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如何详细了解TikTok美国本土小店入驻全流程及对改版后美国本土小店的看法

美国TikTok小店从邀请码到开放注册:一场被政策裹挟的商业实验

说起TikTok美国小店,这两年跨境电商圈里的讨论就没停过。22年底刚传出消息的时候, 整个行业都炸了锅——美国市场,全球最大的跨境消费地,TikTok要把电商闭环做起来了?那时候的本土店是邀请码制,想拿到一张AM经理的邀请码,价格炒到了3万块,还有人抢着要。我当时就觉得,这哪是开店机会,分明是割韭菜。后来啊到了23年4月, TikTok突然放开自注册通道,理由冠冕堂皇:为了让更多美国商家在平台上赚钱,创造就业。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3月份那场长达5个多小时的美国国会听证会才是导火索——TikTok怕被禁,得让1.5亿美国用户在平台上“有事可做,有钱可赚”。这背后的算盘,打得噼啪响。

22年底的邀请码狂欢:一个AM经理码能卖3万?

22年年底,美国本土小店开始内测,那时候能拿到邀请码的都是“天选之子”。我认识一个深圳的3C卖家, 花了2.8万从一个二道贩子手里弄来一张邀请码,兴冲冲去注册,后来啊公司信息填错,审核被驳,找AM经理拖了一个月,再说说店铺没开成,邀请码作废,钱打了水漂。这种案例当时不在少数。为啥邀请码这么贵?主要原因是那时候大家都觉得, 美国市场是块没被开垦的肥肉,TikTok日活上亿,用户购物习惯正在养成,谁能先入场,谁就能吃第一波红利。但现实是 邀请码不仅贵,还买不到——AM经理手里那点名额,优先分给有美国实体的本土大品牌,小卖家根本够不着。我当时就劝身边的朋友别碰,这玩意儿跟买彩票似的,投入大,回报不确定,太冒险。

TikTok美国本土小店入驻全流程及如何看待美国本土小店
TikTok美国本土小店入驻全流程及如何看待美国本土小店

23年4月的政策博弈:TikTok为何突然放开本土店?

23年4月, TikTok官网突然挂出“美国本土小店开放自注册”的通知,一夜之间,行业群里的消息都炸了。从邀请码制到开放注册,这转变也太快了。后来我才想明白,这跟3月份的美国听证会有直接关系。听证会上,美国议员质问TikTok CEO周受资:“你们怎么保证用户数据平安?怎么防止中国影响美国舆论?”周受资的回答很关键:“我们在美国创造就业,支持美国小商家,让美国经济受益。

”说白了TikTok得用“商业价值”对抗“政治威胁”。开放本土店, 就是为了让更多美国商家进来让1.5亿美国用户习惯在TikTok购物,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捆绑。这招棋,高是高,但对国内卖家门槛可不低——美国公司、EIN、SSN,哪一样不是硬骨头?

手把手拆解美国本土小店入驻:别被“简单”二字骗了

现在网上随便一搜, TikTok美国本土小店入驻流程一大堆,什么“官网注册,填资料,审核通过就行”。我敢说这么说的人要么没亲自开过店,要么就是收了钱帮人“包装”的。真实情况是从准备资料到店铺上线,少说也得一个月,而且每一步都可能踩坑。我见过一个卖家, 美国公司注册好了EIN也申请了后来啊注册小店时主要原因是SSN和公司法人信息对不上,被驳回了三次再说说只能找中介“修复资料”,多花了1万块才搞定。所以说别信那些“三天下店”的鬼话,老老实实准备资料,比啥都强。

前置准备:美国公司、 税号、银行卡,缺一不可

想开美国本土小店,你得先准备三样“硬通货”:美国公司、EIN或ITIN、美国银行卡。这三样东西,哪一样都不简单。美国公司吧, 你可以自己注册,但得有美国地址,没有的话就得找代理,费用从$800到$1500不等,注册周期1-2周。EIN是美国联邦税号, 相当于公司的“身份证”,申请需要美国法人,没有SSN或ITIN的话,得通过第三方代理,费用$300-$500,周期3-5天。

ITIN是个人纳税识别号, 如果你没有美国公司,想用个人身份开店,就得申请ITIN,流程更麻烦,需要提交护照、签证等资料,审核周期1个月。银行卡就更别说了 美国本土银行账户需要本人去网点开户,国内卖家根本过不去,只能找中介开,费用$500-$1000,还可能被冻结。我算了一笔账,光前置准备,就得花1.5万-2万人民币,这还没算后续的维护费用。

注册步骤:从官网填写到资质审核, 每一步都是坑

资料准备好了就能开始注册了。先说说得用美国网络环境打开TikTok小店官网,用谷歌浏览器,不然容易加载不出来。然后填邮箱和手机号, 邮箱推荐outlook或gmail,手机号得是美国号,接码平台就能搞定,费用$5-$10。接下来是公司信息填写,公司类型选“LLC”或“CORP”,LLC更适合小卖家,责任有限。

我见过一个卖家,主要原因是把“Street”写成“St.”,被驳了两次你说坑不坑?

公司名称、地址、EIN,这些必须跟注册公司时的一模一样,错一个字母都不行。法人信息也得填, 姓名、地址、SSN/ITIN,这里要注意,SSN比ITIN通过率高,如果你有美国社保号,最好用SSN。上传资料的时候,驾照或护照图片、SSN/ITIN图片都得清晰,不能有反光或遮挡。提交审核后 一般3-5个工作日出后来啊,要是被驳回了会告诉你原因,比如“公司地址不实”或“SSN与法人信息不符”,你得根据反馈修改,重新提交。

发货与回款:本土小店的“生死线”, 选错等于白干

店铺开起来了你以为就完了?不发货和回款才是真正的考验。美国本土小店的发货方式有两种:本土仓发货和国内直发。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选错了不仅用户体验差,还可能把店铺做死。回款更是麻烦,美国银行卡难开,第三方支付又怕被冻结,很多卖家都栽在这上面。我一个朋友, 23年5月开了美国本土店,卖家居用品,一开始用国内直发,客户收到货要7-15天退货率高达20%,店铺评分直接掉到3.5星,后来咬牙租了个美国仓,时效缩短到3天退货率降到8%,评分才慢慢回升。所以说发货和回款,不是小事,是决定你能不能在美国市场活下去的关键。

发货方式:本土仓VS国内直发, 成本与时效的博弈

本土仓发货,就是你把货提前发到美国仓库,客户下单后从美国仓库直接发货。这种方式时效快,一般3-5天就能到,用户体验好,退货率也低。但成本高啊,美国仓的仓储费、人工费、头程运费,加起来一笔不小的开销。我算过一笔账, 一个10平米的美国仓,月租金$1500,加上人工$2000/月,头程运费$3000/立方,如果你一个月卖1000单,平均每单仓储成本就得$5。

国内直发呢, 就是客户下单后你从中国直接发货,成本低,头程运费$20/公斤,但时效慢,7-15天而且容易丢包,退货率高达15%-20%。我认识的一个服装卖家, 23年6月用国内直发,主要原因是物流延误,客户收到货时已经过了30天无理由退货期,被投诉了20多次店铺被限流了半个月。所以说本土仓适合销量大、利润高的卖家,国内直发适合新手试水,但得做好高退货率的准备。

回款难题:美国银行卡怎么开?第三方支付靠谱吗?

店铺卖了货,钱怎么收回来?这是所有卖家最关心的问题。美国本土小店的钱,是先到TikTok平台,然后结算到卖家的美国银行账户。问题来了国内卖家哪有美国银行账户?自己去开?不可能,得有美国身份或地址。找中介开?风险大, 容易被冻结,我见过一个卖家,23年7月找中介开了美国银行卡,回款$5万,后来啊银行以“涉嫌洗钱”为由冻结了账户,中介也联系不上了钱至今没拿出来。

所以说 回款这事儿,没有万全之策,只能选风险相对低的,比如第三方支付,但一定要选大平台,别贪便宜找小中介。

那第三方支付呢?比如万里汇、派安盈、空中云汇这些,它们可以帮你收TikTok的钱,然后结汇成人民币到国内银行卡。这种方式方便,但有手续费,万里汇是1.2%,派安盈是1.5%,而且到账周期长,一般是T+5或T+7。我用了半年派安盈,23年6月回款$3万,手续费$450,到账用了5天还算稳定。但风险也不小,第三方支付受监管严格,要是政策变动,你的钱可能取不出来。

改版后的美国本土小店:红利还是陷阱?真实数据说话

23年4月开放自注册后美国本土小店的卖家数量暴增。据TikTok官方数据,7月新增卖家超过2万,比3月增长了10倍。但这时候,封店潮也来了。8月份,行业群里传出一个消息,美国本土小店的封店率超过20%,大部分是主要原因是资料有问题。我身边有个做3C的卖家, 23年8月店铺突然被封,原因是他的SSN和公司法人信息不一致,申诉了三次TikTok都没理他。钱在店铺里提不出来货还在仓库里损失惨重。还有人说现在美国本土小店的流量红利没了新店冷启动比跨境店还难。这话是不是真的?我得找数据说话。

卖家暴增但封店潮起:7月新增卖家2万,8月封店率超20%?

23年7月,TikTok美国本土小店的卖家数量突破5万,环比增长120%。但8月份,封店数量超过1万,封店率20%。这些被封的店铺,大部分是主要原因是资料有问题,比如公司信息不实、SSN与法人不符、银行卡异常等。我找了一个做美国本土店中介的朋友, 他说他们8月份接了50个“解封”订单,再说说只成功了3个,成功率不到6%。

为啥封店这么严重?主要原因是TikTok现在对本土店的审核越来越严, 特别是美国公司资料,他们跟美国税务局联网,一查就知道你是不是“假公司”。我见过一个卖家, 找中介注册了一个“空壳公司”,没有实际经营地址,后来啊TikTok审核时派人去实地核查,发现地址是假的,直接封店。所以说现在想开美国本土店,资料必须真实别想着走捷径,捷径往往是最远的路。

流量红利还在吗?新店冷启动比跨境店更难?

很多人说美国本土小店的流量红利没了现在新店很难做。这话对,也不对。对的是 早期那种“发个视频就能爆单”的日子确实过去了现在TikTok的算法更严格,新店没有粉丝基础,很难拿到流量。不对的是本土店比跨境店有优势,比如本地化运营更受用户信任,物流时效更快,转化率更高。我对比了10个新店数据, 本土店和跨境店的粉丝要求都是5000,但本土店的转化率平均比跨境店高0.5个百分点。

为啥?主要原因是美国用户更信任本土卖家,觉得货真、物流快。我一个做家居的朋友, 23年9月开了美国本土店,用美国本地生活场景拍视频,比如“美国小户型收纳神器”,粉丝从0做到5000用了20天首周卖了200单,转化率2.1%。而同期他的跨境店,粉丝5000,首周只卖了80单,转化率0.8%。所以说流量红利还在只是从“流量红利”变成了“内容红利”,你得会做本地化内容,才能拿到流量。

我的真心话:普通创业者别碰美国本土小店, 除非你符合这3个条件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觉得美国本土小店坑太多,那是不是就不能开了?也不是。我见过一些卖家,做美国本土店做得很好,一个月利润能到10万以上。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有实力、有资源、不怕麻烦。普通创业者, 如果你没有美国公司、没有美国供应链、没有足够的资金,我真心劝你别碰美国本土小店,这玩意儿不是人玩的。但如果你符合下面这3个条件,那可以考虑试试。

成本账:公司注册+税号+维护费,一年至少5万起?

开美国本土店,成本比跨境店高得多。我算了笔账, 硬性成本包括:美国公司注册费$800-1500,EIN申请费$300-500,美国银行卡开户费$500-1000,美国网络环境$100/月,美国仓储费$1500-3000/月,还有第三方支付手续费1.2%-1.5%。按最低标准算,一年下来也得5万人民币以上。这还没算货款和运营成本。我认识的一个小团队, 23年做美国本土店,投入了6万,8月份回款8万,利润2万,但耗时半年,期间还经历了封店危机。你说值不值?对于普通创业者5万不是小数目,要是失败了损失可不小。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 资料瑕疵、资金冻结,哪一个都能致命

美国本土店的风险,比跨境店大得多。先说说是政策风险,美国对TikTok的政策一直不稳定,万一哪天TikTok被禁了你的店铺怎么办?货怎么办?钱怎么办?接下来是资料风险,前面说了资料有问题容易被封店,而且申诉成功率极低。还有资金风险,美国银行卡或第三方支付账户可能被冻结,一旦冻结,钱可能几个月都拿不出来。我见过一个卖家, 23年7月主要原因是银行流水异常,回款$10万被冻结,找了讼师打官司,花了$2000,3个月后才拿到钱。你说吓不吓?所以说做美国本土店,你得有承受风险的能力,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适合人群:有美国实体的企业、 供应链成熟的卖家、不怕麻烦的“细节控”

那什么样的人适合做美国本土小店?我有三个标准:,不怕麻烦的“细节控”,你能把公司信息、法人信息、SSN、银行卡信息核对得一模一样,能耐心做本地化内容,能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我见过一个做美国本土服装的卖家, 他在纽约有公司和仓库,23年通过本土店销量增长了40%,转化率比跨境店高25%。还有一个深圳的3C卖家, 他在洛杉矶有合作仓,23年6月开了本土店,主要原因是物流快,用户评价好,复购率达到了35%。这些人之所以成功,不是主要原因是他们运气好,而是主要原因是他们有实力、有准备。

避坑指南:从注册到运营, 这5个经验能少走3个月弯路

如果你看完还是想试试美国本土小店,那下面这些避坑指南你得仔细看。这些都是我踩过坑、听过的真实案例出来的,能帮你少走3个月弯路。

资料填写:公司信息、 法人信息、SSN,三者必须100%一致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容易出错的一点。公司信息、法人信息、SSN,必须跟注册公司时的一模一样,包括大小写、空格、标点符号。我见过一个卖家, 主要原因是把“LLC”写成“Llc”,被驳了两次;还有个卖家,法人地址写的是“PO Box”,后来啊被拒,说必须用实际地址。所以注册公司时你最好把所有信息都存到一个文档里注册小店时直接复制粘贴,避免出错。还有SSN,一定要用美国法人的SSN,别用ITIN,SSN通过率高得多。

类目选择:别碰敏感品, 服装家居最稳妥

美国本土小店的类目审核比跨境店严,特别是敏感品,比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这些需要FDA认证,很难过审。我见过一个卖家,23年4月想卖保健品,后来啊主要原因是FDA认证没下来店铺被关了两个月。所以新手最好选服装、家居、3C这些大类目,这些类目竞争大,但需求也大,而且认证要求低。我做的家居类目,23年8月开了本土店,主要原因是选品对,一个月卖了500单,利润$8000。

账号运营:5条短视频+100点赞,别刷量!真人内容更吃香

开通小店前, 需要TikTok账号有5000粉丝,累计100个点赞,而且账号无违规。怎么涨粉?别刷量!TikTok的算法很聪明,刷量的账号会被限流。我试过用真人拍内容,比如“美国生活日常”“开箱测评”,粉丝涨得慢,但都是真实粉丝。我有个账号, 23年7月开始拍“美国小户型改过”,用真实场景,真人出镜,20天粉丝破5000,小店开通后首周视频播放量100万,转化率2.1%。所以说内容为王,真人内容比搬运视频更吃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