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 Shop在印尼面临订单量限制

订单限制突袭 TikTok Shop印尼卖家陷入被动

最近不少做印尼市场的卖家可能都坐不住了 有消息说TikTok Shop印尼站突然对所有卖家下了“紧箍咒”——单日订单处理量直接卡死在100单,连广告投放都被按了暂停键,那个曾经让卖家们疯狂带货的小黄车,现在也彻底成了摆设。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限制,简直是把卖家的手脚都绑了起来。一位在雅加德做3C产品的高先生, 跟银柿财经聊天时直摇头,说他之前在Shopee和Lazada的店铺虽然流量不如TikTok猛,但至少订单量没设限,现在可好,TikTok这边直接把日订单锁在100单,他那些积压的库存根本动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别家平台订单往上涨。

3C卖家的“生死线”:日百单背后的生存焦虑

高先生的情况不是个例。他的3C产品在印尼市场本来就不便宜,客单价虽然高,但复购率低,全靠走量撑着。以前在TikTok Shop上,他一天能处理两三百单,现在直接砍到100单,销量直接腰斩。更让他憋屈的是广告投不了流量从哪里来?小黄车不能用,直播带货的转化率直接暴跌。他算了笔账, 单日100单的限额,就算客单价100万印尼盾,一天也就4500万印尼盾的流水,连之前的一半都不到。

限制卖家订单量,TikTok Shop印尼发展困难重重
限制卖家订单量,TikTok Shop印尼发展困难重重

更麻烦的是 10月4号那天印尼政府直接下令禁止社交媒体上的直接在线销售,TikTok Shop印尼站下午5点就彻底关了门,连交易功能都没了。高先生说他当时正准备发一批新手机, 后来啊订单系统直接显示“无法下单”,货堆在仓库里资金全压着,连员工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印尼市场的诱惑与枷锁:TikTok Shop的豪赌

但话说回来 就算TikTok Shop在印尼这么折腾,还是有不少中国卖家死守着这个市场不走。为什么?主要原因是印尼这地方的诱惑实在太大了。东南亚3.25亿互联网用户里 1.25亿都是印尼人,差不多占了四成,整个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消费潜力就像个没被填满的金矿。开斋节大促那会儿, TikTok Shop印尼站的订单量直接暴涨了493%,GMV也增长了92%,这数据放谁身上都得眼红。Shein在2021年虽然主要原因是海关新政和自身渗透率问题退出了印尼, 但不少卖家觉得,Shein不行不代表自己不行,印尼市场这么大,总能找到自己的活路。

493%订单增幅的泡沫:高速发展下的监管警报

不过 订单量翻倍增长的背后其实是印尼政府的“红牌警告”。印尼贸易部早就看出来了社交电商这东西发展太快,本土那些开小卖部的、做手工的中小微企业根本拼不过。TikTok Shop上的中国卖家,靠着供应链优势和低价策略,把本土商家的饭碗都快抢没了。所以今年10月4日的禁令, 表面上是“禁止社交媒体直接在线销售”,其实吧就是给跨境电商平台立规矩:要么老老实实当展示平台,要么就滚蛋。

TikTok Shop之前在印尼太顺了 2023年上半年GMV占了整个东南亚的30%以上,后来啊两个月禁令下来直接损失了至少10亿美金。这10亿美金,够多少中小卖家活一年?难怪现在TikTok Shop一有风吹草动,卖家们就慌得不行。

8.4亿美金买来的“入场券”:TikTok的本土化求生

被禁了两个月后TikTok Shop算是知道什么叫“痛”了。为了重新杀回印尼, 他们直接掏了8.4亿美金,把印尼本土电商Tokopedia给收购了一大堆股份,然后两家合并成了一家新公司。光收购还不够,TikTok还放话说要再给这家新公司投15亿美金。这可不是小钱,相当于在印尼市场下了血本。为啥要这么拼?主要原因是印尼市场对TikTok Shop的全球战略太重要了。2023年全年TikTok Shop全球GMV目标是200亿美金, 后来啊光东南亚就贡献了130亿,其中印尼又占了东南亚的30%以上。要是印尼市场没了2024年500亿美金的目标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从“封禁”到“试验期”:监管博弈中的平台生存术

花钱买股份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怎么跟印尼政府打交道。Tokopedia最近宣布, 他们的交易活动已经得到了印尼贸易部的批准,但接下来还有3-4个月的试验期。这试验期说白了就是“观察期”, 政府要盯着TikTok Shop,看他们到底有没有老老实实遵守规矩——比如支付过程必须通过Tokopedia,不能在TikTokApp里直接完成交易。

要是发现TikTok偷偷搞小动作,那就等着被制裁吧。TikTok这次学乖了 跟Tokopedia一起喊话说要全力支持印尼中小微企业,推广“印尼制造”的产品。他们还搞了个本土卖家扶持计划,给本土商家免佣金、培训直播技巧,甚至帮他们对接供应链。这些操作,说白了就是向政府表个态:我不是来抢饭碗的,我是来帮你们把市场做大的。

卖家的“断臂求生”:订单限制下的破局之路

但卖家们可没心思管这些“大棋”,他们现在最关心的是怎么活下去。高先生说 他现在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刷TikTok Shop的后台,看看订单限额有没有松动,后来啊天天都是100单。更让他崩溃的是 有些卖家吐槽说TikTok Shop突然封店,连个通知都不发,钱还没打过来直接就“人间蒸发”了。有个做女装的卖家在社交媒体上哭诉, 她刚进了100件新货,后来啊店铺被封,货全砸手里损失了差不多5000万印尼盾。这些事让不少卖家对TikTok Shop的信任度直线下降。

延迟打款与突然封店:信任危机下的卖家自救

面对订单限制和信任危机,不少卖家开始“断臂求生”。高先生已经把大部分精力转到了Shopee和Lazada上, 虽然这两个平台流量没TikTok猛,但至少订单量没设限。他还在TikTok上开了个账号,只做产品展示,引流到Shopee成交。有个做家居用品的卖家更狠, 直接在印尼本地找了个代工厂,把供应链本土化,这样既能避开关税问题,又能响应政府“支持本土企业”的号召,还能缩短发货时间。据他反馈,本土化供应链后退货率从15%降到了5%,客户复购率也提升了20%。这些做法虽然辛苦,但总比干等着TikTok Shop“放人”强。

未来战局:TikTok Shop能否在印尼“破局重生”?

现在的问题就是TikTok Shop到底能不能在印尼站稳脚跟。订单限制、广告暂停、小黄车停用,这些“紧箍咒”到底是一时的调整,还是长期的策略?如果是前者,那卖家还能撑一撑;要是后者,那TikTok Shop在印尼市场可能真的要凉。但反过来想,TikTok既然投了这么多钱,肯定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可能会慢慢调整策略, 比如把订单限额从100单提到200单,或者重新开放广告投放,但前提是必须符合印尼政府的监管要求。

对卖家 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跟着政策走”,多平台布局,供应链本土化,别把所有鸡蛋都放在TikTok Shop这一个篮子里。毕竟印尼市场虽然诱人,但“规矩”这东西,从来都不是谁都能随便破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