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这里,会成为TikTok卖家淘金的黄金地段吗

从下载量榜首到电商新宠, 新加坡藏着什么秘密

最近刷到一组数据挺有意思,2023年全球App下载量榜单,TikTok以10亿下载量登顶,把老牌社交平台甩了好几条街。这玩意儿就像当年短视频刚火时一样,总有人问:下一个风口在哪儿?

有人把目光投向了东南亚。毕竟那边互联网用户年增速快得吓人,4亿人的市场,数字经济规模还在翻倍。但东南亚这么大,到底该往哪儿跳?有人说越南年轻多,有人说印尼市场大,可偏偏有个地方被很多人忽略——新加坡。这个小到开车几小时就能绕一圈的岛国,凭什么能成为TikTok卖家的“淘金圣地”?

这里将成为TikTok卖家的“掘金之地”?
这里将成为TikTok卖家的“掘金之地”?

小国大市场的“反差萌”

说起新加坡, 第一反应可能是“金融中心”“人均GDP高”,可你知道它有多“能买”吗?Insider Monkey的数据显示, 新加坡人均GDP15.7万美元,全球第一,超过58%的居民线上购物。这什么概念?就是说10个新加坡人里6个都在网上剁过手,而且他们敢花钱,客单价高得吓人。

更绝的是互联网普及率,98%!比很多发达国家还狠。93%的智能手机渗透率,几乎人手一部。这说明什么?新加坡人不是“能网购”,是“随时随地都在网购”。走在街上、坐地铁时刷TikTok买东西就跟喝奶茶一样自然。

再看看品类偏好。电子产品像手机配件、智能设备,需求大得惊人。Statista的数据显示,新加坡消费电子行业2024年估值21.78亿美元,同比增长24.5%。更意外的是新加坡人对黑白灰这种“职场色”的时尚单品买账,母婴产品、家用清洁用品也常年畅销。特别是进口的吸水抹布、厨房清洁用品,价格比本地品牌低一大截,还供不应求。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现在赚麻了吗

2023年1月,国内“疯狂小杨哥”公司三只羊网络杀入TikTok新加坡站,跟本地达人@shopwithsasax合作首播,直接冲上当月销售GMV排行榜Top1。这事儿在跨境圈炸了锅——原来新加坡这么好搞?

我们平台有个卖家Amy, 去年年中入局新加坡站,2个人的小团队,现在月销稳定在百单以上。“刚开始也怕体量小,后来发现新加坡人‘不差钱’,只要产品够好,价格不是问题。”她卖的是国产智能小家电,客单价折合人民币500块左右,转化率比其他站点高20%。

更有意思的是新加坡电商市场“外贸驱动”特征明显。作为东南亚盟核心,新加坡高度依赖进口,国外品牌反而比本地品牌更容易融入。2013年以来中国连续10年成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这意味着中国卖家有天然优势。Amy说她的产品主打“中国智造”,新加坡用户吃这套,觉得“性价比高又有设计感”。

高利润背后的“隐形成本”

但真要冲进去,才发现“淘金”没想象中简单。新加坡市场小,2023年总人口才590万,相当于中国一个三线城市。人少意味着竞争更激烈,早期红利期过后流量贵得离谱。

“刚开始做自然流量,一条视频播放量轻松破万。现在投100美元广告,也就几千曝光。”Amy说她现在得靠直播和社群维持转化,每天花3小时跟用户互动,回复评论比回客户邮件还勤快。

还有本地化门槛。新加坡是多元种族国家,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各占一定比例,节日、文化偏好完全不同。去年有个卖家卖中秋月饼,包装用了红色,后来啊马来用户投诉“不尊重宗教”,直接被平台限流。“不是把产品搬过去就行,得懂他们的‘潜规则’。”

赚钱的卖家都在偷偷做这些事

既然这么难,为什么还有前赴后继的卖家往里冲?主要原因是搞对了方法,新加坡确实是个“小而美”的赚钱洼地。那些真正赚到钱的,都在玩这些套路:

内容即货架:把直播间变成“生活剧场”

新加坡用户吃“真实感”这套。Amy的团队现在拍视频,全程跟拍产品打包、发货过程,连仓库角落的灰尘都不P。“用户要看‘人’,不是看广告。我们拍客服小姐姐拆包裹、试用的样子,评论区比产品详情页还热闹。”

直播更绝。他们不搞“321上链接”那套,而是边做菜边卖厨房用品,边化妆边推美妆品。“前几天直播卖智能炒菜锅,当场做咖喱鸡,观看人数从2000涨到8000,当场卖了300多台。”这种“娱乐化购物”特别符合新加坡用户习惯,转化率比纯直播高35%。

社群运营:让用户帮你“拉新”

新加坡人喜欢“圈子文化”,社群裂变效果惊人。Amy建了个“新加坡好物分享群”,每天发优惠券,鼓励用户晒单。“有个用户买了我们的加湿器,发视频说‘比新加坡买的便宜一半’,直接带来20多个新客户。现在社群800人,30%的订单来自群裂变。”

更有意思的是新加坡用户对“KOC”信任度极高。他们不迷信大网红,反而更相信身边人的推荐。Amy找了几百粉丝的本地达人合作,佣金给到20%,比请头部网红成本低,转化率还高。

选品“反常识”:越“冷门”越赚钱

都说选品要跟爆款,新加坡卖家偏不。有人卖国产儿童玩具, 主打“平安无毒”,价格比本地玩具低30%,月销5000单;有人卖智能小众家电,比如“自动喂猫机”,精准戳中职场懒人需求,客单价800块,复购率40%。

关键是要抓住“价格不敏感”这个特点。新加坡人对品质要求高,愿意为“设计感”“实用性”买单。Amy说她放弃低价路线,主推“中高端+小而美”,利润反而比做爆品高15%。

未来还能“捞金”吗?答案藏在变化里

TikTok在新加坡的电商布局还在加速。2023年下半年,平台加大了对本地卖家的扶持,开放了更多本地仓储和物流服务。这意味着,跨境卖家的“再说说一公里”难题正在解决。

但挑战也不少。因为越来越多卖家入局,平台规则越来越严。早期“铺货就能赚钱”的时代过去了现在精细化运营才是王道。Amy说她现在每天要花2小时研究平台算法,调整发布时间,连视频背景音乐都要选新加坡用户爱听的。

还有政策风险。新加坡对电商品控要求越来越高,2023年就下架了上千不合格产品。“不是把货发过去就完事了得懂他们的合规标准,不然随时可能‘被封号’。”

说到底,新加坡到底是不是“黄金地段”?答案可能没那么绝对。它像个小而美的精品店,门槛高,利润也高;不适合野蛮生长,但适合精耕细作。对那些愿意花时间懂本地文化、做真实内容、精细化运营的卖家这里确实藏着机会。但如果你想着“躺赚”,那还是趁早别来——毕竟新加坡的“金子”,没那么好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