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泽宝好牌被打烂,究竟是谁该为这一败局承担责任

泽宝的陨落:一场跨境豪赌的悲剧

泽宝, 曾经跨境电商界的明星企业,营收在2020年高达50亿,却短短几年内跌入谷底。2022年上半年,营收同比暴跌81.17%,从云端跌落尘埃。这出商业大戏里有人说是创始人孙才金埋下的雷,有人归咎于母公司星徽股份的蔡耿锡管理失当。真相藏在迷雾中,但每个细节都指向一场文化冲突的惨败。跨境电商这个行业,风险无处不在泽宝的故事不是孤例,而是整个行业的警示灯。

并购狂潮:星徽股份的跨界豪赌

2018年, 星徽精密以15.3亿收购泽宝,一场跨界大戏拉开序幕。星徽做工厂出身,擅长成本控制,泽宝则是跨境电商巨头,直面海外消费者。并购初期,泽宝营收飙升,但背后暗流涌动。2020年8月11日孙才金签下《交接协议》,黯然离开一手创立的企业。蔡耿锡接手后泽宝进入“蔡耿锡时代”,星徽管理层逐步渗透。这场并购本意是强强联合,却成了泽宝衰落的导火索。星徽的管理理念与跨境电商格格不入,就像让鱼儿爬树,注定水土不服。一位前员工回忆,蔡耿锡上任第二个月,工资发放就出问题,提成不再按时到账。原本稳定的团队,开始人心惶惶。这种管理混乱,让泽宝元气大伤,2018年的豪赌,到头来变成一场灾难。

泽宝的好牌打烂了谁来背锅?
泽宝的好牌打烂了谁来背锅?

文化冲突:工厂思维VS电商基因

星徽的工厂思维,在泽宝的电商世界里撞得头破血流。蔡耿锡认为,做跨境电商就该硬抠成本,每个环节都要精打细算。但跨境电商需要冒险精神,产品研发要投入大量前置成本,根据市场预测试错迭代。2020年,蔡耿锡在公司大会上发表选品观点,直言产品不用开发,直接上美的的产品,主要原因是他和美的的人熟。这种想法让跨境电商人才瞠目结舌。

国外用户习惯和国内截然不同,直接上架现成产品,必然招致投诉和账号风险。蔡耿锡的“成本至上”理念,与泽宝的“创新优先”文化背道而驰。前员工称,计划部负责库存周转,确保亚马逊不断货,但蔡耿锡不重视,导致该部门员工大量离职。这种文化冲突,让泽宝在危机前就已埋下隐患,管理上的不专业,让团队一蹶不振。

亚马逊封号:压垮骆驼的再说说一根稻草

2021年6月, 亚马逊重拳出击,封掉泽宝六大主品牌店铺,RAVPower、VAVA等亿级品牌瞬间瘫痪。这场封号事件,营收从50亿腰斩至25亿,2022年上半年更惨不忍睹。蔡耿锡指责孙才金违规刷单,开设太多小账号;孙才金则反驳,封号前亚马逊多次警告,但新团队应对不力。封号冲击下蓝牙音频收入暴跌83.68%,小家电毛利高达51.29%,营收却降了70.36%。

唯一亮点是滑轨,同比上升23.33%,这得益于母公司的供应链根基。但滑轨非主打产品,无法扭转大局。亚马逊是泽宝的“根基平台”,贡献近半营收,封号后仅剩3.16亿,占比48.88%。其他平台如eBay被员工称为“淘汰渠道”,沃尔玛等增长虽快,体量太小。泽宝的依赖症,让封号成为致命一击,跨境电商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人才流失:团队的集体叛逃

泽宝的衰落,人才流失是关键推手。2020年对赌期结束,核心高管相继离职,四位副总裁、研发总监、品牌总监全部走人。前员工预计,团队换血90%,新人难接棒。孙才金时代,提成准时发放,团队稳定;蔡耿锡接管后工资混乱,士气低落。一位老员工回忆,蔡耿锡的工厂管理让跨境电商人才无法接受。计划部员工离职,库存周转失控;研发团队流失,新产品开发落后同行。人才是跨境电商的核心资产,泽宝却让宝贵资源流失殆尽。2021年9月,在职员工从958人减至757人,半年少201人。这种流失,让泽宝无力回天管理上的不专业,让团队元气大伤。

责任之争:孙才金与蔡耿锡的互撕

泽宝走到今天 孙才金和蔡耿锡互相甩锅,各执一词。蔡耿锡认为,孙才金要为封号负责,他接手时公司就违规刷单。孙才金反驳,蔡耿锡不懂跨境电商,混乱管理才是祸根。2020年8月孙才金离开后蔡耿锡主导起诉创始人,指控操纵技术违反亚马逊规则。这场内斗,让泽宝内耗严重。孙才金表示,他做跨境电商多年,封号后调整就能恢复,但新团队应对不力。蔡耿锡则坚持,工厂思维没错,问题出在原团队。这种对抗,凸显跨境管理者的认知鸿沟。跨境电商需要灵活应变,而非僵化控制。责任归属模糊,但泽宝的败局已定,双方争论掩盖了更深层的行业问题。

行业启示:跨境电商的致命陷阱

泽宝的教训,跨境电商卖家必须警惕。行业数据显示,依赖单一平台风险高,亚马逊封号事件导致卖家平均营收下滑60%。泽宝案例中,多元化布局不足,eBay等渠道占比小。策略建议:产品开发要前置投入, 避免直接上架现成货;库存周转是关键,计划部门不能忽视;管理上,融合工厂效率与电商创新。案例

未来之路:泽宝的救赎可能

泽宝能否翻身?滑轨的上升23.33%给出希望,但需全盘改革。策略上,剥离工厂思维,拥抱电商基因;重建团队,吸引跨境人才;产品线优化,减少对亚马逊依赖。2021年营收25亿,2022年上半年虽惨淡,但滑轨增长证明潜力。跨境电商卖家应从泽宝汲取教训,平衡成本与创新。泽宝的故事未完,救赎之路要么进化,要么淘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