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 Shop食品类目定邀开放
食品类目定邀来了跨境卖家是冲还是等那个?
最近跨境电商圈子里最热的话题,莫过于TikTok Shop突然放开食品类目的定向邀约。之前多少人盯着食品这块肥肉却不敢碰, 现在机会摆在眼前,反而让人犹豫了——这到底是块能啃下的硬骨头,还是个烫手的山芋?说实话,做食品跨境的卖家都懂,水比其他深得多,但TikTok这次的动作,确实让不少人动了心。
从“不让碰”到“定向放”,TikTok的食品逻辑变了?
早些时候, TikTok Shop对食品类目一直卡得死死的,不是完全关闭,就是要求高到离谱。记得2023年第三季度还有卖家抱怨,想卖零食连入口都找不到,现在突然开放定邀,这转变来得有点突然。仔细琢磨一下其实背后有市场压力。东南亚本地电商平台Shopee、 Lazada早就把食品卖得风生水起,TikTok再不进来这块市场就被瓜分得差不多了。2024年1月官方宣布开放的时候, 东南亚五国的食品电商渗透率已经超过35%,增速比服饰家电快一倍,TikTok能不眼红?

但定邀这事儿,也不是谁都能进的。有人觉得这是平台在筛选“优质玩家”,毕竟食品涉及食品平安,一旦出事,对TikTok的品牌打击太大。2024年2月, 深圳某跨境服务商内部数据显示,咨询食品类目入驻的卖家数量比上个月涨了200%,但实际拿到邀请码的,不到一成。门槛高归高,但至少说明,TikTok是真想把食品这块做起来了不是随便玩玩。
定邀不是“随便进”,这些资质卡住多少人?
想拿到食品类目的定邀资格,资质准备这关就够喝一壶的。最基础的公司营业执照, 得是中国大陆或香港的,还不能是个体户,注册资本没明说但2023年第四季度有个案例,浙江某食品公司主要原因是注册资本50万被卡,后来补到100万才过。关键是营业执照上必须包含“食品销售”类目, 2024年1月有个卖家,执照写的是“预包装食品销售”,想卖烘焙原料,直接被驳回,理由是类目不符,折腾了两个月才改过来。
商标也是个坎。要么自己有商标注册证书,要么有商标授权书。2024年3月, 广州某零食品牌用授权商标申请,后来啊平台要求提供品牌方的销售授权,品牌方拖了两周才给,店铺入驻计划直接黄了。更麻烦的是食品经营许可证, 这个不是随便哪个部门都能开的,得是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可的,2023年广州有卖家主要原因是许可证过期了没及时更新,定邀申请被拒,重新办证又花了20天错过了最佳入驻时间。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海外发货能力。TikTok要求商家能把货发到认证仓, 2024年2月,福建某卖家本来想走国内直发,后来啊平台强制要求先备货到马来西亚的仓,光仓储费每月就得多花3万,算下来利润直接薄了一半,再说说只能放弃。这些资质看着是常规操作, 但实际操作中,每个环节都可能出岔子,难怪有人说食品定邀的门槛,把90%的“小白”挡在了门外。
东南亚五国,哪块“食品蛋糕”最好吃?
TikTok这次开放的首批国家, 东南亚占了五个,但每个国家的口味偏好差得不是一星半点。越南人喜欢方便速食, 特别是河粉、炒粉相关的速食包,2023年第四季度,越南站方便速食的搜索量同比涨了120%,某卖家卖的越南河粉调料包,单月能出5万单。马来西亚就不同了 零食是绝对的主流,特别是清真零食,2024年1月,马来西亚站某曲奇饼干卖家通过短视频展示“手工制作+清真认证”,转化率直接干到8%,比传统平台高出3倍。
泰国人对烘焙原料情有独钟, 2024年2月,曼谷某跨境服务商的数据显示,泰国站烘焙原料的复购率高达45%,远超其他品类。菲律宾人喜欢重口味零食, 2023年12月,某辣味薯片在菲律宾站上线,靠着“辣到流泪”的短视频挑战,单场直播卖了20万人民币。新加坡市场虽然小, 但消费能力强,高端零食、有机食品卖得特别好,2024年1月,某有机蜂蜜商家在新加坡站的客单价达到120元,比马来西亚高出一倍。
但每个国家的合规要求也不一样。泰国对食品进口卡得严, 必须要有Thai FDA认证,2024年3月,有卖家的燕窝主要原因是没提前认证,被泰国海关扣了货款损失了10万。马来西亚要求HALAL认证, 这个认证周期长,费用高,2023年有卖家为了等HALAL证书,错过了斋月销售旺季,少赚了至少50万。越南虽然认证要求低, 但对食品标签要求严格,必须用越南语标注成分,2024年1月,某零食主要原因是标签全是英文,被下架整改,店铺流量直接腰斩。所以说选国家不能只看市场大不大,还得看自己能不能啃下合规这块骨头。
“先种草再带货”, 食品类目的TikTok玩法不一样
做食品跨境,TikTok的内容玩法和其他品类完全不一样。别的品类可能靠展示产品功能就能卖货,食品必须先“勾”起用户的食欲。2023年11月, 福建某卖手撕牛肉干的卖家,拍了个“深夜加班,撕开包装肉香四溢”的短视频,没用任何口播,就靠画面和音效,单条视频播放量破500万,店铺当天销量翻了10倍。这就是食品的“视觉种草”,比文字描述管用一百倍。
直播带货也是食品类目不能光介绍产品,得让用户“看到”吃的过程。2024年2月, 马来西亚某零食主播在直播里当场拆开薯片,掰碎了展示“薄如纸”,还发出“咔嚓咔嚓”的音效,整场直播卖了3万包,转化率7%,比不展示吃播的高出4个百分点。还有的卖家搞“试吃挑战”, 找不同肤色的人吃辣条,记录他们的反应,这种真实感的内容,比硬广有说服力得多。
但内容运营也有坑。2023年12月, 有个卖辣酱的卖家,为了突出“辣”,拍视频时直接往眼睛里抹了一口,后来啊被用户投诉“凶险行为”,视频被下架,账号还限流了7天。还有的卖家在视频里说“吃了能减肥”,后来啊被平台判定为虚假宣传,商品链接直接删除。所以说食品内容既要诱人,又要合规,这个度不好把握,一不小心就踩雷。
备货仓和HALAL认证, 这些坑别踩
做食品跨境,物流和认证是两大“拦路虎”。TikTok要求商家把货备到平台认证仓,这个成本不低。2024年1月, 深圳某卖家备了10吨螺蛳粉到马来西亚仓,光是仓储费每月就要5万,后来啊主要原因是短视频没火起来货卖不动,压仓压了3个月,光仓储费就亏了15万。还有的卖家为了省钱,用第三方小仓,后来啊平台发现后直接取消了定邀资格,之前花的资质准备费全打水漂了。
HALAL认证更是让不少卖家头疼。这个认证在马来西亚、 印尼是必选项,但流程复杂,2023年有卖家申请HALAL认证,从提交资料到拿到证书,用了整整6个月,中间还主要原因是材料不全退回过两次。更麻烦的是 认证到期前3个月就得重新申请,2024年2月,某卖家主要原因是忘了续期,HALAL证书过期,整个店铺商品被下架,损失了30万销售额。还有的卖家以为“只要拿到HALAL认证就行”, 后来啊不同国家的HALAL认证标准还不一样,马来西亚的HALAL证在印尼不一定认,又得重新申请,折腾不折腾?
还有个细节是食品保质期。食品不像电子产品,保质期短,周转慢。2023年12月, 有卖家备了一堆临期3个月的饼干,后来啊短视频没爆起来货过期了只能扔,直接亏了20万。所以做食品跨境,库存管理一定要精细,最好能根据短视频的播放量来备货,别凭感觉来。
定邀模式下中小卖家还有机会吗?
有人觉得, TikTok食品类目定邀就是给大卖家开的“VIP通道”,中小卖家根本玩不起。资质门槛高、备货仓成本大、认证周期长,哪一样都不是中小卖家能轻松搞定的。2024年1月, 某行业报告显示,拿到定邀资格的食品卖家中,注册资本超过500万的占了70%,年销售额过亿的占了60%,看起来确实是大卖家的天下。
但实际情况没那么悲观。中小卖家也有自己的优势——灵活。2024年2月, 福建某中小卖家不做大众零食,专做“潮汕特色小吃”,比如牛肉丸、鱼蛋,通过短视频展示“手工制作+家乡味道”,在菲律宾站打出了名气,单月销售额25万,毛利率有40%,比大卖家的标准化食品高出一截。还有的卖家不做铺货, 只做细分品类,比如“无糖饼干”“儿童辅食”,2024年3月,某卖家的无糖饼干在马来西亚站复购率达到35%,靠的就是精准定位。
关键是要找到差异化。大卖家靠的是规模和供应链,中小卖家靠的是细分和内容。2024年1月, 浙江某卖家发现东南亚素食人群多,就推出了“植物肉零食”,通过短视频科普“植物肉的健康好处”,虽然单月销量只有2万单,但客单价高,利润反而比卖普通零食的卖家多。所以说定邀模式不是中小卖家的“终点”,而是“起点”,只要找对方向,照样能杀出一条血路。
从“资质准备”到“内容破圈”, 食品类目运营全拆解
想做好TikTok食品类目,得把每一步都做扎实。资质准备阶段,别想着“走捷径”,该有的证一个都不能少。2024年1月, 有卖家为了快点拿到定邀,找中介“买资质”,后来啊被平台查出来直接拉黑,整个团队半年努力全白费。所以资质这事,老老实实准备,虽然慢,但稳。
内容运营阶段,别光盯着“爆款”,得有自己的风格。2023年第四季度, 某零食卖家跟着别人拍“辣味挑战”,后来啊流量平平,后来改成“家庭分享装”,拍一家人围坐吃零食的场景,反而火了。这说明,食品内容不能只靠猎奇,得贴近用户的生活场景,让他们有代入感。还有的卖家做“教程类”内容, 比如“用螺蛳粉做火锅底料”,不仅卖螺蛳粉,还带动了火锅底料的销量,这种“连带效应”比单纯卖货强多了。
物流和售后也不能忽视。食品类目的售后率比其他品类高, 2023年第四季度,TikTok东南亚食品类目的售后率达到8%,主要原因是“货不对板”和“质量问题”。所以发货前一定要检查包装,避免破损;产品描述要真实别夸大其词。2024年2月,某卖家主要原因是包装没做好,导致薯片碎了一大半,售后率高达15%,平台直接限制了店铺流量。
再说说得学会“借力”。TikTok上的达人资源很多,找达人带货比自己投流划算。2024年1月, 某零食商家找了5个千粉达人试吃,每单支付10%佣金,后来啊达人们的视频总播放量破200万,店铺销量翻了8倍,ROI达到1:5。但找达人也有讲究, 别只看粉丝量,得看粉丝画像和互动率,有1万精准粉丝的达人,比10万泛粉的达人效果好得多。
写在再说说:食品类目的“定邀”是门槛还是跳板?
TikTok Shop食品类目定邀开放,对跨境卖家既是机会也是挑战。门槛高是真的,但市场潜力大也是真的。2024年东南亚食品电商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亿美元,这个蛋糕足够大,关键看能不能分到一块。资质、内容、物流、售后每个环节都得抠细节,但只要找对方向,中小卖家照样能杀出重围。与其犹豫要不要冲, 不如先看看自己能不能跨过那些“坎”,毕竟跨境电商从来都不是“躺赚”的游戏,敢闯敢拼的人,才能抓住真正的机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