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opedia升级购物功能,难道不打算野心勃勃改写电商市场格局吗
印尼电商战场:Tokopedia的“野心”从何而来
印尼的互联网用户数量早就破亿了 智能手机普及率像雨后春笋一样往上冒,电商市场自然跟着水涨船高。Statista的数据摆在那儿:2022年印尼电商用户1.78亿,2027年可能冲到2.4亿。这么大块蛋糕,谁不想咬一口?Tokopedia作为本土老牌玩家, 日子过得不算差,但看着Shopee、Lazada这些外来户虎视眈眈,心里能不急?2023年Tokopedia突然开始频繁升级购物功能, AR试穿、多商品搜索、社交带货……这波操作,Tokopedia是真的想掀桌子啊,还是虚张声势?
1.78亿用户背后的“焦虑”与机遇
印尼电商用户确实多, 但增长快的一边,竞争也卷到飞起。Populix做过一个调查, 说印尼消费者对Tokopedia的忠诚度比Shopee、Lazada都高,购买留存转化率也是平台里最高的。这数据听着让人心动,但仔细想想,忠诚度高不代表市场份额大。Statista的另一份报告显示,Shopee在印尼电商市场的份额一直压着Tokopedia一头。Tokopedia急什么?急的是用户虽然喜欢它, 但购物时还是会货比三家,价格、物流、商品丰富度,哪一样跟不上都可能被用户用脚投票。所以Tokopedia必须升级功能, 把“忠诚度”变成“实实在在的订单量”,不然眼看着市场被别人抢走,急也没用。

升级购物功能:Tokopedia的“三板斧”够锋利吗
2023年Tokopedia的动作一个接一个, 从AR试衣到“多买多省”,再到把每个用户都变成“带货网红”的ByMe功能。这些功能听着新鲜,但真能戳中印尼消费者的痛点?还是只是画个大饼?
ByMe功能:想让每个用户都成“带货网红”?
2020年斋月期间, Tokopedia突然推出了一个叫ByMe的功能,号称要让所有用户都能当“网红”。具体操作是:用户推广商品,有人买了就能拿佣金。Tokopedia还找了13个印尼本土明星当首批“示范网红”。这招明显是抄中国拼多多的作业,拼多多靠社交裂变火遍全国,Tokopedia想复制到印尼。但问题来了印尼的社交生态和中国一样吗?
中国人习惯在微信群里拼单, 印尼人更多用WhatsApp和Instagram,而且对“佣金”这事儿,买的人可能觉得“帮我省钱”,卖的人可能觉得“这佣金比例太低,不划算”。Tokopedia说这是印尼首创,首创就能成功?未必。2022年Tokopedia ByMe的转化率数据没公开, 但有行业人士透露,佣金模式在印尼的接受度远不如预期,很多用户推广了几单就放弃了觉得太费劲,不如直接买。
AR试穿+多商品搜索:体验升级还是噱头?
2023年Tokopedia上线了AR试穿功能, 用户买衣服前能先“试穿”一下;还有多商品搜索功能,一次能搜好几样东西,不用来回切店铺。这两个功能确实解决了印尼消费者的两个痛点:一是买衣服不合身退货麻烦,二是想一次买齐生活用品但不同店找太费时间。但AR试穿对手机配置要求高,印尼很多用户还在用千元机,流畅度能不能保证?
多商品搜索虽然方便,但如果推荐算法不精准,搜出来的东西还是鸡同鸭讲。Tokopedia的高级副总裁Priscilla Anais说这些功能能提升用户体验, 但用户体验提升了转化率一定能跟着涨吗?2023年第三季度Tokopedia的客单价数据没公布, 但据内部人士透露,AR试穿功能上线后服装类退货率确实降了5%,但整体订单量增长只有3%,投入和产出比, Tokopedia自己心里可能也在打鼓。
多买多省:低价策略的“双刃剑”
“多买多省”功能听着简单,就是买得越多折扣越大。Tokopedia想用这招把用户留在平台,提高客单价。但低价是把双刃剑,用户是爽了商家的利润呢?2023年印尼中小卖家抱怨Tokopedia佣金和活动费用越来越高的声音就没停过。一个卖印尼传统零食的卖家CAMIA出海采访过就说 参加“多买多省”活动后订单量是涨了20%,但每单利润少了15%,等于“白忙活”。Tokopedia靠低价吸引用户,长期下去会不会把商家逼走?商家少了商品丰富度下降,用户迟早也会流失。Tokopedia的野心是用功能 格局,但先把商家的生态维护好,不然地基塌了楼盖再高也白搭。
格局?先过TikTok和Shopee这两关
Tokopedia升级功能是想当印尼电商的老大,但前头有两座大山:TikTok和Shopee。TikTok带着短视频的流量杀入电商, 2023年在印尼的用户增长速度吓人,Shopee靠着物流和补贴深耕多年,根基稳得很。Tokopedia的“野心”,能不能绕过这两座大山?
TikTok入局电商:Tokopedia的“盟友”还是“对手”?
2023年传得最火的就是TikTok和Tokopedia要合作,甚至要合资建新电商平台。Tokopedia缺流量,TikTok缺电商基因,看起来是天作之合。但仔细想想,TikTok真的会把自己最大的流量入口分给Tokopedia吗?2023年TikTok Shop在印尼的GMV已经冲到了50亿美元,增速比Tokopedia还快。
TikTok要是真想入局,为什么不自己干?合资建平台?听起来像童话,商业合作哪有那么多“共赢”,再说说可能还是“谁吃掉谁”。Tokopedia以为抱上TikTok的大腿就能 格局, 但TikTok的野心可能比它还大,说不定再说说Tokopedia成了TikTok的“垫脚石”。
Shopee的“本土化”反击:Tokopedia的护城河够深吗
Shopee虽然是外来户,但在印尼的本土化做得比Tokopedia还狠。物流网络覆盖了印尼几千个偏远岛屿,这是Tokopedia短期内追不上的。2023年斋月期间, Shopee的“免费送货”活动力度比Tokopedia还大,很多用户为了省运费,宁愿去Shopee买。Tokopedia的优势是本土用户忠诚度高,但Shopee用补贴和物流硬生生把用户抢走了。
Tokopedia升级功能想靠体验留住用户, 但Shopee也在升级功能,比如2023年Shopee也推出了AR试穿,还搞了“直播带货”,Tokopedia的“三板斧”,Shopee也能学,而且学得更快。Tokopedia的护城河,说到底还是“本土情怀”,但情怀能当饭吃吗?当Shopee的物流和补贴把用户宠习惯了Tokopedia的“忠诚度”还能撑多久?
数据说话:Tokopedia的“野心”落地了吗
Tokopedia升级功能、 想 格局,口号喊得响,但实际效果怎么样?数据不会说谎。
忠诚度最高≠市场份额最大:现实很骨感
Populix的调查显示, Tokopedia的用户忠诚度是印尼电商里最高的,67%的印尼消费者表示“更喜欢在Tokopedia购物”。但Statista的数据打脸:2023年第三季度, Shopee在印尼的市场份额是38%,Tokopedia只有29%。忠诚度高但市场份额低,说明什么?说明Tokopedia的用户基数比Shopee小, 或者说Tokopedia的用户虽然喜欢它,但购物时还是会去Shopee比价、凑单。Tokopedia的“野心”是想把“喜欢”变成“只买”, 但现实是用户在Tokopedia买完单,转头可能就去Shopee看直播了。
斋月战报:功能升级带来多少实际增长?
2020年斋月, Tokopedia推ByMe功能,交易量激增了40%,这个数据确实亮眼。但2023年斋月, Tokopedia推了AR试穿和多商品搜索,交易量只增长了15%,远低于2020年的增速。为什么?主要原因是2020年疫情期间, 线下购物受限,电商是唯一选择,增长是“被动”的;2023年线下恢复了用户选择多了Tokopedia的功能升级带来的“主动”增长有限。这说明, Tokopedia的“野心”想靠功能升级撬动市场,但市场环境变了单纯的功能升级已经不够用了得拿出更硬核的东西。
未来赌局:Tokopedia的“野心”能走多远
Tokopedia的“野心”不小, 想靠升级功能 印尼电商格局,但前路漫漫,挑战不少。用户留存和商家生态怎么平衡?技术投入和盈利怎么兼顾?TikTok和Shopee这两关怎么过?Tokopedia可能自己都没想明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印尼电商市场的蛋糕还在变大,Tokopedia想咬一口,就得拿出真本事,光靠“野心”是不够的。这场电商大战, Tokopedia是当主角还是配角,得看它的“三板斧”能不能练成,还得看它能不能扛住TikTok和Shopee的夹击。至于能不能 格局?走着瞧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