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 By
一个四川妹子的“混搭”哲学:从成都小巷到美国餐桌的辣椒酱逆袭
高婧的故事得从成都的巷子讲起。她生在这里五岁却跟着家人搬去了欧洲,之后二十多年,日子在巴黎、多伦多这些地方飘着。别人说她“不正宗”, 既不是纯粹的东方人,也没完全长成西方的模样,可偏偏就是这种“混血”背景,让她后来在辣椒酱里玩出了新花样——2018年,她创立的「Fly By Jing」成了美国亚马逊最火的川味辣酱,一瓶15美金,比当地老牌拉差酱贵了7倍,照样卖断货。
从包子卷炸鸡到辣椒酱:一个“不正经”吃货的执念
2015年, 高婧在上海开了家叫“Baoism”的包子店,名字透着股倔。别人家包子要么甜要么咸,她偏要“卷万物”:韩式炸鸡、日式叉烧、美式培根,统统塞进面皮里。她说这是“中国版Chipotle”, Chipotle是墨西哥卷饼快餐,用卷饼卷万物,她用包子卷——听起来有点离谱,可偏偏吃的人觉得“上头”。

这店开了不到两年就黄了但高婧没白折腾。跟着后厨师傅学做川菜时 她发现传统做法里藏着太多“固执”:花椒必须用汉源贡椒,辣椒得是二荆条,连炒制时的火候都要“听声音”。可她心里总有个声音问:“为什么不能加点西式的玩法?”比如把四川麻辣味和法式香草调在一起,或者用辣椒酱拌意大利面。
2017年,高婧注册了美国公司,正式开始捣鼓辣椒酱。品牌名“Fly By Jing”是她自己起的, “Fly”对应成都街头那些不起眼但味道绝顶的“苍蝇小馆”,“Jing”就是她的中文名——说白了这就是个带着个人烙印的“任性”品牌。
冷启动:12万美金众筹,凭什么让老外为“川味”买单?
2018年,高婧带着第一款产品“四川辣脆椒”去了Kickstarter。当时很多人劝她:“美国人不认辣酱,更别说这么贵的。”她没听,在众筹页面上写了三个字:“纯天然”。配料表干干净净:辣椒、花椒、菜籽油、盐,没了。
后来啊呢?上线就“炸了”。1683个人支持,筹到12万美金,比目标3.5万美金翻了三倍多,成了当时手工食品类筹款最高的项目。现在回头看,这事儿没那么玄乎。
先说说她摸准了老外的“痛点”。美国超市里卖的辣酱,要么是越南拉差酱,添加剂一大堆;要么是墨西哥塔巴斯科,辣得单调。高婧的辣脆椒不一样:辣椒香是前提,花椒的麻是点睛之笔,吃起来“辣中带麻,麻中带香”,层次感拉满。更绝的是她用了四川农村的“贡椒”——这玩意儿古代是给皇帝吃的,市面上基本见不着,稀缺性直接拉满。
接下来故事讲得比产品还动人。高婧在众筹页面上写:“我不是在做辣椒酱,是在找自己的声音。”一个在东西方文化里“漂”了二十多年的人, 用辣椒酱当媒介,把对传统川味的理解和对西方饮食的融合揉在一起,老外吃的是辣酱,品的是文化共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