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这个品牌在TikTok美区热销榜上常霸榜

TikTok美区热销榜上的“隐形冠军”:O Positiv凭什么让女性排队买单?

刷TikTok美区热销榜时你大概率会刷到同一个名字——O Positiv。这个专攻女性健康的品牌,像颗突然炸开的烟花,连续数周霸占保健品榜单前五。最新一周的数据更吓人:URO女性益生菌单周销售额62.60万, 卖出2.65万件,总销量已冲到24.03万。真不是运气,这背后藏着一个品牌从0到1的硬核打法。

创始人故事:被“月经羞耻”逼出来的创业

O Positiv的创始人太懂经前综合征的痛了。青春期第一次来月经,就被告人诉“忍忍就过去了”,仿佛这是女性逃不掉的宿命。成年后工作压力大,经期腹痛、情绪暴躁成了家常便饭,去看医生,医生往往轻飘飘一句“多喝热水”。她受够了这种“被忽视的痛”, 和兄弟一拍即合:必须有人为女性发声,把“月经健康”从羞于启齿的话题,变成堂堂正正的健康赛道。

周销量2.65万!该品牌常霸TikTok美区热销榜
周销量2.65万!该品牌常霸TikTok美区热销榜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有点“傻”。女性健康市场早被巨头盯上,但大多集中在美妆、护肤,真正深入经期调节、荷尔蒙平衡的少之又少。O Positiv偏要啃这块硬骨头——从品牌成立第一天起,使命就写得很清楚:不让任何女性再独自承受经前综合征的折磨。

产品矩阵:六条产品线, 覆盖女性全生命周期

很多人以为O Positiv靠一款URO益生菌打天下大错特错。人家早把棋下到了女性健康的“全生命周期”。目前产品矩阵分得贼细:FLO系列专攻经期调节, 圣洁莓成分直击荷尔蒙失衡引发的腹胀、经痛;URO系列主打私部健康,解决PH值异常、异味这些“难言之隐”;MENO系列瞄准更年期潮热、失眠;GOGO系列搞肠道健康;WILLO系列管头发护理;PREGGO系列则帮备孕女性调理身体。这哪是卖产品,分明是给女性建了个“健康加油站”。

为什么非要全品类布局?O Positiv团队算过一笔账:单一爆款能带来短期流量,但女性健康需求是动态的。20多岁要管经期,30多岁备孕,40多岁又要面对更年期,用户生命周期价值靠的就是持续复购。比如买了FLO系列的顾客,很可能下次会试试URO系列,形成“品类内循环”。这招真狠,把用户牢牢锁在自家生态里。

URO爆火:不是偶然是精准狙击痛点

说回让O Positiv一战成名的URO女性益生菌。它凭什么火?配方硬核是一方面关键是戳中了美国女性最在意的“私部健康焦虑”。TikTok上有个视频, 一个女生吐槽“夏天穿裙子总担心异味,连约会都没自信”,下面10万+点赞,评论全是“我也是”“谁懂啊”。O Positiv直接把URO的卖点做成短视频:“5天平衡PH值, 告别尴尬异味”,配上女生自信穿短裙的镜头,直接把用户情绪拉满。

Tabcut特看数据也印证了这点:URO的转化率比同类产品高23%,复购率达到45%。什么概念?就是说10个买了的人,4个会再买。这背后是产品真解决问题——不是“治好”,而是“改善”。用户反馈中最多的就是“用了之后异味减轻了”“经期分泌物变正常了”。这种真实效果,比任何广告都有说服力。

TikTok营销:11万粉丝如何撬动千万流量

O Positiv的TikTok账号, 11.46万粉丝,点赞超1000万,不算头部,但转化率绝对是顶流。他们的营销打法很“野”:不搞高大上专业科普,专攻“用户故事+痛点共鸣”。

比如找腰臀比超火的健身达人拍视频,标题直接“健身女孩的私部护理秘诀,原来这么简单”。内容也不复杂:达人分享自己运动后私部不适的经历, 然后自然带出URO益生菌,“每天一颗,运动再久也没异味”。这种“普通人+真实场景”的内容,比请明星代言管用100倍。评论区直接变成“求链接”“同款求推荐”,转化率嗖嗖涨。

除了达人营销,他们还自己拍“科普短剧”。比如用动画形式讲“私部菌群失衡的5个信号”, 把专业术语变成“下面痒痒的”“内裤总有黄褐色分泌物”,女生一看就懂。这些视频平均播放量50万+,带火了#vaginalhealth这个标签,相关话题播放量破亿。流量来了自然不愁卖货。

Instagram:从“卖产品”到“建社群”

TikTok负责引流,Instagram负责“锁粉”。O Positiv的IG账号像个“女性闺蜜群”, 每天发的内容不是广告,而是“经期护理小技巧”“荷尔蒙食谱”“用户真实故事”。有个专栏叫“Period Talk”, 专门分享女生来月经时的崩溃瞬间和应对方法,下面评论全是“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谢谢你让我敢说出口”。

这种内容策略,让品牌从“卖货的”变成“懂我的”。用户粘性极高,私信咨询问题的多了干脆建了个WhatsApp群,每天有营养师在线答疑。群里的用户复购率比普通用户高30%,还主动帮品牌推荐朋友。这才是品牌该有的样子——不是冷冰冰的交易,而是有温度的陪伴。

社会价值:当商业开始为“经期贫困”发声

O Positiv走得更远的是他们把商业和社会价值绑死了。2023年, 和全球非营利组织Period合作,发起“经期用品捐赠计划”:每卖出一盒产品,就给贫困地区女生捐10片卫生巾。这个动作直接把品牌逼格拉满——买产品=做好事,谁不想参与?

Period的创始人说:“O Positiv让我们看到,企业可以既赚钱又改变世界。”这句话不假。他们的捐赠行动上了美国本地新闻,很多女生主要原因是这件事第一次知道“经期贫困”这个词,品牌好感度直接拉满。消费者现在买货,不光看产品好不好用,还看品牌“有没有良心”。O Positiv这点,算盘打得精。

行业洞察:女性健康赛道的“真需求”与“伪风口”

O Positiv的爆火, 让很多人眼红,扎堆进女性健康赛道。但这里面藏着个坑:你以为的“需求”,可能是“伪需求”。比如有的品牌跟风做“女性维生素”, 成分和普通维生素没区别,包装粉嫩点就敢卖高价,后来啊卖不动——用户又不傻,真有用的东西,她们会主动买单;没用的,营销再花哨也白搭。

女性健康赛道的“真需求”是什么?是解决长期被忽视的“小毛病”。比如经前综合征、 更年期潮热、私部异味——这些事说不大,但天天折磨人,专门做这些细分领域的品牌,反而能杀出重围。O Positiv的成功,本质是“精准定位+真解决问题”,不是靠风口。

挑战与破局:新玩家涌入下怎么守住“热销宝座”?

现在问题来了:O Positiv能一直火下去吗?答案是不确定。TikTok美区保健品赛道太卷了新品牌每天冒出来价格战、营销战打得不可开交。O Positiv自己也知道,光靠现有产品矩阵不够,得持续创新。

他们的应对策略是:深化研发+拓展场景。比如正在研发“经期舒缓贴”, 针对经期腹痛的即时缓解;又和智能硬件公司合作,推出“荷尔监测手环”,帮女性实时掌握身体状态。这些新品类能把用户从“买产品”变成“用系统”,护城河越挖越深。

给跨境卖家的启示:别只盯着“爆款”, 盯住“用户终身价值”

O Positiv的案例,给所有想做跨境的卖家提了个醒:TikTok流量来得快,但留得住用户才是本事。别总想着靠一个视频爆单,得思考用户买完之后怎么办。像O Positiv这样, 把女性健康需求拆解成全生命周期产品,用社群、内容、服务留住用户,才能把“一次性买卖”变成“长期生意”。

再说一个,社会价值是加分项。现在消费者,特别是Z世代,愿意为“有温度的品牌”买单。做点公益,关注点社会问题,不仅能提升品牌形象,还能带来免费流量——何乐而不为?

未来已来:从“卖产品”到“成为女性健康伙伴”

回头看O Positiv的崛起, 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他们抓住了女性健康需求的“空白期”, 用产品矩阵、社媒营销、社会价值三把刀,在TikTok美区杀出一条血路。未来因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爱自己”会从口号变成实实在在的消费行动,女性健康赛道只会越来越热。

但对O Positiv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新品牌的围剿、用户需求的升级、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每一步都是坎。但他们已经证明了一件事:只要真正站稳稳站住脚跟。

毕竟女性健康从来不是“小众市场”,它是被低估的“千亿蓝海”。而O Positiv,正在这片蓝海上,当那个“领航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