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加拿大政府设备禁用TikTok,这是否意味着对TikTok的彻底封杀

加拿大政府禁令的导火索:一场“平安”还是“政治”的游戏?

加拿大政府2月27日的通知像块石头砸进湖里 激起一圈圈涟漪——从2月28日起,所有政府移动设备上禁用TikTok,理由是“该程序对隐私和平安构成不可接受的风险”。财务委员会主席莫娜·福蒂尔说得斩钉截铁:“TikTok的数据收集方法能访问手机大量内容,风险不可接受。”可问题是同一时间,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呢?推特、脸书、Instagram,哪个不是在收集数据?偏偏TikTok成了靶子,这背后到底是真平安担忧,还是另有所图?

特鲁多在接受采访时留了句“可能只是第一步”,这句话像根刺,扎进了不少人的神经。要知道, 就在一周前,欧罗巴联盟委员会刚下令所有员工在3月15日前卸载工作设备上的TikTok;美国更是早在2023年1月就要求联邦机构30天内下架TikTok。加拿大这一手,怎么看都像在跟风表忠心。TikTok加拿大公司发言人直接开怼:“禁令里没提具体平安问题,也没联系我们,这就是在美欧之后学样。”

对TikTok赶尽杀绝?加拿大宣布政府设备禁用TikTok
对TikTok赶尽杀绝?加拿大宣布政府设备禁用TikTok

“平安风险”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说TikTok有平安风险,凭据呢?加拿大隐私监管机构倒是联合三个省级机构在调查TikTok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但调查后来啊呢?至今没公布任何“政府信息泄露”的实锤。TikTok发言人承认“使用风险明显”,但紧接着就说“没凭据显示政府信息被泄露”。说白了这禁令更像是“有罪推定”——先假定你有问题,再找理由。

对比其他平台,这双标就更明显了。比如脸书, 剑桥分析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用户数据被滥用成那样,也没见哪个政府一刀切禁用;推特被曝存在平安漏洞,导致用户信息泄露,照样在政府设备上畅通无阻。凭什么到了TikTok这里“不可接受的风险”就成了挡箭牌?

TikTok的反击:数据本地化能救命吗?

面对围剿,TikTok没坐以待毙。2022年, TikTok砸了12亿欧元在爱尔兰建数据中心,想把欧洲用户数据存在欧洲境内;2023年初,又搞了个“德州计划”,宣布要把美国用户数据存储在美国甲骨文公司的服务器上,甚至让第三方审查代码。这些操作,说白了就一个目的:证明“数据平安可控,别封我”。

可效果呢?欧罗巴联盟委员会2023年2月23日发布禁令时根本没提这些“本土化”措施,照样一刀切。美国那边,即使TikTok提交了“德州计划”,拜登政府还在磨磨唧唧,说“不够”。这说明,TikTok的“平安牌”打得有点软——你越证明自己平安,别人越觉得你“此地无银三百两”。

更扎心的是用户根本不买账。根据Statista 2023年1月的数据, TikTok在加拿大的月活用户超过1800万,其中35%是18-24岁年轻人。这些年轻人用TikTok看梗、学穿搭、找兼职,你说“不平安”,他们第一个不答应。有加拿大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吐槽:“政府设备禁用就禁用,别管我手机!我宁愿相信TikTok,也不信某些政客的嘴。”

跨境电商的连锁反应:TikTok Shop的“生死劫”

禁令对普通用户是“小麻烦”,对跨境电商就是“大地震”。2022年,TikTok Shop在加拿大卖出了超过8.5亿加元的商品,其中中小卖家占比达72%。这些卖家靠TikTok的短视频和直播带货, 把加拿大的枫糖浆、冰酒卖到全球,又把东南亚的服装、美妆引进来。现在政府设备禁用TikTok,虽然不直接限制普通用户,但传递的信号太明显——政策风险来了。

多伦多的跨境电商卖家李明2023年2月底刚囤了一批春季服装, 准备靠TikTok直播冲一波销量,后来啊禁令一出,他连夜把直播转到Instagram Reels。“没办法,政府带头‘唱衰’,用户肯定会慌。现在转化率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一,退货率却涨了20%。”李明说他已经联系了供应商,准备把库存转移到其他平台,但“重新起量太难了”。

不过危中有机。师指出:“TikTok被封杀,最大的赢家不是某个平台,而是那些‘多平台布局’的卖家。他们早就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现在正好捡漏。”

封杀阴影下的行业变局:谁在借机“上位”?

TikTok被围剿,其他短视频平台乐疯了。Instagram Reels 2023年2月的全球下载量环比增长22%,YouTube Shorts的日均观看量突破70亿。加拿大本土的社交平台如“Snapchat”趁机推出“创作者扶持计划”, 给TikTok头部网红补贴,鼓励他们迁移账号。

但真的能取代TikTok吗?恐怕难。TikTok的算法推荐是全球最顶尖的,用户刷到的视频永远“戳中痛点”;而其他平台的推荐机制还停留在“人工堆量”阶段。多伦多大学传媒教授萨拉·约翰逊说:“TikTok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短视频’,而是‘沉浸式体验’。用户刷TikTok时会忘记时间,这种‘上瘾性’,其他平台短期内复制不了。”

更讽刺的是封杀TikTok可能反而损害加拿大本土产业。根据加拿大数字经济协会2023年3月报告, TikTok生态在加拿大直接创造了12万个就业岗位,其中80%是内容创作者和电商运营。一旦TikTok彻底退出,这些岗位将面临失业风险。报告还指出:“封杀TikTok, 等于把‘数字自主权’拱手让人——加拿大用户会去用美国平台、欧洲平台,本土企业却失去了与全球消费者连接的桥梁。”

彻底封杀?没那么容易, 但“紧箍咒”会越来越紧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加拿大政府禁用TikTok,是彻底封杀的前奏吗?短期看,不会。TikTok在加拿大的影响力太大,1800万用户不是闹着玩的;但长期看,“紧箍咒”肯定会越念越紧。特鲁多那句“可能只是第一步”, 已经暗示了政策方向——先限制政府设备,再限制未成年人使用,再说说可能直接要求“剥离业务”。

TikTok的处境,像极了当年的华为。华为被制裁后拼命搞“鸿蒙系统”“芯片自主研发”,但效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TikTok现在搞“数据本地化”“透明度计划”, 本质上也是在“断臂求生”,但问题是政治问题能用技术解决吗?恐怕难。

对普通用户与其担心“封杀”,不如学会“多手准备”。多平台布局、分散风险,才是王道。对跨境电商卖家 TikTok的“危”是提醒——别把所有赌注压在一个平台,政策风险永远比市场风险更致命。至于TikTok自己,或许该想想:除了“证明平安”,还能不能拿出点“硬底气”?比如真正让用户离不开的内容,让政客无法忽视的生态。

这场“TikTok封杀疑云”远没结束。加拿大政府的“平安牌”能打多久?TikTok的“反击牌”能否奏效?跨境电商卖家又该如何在夹缝中求生?答案,或许藏在下一个政策节点里藏在每一个用户的每一次滑动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