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Ozon在东莞开设伙伴履行中心,货物揽收点网络扩大至两倍了吗

俄罗斯市场的“物流焦虑”,Ozon东莞中心真能解药?

做跨境的谁没为俄罗斯物流头疼过?包裹飘在半个月的航线上,买家天天在后台催,客服消息轰炸到手机发烫。2023年4月, Ozon在深圳那场中国企业家大会上抛出的“东莞伙伴履行中心”消息,像根救命稻草甩过来——交货时间缩短2倍,不超过14天货物揽收点还翻倍到720个。卖家群里炸了锅, 有人拍着大腿说“终于不用再跟邮政扯皮了”,也有人撇撇嘴“别又是画饼,去年说好的清关提速呢?”

东莞履约中心:50万平米的“俄罗斯订单中转站”?

50万平方米是什么概念?相当于70个标准足球场堆在一起。Ozon Global中国区CEO黄效在深圳论坛上吹得挺玄乎, 说这里能搞“在线订单全周期生产”——从收货、存储到打包、发货,一条龙服务。服装、运动器材、家电、电子产品,啥都能塞,连滑雪板这种大件都能对付。跟京东物流合作, 听着靠谱,京东在国内的仓储管理可不是吃素的,分拣机器人24小时不睡觉,出错率据说能压到0.01%以下。

俄罗斯在线零售平台Ozon将在东莞开设伙伴履行中心,并将货物揽收点的网络扩大至原来的两倍
俄罗斯在线零售平台Ozon将在东莞开设伙伴履行中心,并将货物揽收点的网络扩大至原来的两倍

但真落地了问题就来了。卖家老王在义乌做小家电,第一批货5月底才拖到东莞中心,后来啊入库等了3天。“不是说好了24小时内上架吗?”他吐槽,“仓库人手不够,堆积如山的包裹,跟春运火车站似的。”后来才知道,新中心刚开,系统磨合期,分拣机有时候罢工,工人还在培训。Ozon的人解释说“分阶段部署”,前3个月只开30%产能,怕撑不住流量。

从深圳到东莞:Ozon的中国棋局落子

2022年11月, Ozon在深圳设代表处,那时候就埋了伏笔。中国制造在俄罗斯太香了 官方数据说90%的Ozon商品都来自中国,17,000多中国卖家挤破头想分一杯羹。但物流一直是卡脖子环节, 以前卖家得自己找货代,包裹到了莫斯科还得折腾二次配送,丢件率能到5%,退换货更是噩梦。

东莞这步棋,Ozon打得挺精。深圳是跨境卖家大本营,东莞是“世界工厂”,两者半小时车程,供应链无缝对接。黄效说这是“全周期生产”, 其实就是想把中国卖家的“发货焦虑”彻底包圆——你只管生产,剩下的打包、清关、运输,Ozon全包。跟京东物流绑定,也是想借力京东在国内的快递网络,避免再找小货代翻车。

揽收点翻倍到720个:覆盖真的够“广”吗?

720个揽收点,听着数字挺唬人,中国邮政的物流点,全国22个省份。但细究起来问题不少。广东、 浙江、江苏这些卖家大省,点密得很,一个县可能有好几个;可到了西北、西南,比如新疆、西藏、青海,加起来也就十几个点。甘肃兰州的卖家李姐就抱怨:“最近的揽收点在西安, 200公里自己开车送货油钱比运费还贵,还得提前3天预约,赶不上Ozon的集运班车。”

Ozon说“扩大至两倍”,原来是多少?没明说但行业人士推算,2022年大概360个。翻倍是翻倍,但中国这么大,720个点撒下去,跟撒芝麻似的。偏远地区的卖家要么多花钱找第三方物流,要么忍痛放弃订单。有个做户外装备的卖家算了笔账, 用Ozon揽收点,每单运费比以前贵2块钱,但偏远地区订单占比15%,一年下来多花小10万,不划算。

中国邮政物流点:卖家的“再说说一公里”救星?

中国邮政的网点优势确实明显,连县城都有,不像京东、顺丰只到市区。但跨境物流这事儿,邮政的“慢”是出了名的。有卖家反馈,5月中旬从广州邮政点发出的包裹,6月10号才到莫斯科,说好的14天硬生生拖成了26天。Ozon的解释是“清关延误”, 可卖家自己查物流,包裹到了莫斯科海关后愣是躺了5天才放行,清关效率比第三方货代还慢。

不过也有尝到甜头的。深圳做3C配件的张老板,离邮政揽收点800米,每天下午5点前送过去,第二天就能上飞往俄罗斯的包机。“以前用某通货代,从深圳到莫斯科要18天现在稳定在12-14天订单量上去了30%。”他说“关键是省心,不用自己填报关单,Ozon那边直接对接,出了问题有人管。”这大概就是Ozon搞“伙伴履行中心”的底气——把分散的物流点串成网,让卖家“就近发货”,省时省力。

14天交货:Ozon的“速度神话”能兑现吗?

“交货时间缩短2倍, 不超过14天”——这句话被Ozon的PR文案翻来覆去说但跨境物流这水太深,14天真能做到吗?得看品类。服装、 小配件这种轻小件,走空运,10天左右能到;但家电、家具这种大件,走海运,别说14天28天都算快的。Ozon没说清楚“不超过14天”是针对所有品类,还是只是空运部分,这就给卖家留了想象空间,也埋了雷。

实际数据也印证了这点。Ozon自己公布的数据显示, 2023年6月,东莞中心发出的空运包裹,平均时效11.2天比之前的22天确实翻倍了;但海运包裹,平均还是26天没变化。卖家的体验也两极分化, 做服装的普遍满意,做家具的直摇头“说好的14天我等了1个月,买家都申请退款了”。

卖家的“甜蜜与苦涩”:履约成本真的降了吗?

时效快了成本呢?Ozon东莞中心的仓储费比第三方仓库贵15%,打包费每单0.8元,以前自己找仓库,打包只要0.5元。算下来每单成本增加2-3块钱。但好处是 用了Ozon的履约服务,平台流量倾斜明显——张老板的店铺,用了东莞中心后商品曝光量涨了25%,订单转化率从3.2%提升到4.1%,综合算下来利润反而多了10%。

不过不是所有卖家都这么幸运。做低客单价产品的,比如手机壳、数据线,利润本来就薄,每单加2块钱成本,直接把利润空间吃掉了一半。有卖家算过账, 以前卖10块钱的手机壳,利润3块,现在用Ozon履约,成本涨到11.5,利润只剩1.5,还得承担库存积压风险——东莞中心要求备货量至少500件,卖不动就砸手里。

17000+中国卖家的“俄罗斯淘金热”:这次动作能分到多少红利?

17,000多个中国卖家在Ozon上混饭吃,俄罗斯市场蛋糕有多大?2023年俄罗斯电商规模预计超300亿美元,中国商品占60%,那就是180亿的市场。东莞中心和720个揽收点,Ozon明显是想把蛋糕切大点,吸引更多卖家进来。

新卖家入局确实方便了不少。以前做俄罗斯市场,得自己找货代、办清关、联系物流,一套流程下来没两个月搞不定。现在好了Ozon把东莞中心当“跳板”,卖家只要把货拉过去,剩下的不用管。2023年5月, Ozon中国卖家数量新增了2000多家,比去年同期涨了35%,跟这波物流基建提速脱不了干系。

物流合作网:菜鸟、GBS这些“帮手”靠谱吗?

Ozon不只有京东物流和邮政这一条线, 还拉上了菜鸟、GBS、Hecny一堆物流公司,搞了个“跨境物流联盟”。菜鸟的优势在于欧洲仓, 能做“海外仓一件代发”,俄罗斯本地的履约能快3-5天;GBS主打中俄专线,清关能力强,丢件率能压到1%以下。2023年618大促期间,菜鸟线路的包裹妥投率达到了92%,比行业平均高8个百分点,算是个亮点。

但合作多了协调也是个麻烦事。有卖家遇到过 同一批货,一部分走菜鸟,一部分走邮政,后来啊菜鸟的12天到了邮政的18天还没到,买家问起来卖家只能干瞪眼。“Ozon说‘多线路保障’,其实就是把风险转嫁给我们,线路多了出问题更难查。”深圳某大卖家的运营负责人吐槽。

未来挑战:50万平米的“野心”与现实的碰撞

50万平米的东莞中心,Ozon的野心不小。黄效说“有信心未来几年增加在中国的业务量”,意思是想把更多中国卖家揽进来订单量翻几番。但现实是2023年第二季度,东莞中心的利用率才40%,大量仓库空着。旺季的时候,比如黑五、圣诞节,肯定不够用,淡季又得空着养仓库,这成本Ozon自己扛不扛得住?

还有政策风险。中俄贸易虽然现在火热, 但国际形势变化快,万一哪天物流卡脖子,比如航班减少、清关收紧,东莞中心和720个揽收点就成了摆设。2022年俄乌冲突刚爆发时 不少货代线路停运,包裹卡在边境,卖家赔了夫人又折兵,这种阴影还在不少人心头没散。

说到底,Ozon在东莞的这步棋,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对卖家而言, 物流确实比以前方便了时效和稳定性有提升,但成本也涨了能不能赚钱,还得看自己会不会算账。对Ozon 50万平米的仓库、720个揽收点,砸进去的真金白银不少,能不能换来市场份额的增长,还得看后续运营能不能跟上。俄罗斯的电商市场,水比看起来深多了Ozon这张大网,真能把中国货和俄罗斯买家紧紧绑在一起吗?没人打包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