交卷铃声。GTC2022鲸鸣奖申报通道即将关闭, 那些在深夜改方案、在时差中跟进客户、在物流异常时焦头烂额的出海人,此刻正忙着整理材料,试图把过去一年的汗水、泪水和有时候的高光时刻,塞进一个名为“申报”的文件夹里。
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鲸鸣奖到底在找什么
可能有人会问:“不就是个奖项吗?真的那么重要?”但如果你问那些在2022年站上鲸鸣奖领奖台的企业,得到的答案可能会让你意外。木瓜移动的营销总监去年在后台偷偷告诉我们:“获奖前, 我们的东南亚团队每天跟客户解释‘我们是谁’;获奖后客户主动找过来说‘原来你们就是鲸鸣奖那家’。”这不是简单的面子工程, 而是一种“被看见”的突围——在数百万跨境从业者中,如何让真正做事的人不被淹没?

鲸鸣奖的评选标准从来不是看谁的广告投得多, 而是看谁在“出海”这件事上,踩出了属于自己的脚印。往届的获奖名单里 有把SaaS产品卖进欧洲政企的“技术宅”团队,有靠本地化内容在TikTok爆单的90后创始人,还有疫情期间硬是把跨境物流做到“次日达”的物流公司。他们没有背景,没有资本,只有“死磕”到底的狠劲。2022年“十佳新势力出海企业”里 有个做工具类APP的小团队,他们的产品在Google Play上评分只有3.8分,但评委看中的是——他们在中东市场专门做了阿拉伯语客服,哪怕每天只有5个咨询,也坚持24小时在线。这种“笨办法”,恰恰是跨境出海最珍贵的品质。
申报材料里藏着什么“通关密码”?过来人透露3个细节
申报通道打开以来后台每天都有人问:“我们需要准备什么?是不是要很多数据?”其实没那么复杂,但有些细节不注意,可能会让辛苦准备的申报材料“石沉大海”。2021年获得“优秀出海服务商”的某公司创始人老李,今年作为评委分享了他的“阅卷经验”。
文件夹命名:别让“文件1”成为第一印象分
老李说:“去年我打开一个申报文件夹, 看到里面是‘公司简介.docx’‘数据证明.xlsx’‘LOGO.png’,这种命名方式就像递名片时说‘我是个人’——太模糊了。”正确的做法是按“公司名称-申报奖项-材料类型”来命名,比如“智齿科技-2022年度卓越出海领军人物-企业简介”。别小看这个细节, 评委每天要看上百份材料,清晰的命名能让他们快速抓住重点,就像在茫茫人海中一眼认出那个穿红衣服的人。
数据证明:用“对比”代替“空喊”
很多企业在写市场占有状况时 喜欢说“我们行业领先”“深受用户喜爱”,但这些话太空了。老李建议:“与其说‘我们很牛’, 不如说‘2022年Q3,我们在东南亚市场的转化率比去年同期提升了37%,其中印尼市场贡献了52%的增长’。”具体的数据、具体的时间、具体的增长点,才能让评委看到你的“牛”不是吹出来的。2022年“十佳影响力出海品牌”的获奖企业, 在申报材料里附了一张2021年和2022年Google Trends的对比图,两条曲线的差距,比任何形容词都有说服力。
LOGO提交:原色+反白, 细节见真章
你可能觉得“LOGO而已,PNG格式就行”,但去年有个企业主要原因是只提交了彩色版LOGO,被评委退回修改——他们的主视觉是深蓝色,但颁奖舞台的背景也是深蓝色,反白版LOGO根本看不清。老李提醒:“评委要的不是一张好看的LOGO,而是一份‘能用’的视觉素材。原色版用于印刷品, 反白版用于深色背景,这就像出海产品要适配不同国家的网络环境,细节决定能不能‘落地’。”
500家企业抢100个名额,今年竞争为什么这么“卷”?
后台数据显示, 2022年鲸鸣奖申报通道开启以来短短10天就有近500家企业提交材料,比2021年同期多了近三成。有人说“出海越来越难了”,但申报数量反而上涨,这说明什么?说明“出海”这件事,正在从“少数人的冒险”变成“多数人的必修课”。但名额只有100多个,意味着每5家申报企业里只有1家能走到再说说。这种“卷”,到底卷在哪里?
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 评委更看重“差异化”
前几年出海,靠的是“敢闯”——把国内的产品直接搬到海外说不定就能火。但现在光有勇气不够了。2022年的评委团里 多了几位新兴市场的本地代理商,他们直言:“现在来问我们合作的企业,张口就是‘我们想做泛娱乐出海’,但具体做哪个国家、哪个平台、用什么语言,一问三知。”反观进入二轮评选的企业, 比如“十佳泛娱乐出海APP”的某个团队,他们只做中东市场的女性向社交APP,专门找了当地的女性译者,连emoji都根据阿拉伯文化做了调整。这种“小而美”的专注,比“大而全”的泛泛而谈更打动评委。
疫情后的“生存法则”:从“求快”到“求稳”
2022年的出海环境,比往年更复杂。物流成本上涨、平台政策收紧、海外消费降级……很多企业都在“活下去”和“冲出去”之间挣扎。这时候,“稳”比“快”更重要。去年获得“优秀跨境物流服务商”的企业, 没有盲目扩张新线路,而是把原有线路的时效从平均7天压缩到5天破损率从3%降到0.8%。评委说:“在经济下行期,能把‘交付’这件事做到极致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出海优等生’。”这种“求稳”的智慧,可能是今年竞争中最稀缺的品质。
往届获奖者说:“那个奖杯, 是我们团队的‘定心丸’”
你可能觉得“获奖了也就那样”,但对很多出海团队鲸鸣奖的意义远不止一座奖杯。2022年2月28日 第四届鲸鸣奖颁奖典礼在深圳举办,那天晚上,有人当场落泪,有人抱在一起欢呼,有人默默把奖杯的照片发给了远在海外的团队成员。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出海”, 鲸鸣奖成了“连接器”
智齿科技联合创始人吴立楠在获奖后说:“以前我们总觉得出海是‘自己的事’,直到鲸鸣奖认识了做游戏发行的朋友,才知道我们的SaaS产品可以和他们的游戏出海方案打包卖给客户。”这种跨界合作,在鲸鸣奖的获奖者圈子里很常见。2022年“十佳出海游戏厂商”和“优秀出海服务商”的企业, 在颁奖典礼后达成了战略合作,把游戏内的客服系统外包给了服务商,既降低了成本,又提升了用户体验。鲸鸣奖就像一个“出海人才市场”,让不同赛道的选手找到了自己的“队友”。
奖杯背后的“故事会”:那些没写进申报材料的奋斗
每个获奖企业的奖杯上, 都刻着公司名称和奖项名称,但真正动人的,是奖杯背后的故事。2022年“卓越出海领军人物”的获得者, 在领奖时讲了个小插曲:“去年封控期间,我们有个客户在德国的仓库爆仓,我带着团队在办公室打地铺,每天凌晨3点和德国仓库的人对接,连续两周没回家。”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是申报材料里看不到,但评委能通过细节感受到的。就像老评委说的:“我们看的不是材料,而是材料背后那群‘不认命’的人。”
申报倒计时再说说3天 这些“踩坑”经验别再犯
距离9月20日申报截止只剩3天后台咨询量突然暴增。很多人在再说说关头才发现“材料没准备好”“格式不对”“附件太大”。别慌,整理了几个去年企业最容易犯的错,帮你避开“临门一脚”的失误。
附件大小超20M?试试“压缩+拆分”
去年有个企业, 主要原因是申报材料里的数据图表太多,附件大小达到25M,系统直接上传失败。后来他们把大图表拆成小图表,用压缩软件把图片压缩到1M以下才成功提交。小技巧:PDF格式比Word格式更小, JPG格式的图片比PNG格式更清晰,这些细节能帮你节省不少空间。
微信端上传失败?换个浏览器试试
很多人习惯用手机微信打开申报链接, 直接上传附件,后来啊提示“格式不支持”。其实申报系统在微信网页端会有兼容问题,建议把链接复制到手机浏览器或电脑浏览器里操作。去年有个企业的IT负责人,用电脑浏览器上传,比手机快了10倍,还顺便检查了一遍材料格式。
奖项个数不限, 但“贪多嚼不烂”
申报规则里写着“企业申报奖项个数不限”,但去年有个企业一口气报了5个奖项,后来啊每个奖项的材料都准备得马马虎虎,再说说一个都没入围。评委说:“与其在每个奖项上都浅尝辄止,不如选1-2个最匹配的奖项,把材料做到极致。”比如做跨境电商的企业, 与其报“泛娱乐出海APP卓越奖”,不如专注“新势力出海企业”,把你在选品、物流、营销上的亮点写透。
10月27日 深圳等你见证“一鸣惊人”的瞬间
申报截止后评委团会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海选、复评、终审。10月27日GTC2022全球流量大会的颁奖典礼上,获奖名单将正式公布。那天 会有上万名出海从业者聚集在深圳,有人是为了领奖,有人是为了学习,有人只是为了看看“同行者长什么样”。
你可能没机会站在领奖台上, 但当你看到那些和你一样熬夜改方案、一样被客户刁难、一样在海外市场摸爬滚打的人站上舞台时会突然觉得“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鲸鸣奖的意义,从来不是评选“最好”的企业,而是让每个努力出海的人,都被看见、被尊重、被记住。
倒计时的钟声已经敲响, 如果你是那个把“出海”当成事业的人,如果你想让更多人看到你团队的奋斗足迹,现在还来得及——整理材料,点击申报按钮,把过去一年的故事,讲给这个世界听。毕竟每个跨境出海人,都值得一次“一鸣惊人”的机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