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ea Drop品牌如何将中国茶叶进行爆改

传统茶饮的困局:当慢节奏遇上快时代

说到喝茶, 多少人脑海里还是紫砂壶、盖碗、洗茶烫茶这套繁琐流程?老祖宗留下的茶文化讲究的是“慢”, 是“品”,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得像开了倍速——地铁里啃早餐、通勤中回消息、开会前五分钟还在赶PPT,谁有空慢慢等一片茶叶舒展?中国茶叶作为世界茶文化的源头, 在全球市场却始终面临一个尴尬:要么被贴上“传统”“老气”的标签,要么主要原因是冲泡复杂被年轻人嫌弃。直到2015年, 一个叫Tea Drops的美国品牌带着“爆改”中国茶叶的野心闯了进来硬是把老祖宗的叶子变成了让美国人疯抢的“速溶奢侈品”。

从一片叶子到一颗茶块:形态革命的第一枪

Tea Drops的绝活,是把中国传统的散叶茶压成了可溶于水的茶块。你敢信?那些需要小心翼翼用茶针挑开的普洱、 用85度水温才能激发鲜爽的龙井,在Tea Drops手里直接被压成花朵、爱心、星星的形状,扔进杯子一冲就化。原料可不是随便拼凑的——用的是中国、 印度、斯里兰卡的有机原叶茶,混着果干、干花和可食用的天然香料,比如草莓干配白茶,生姜碎搭红茶,连包装纸都是可降解的环保材料。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 美国人居家办公喝速溶咖啡喝腻了Tea Drops趁机推出“珍珠奶茶套装”,把茶块配植物奶和椰果粉,直接复刻奶茶店口感,后来啊卖出了数百万美元,硬是在茶叶销量整体下滑10%的市场里逆势增长。

美国品牌Tea Drop爆改中国茶叶,还用创新茶块掀起茶饮新潮流?
美国品牌Tea Drop爆改中国茶叶,还用创新茶块掀起茶饮新潮流?

这种创新看似简单,实则踩准了现代人的两大痛点:没时间和怕麻烦。创始人Sashee Chandran自己就是被“泡茶太耗时”逼出来的灵感——她母亲是中国人, 父亲是斯里兰卡人,从小家里茶香不断,可长大后在华尔街加班,哪有功夫等茶叶出汤?于是她带着团队做了上千次实验, 终于找到把茶叶压成型还不破坏风味的秘诀:低温研磨加天然植物胶,既保留了茶叶的香气,又让茶块遇水即化。现在打开Tea Drops的官网, 你能看到各种形状的茶块:玫瑰造型的红茶、桂花乌龙、抹茶方块,连包装盒都设计成抽屉式,像首饰盒一样精致,完全颠覆了茶叶“土气”“陈旧”的刻板印象。

混血创始人的文化密码:用中国茶根养西方市场

Tea Drops的成功,藏着创始人Sashee Chandran的“文化混血”优势。母亲带来的中国茶文化和父亲传承的斯里兰卡红茶工艺, 让她从小就懂东西方茶味的差异——中国人讲究茶的“层次感”,西方人更爱“直接”“易入口”。于是她在产品开发上玩起了“混搭”:把中国的茉莉花茶和西方人喜欢的柠檬味结合, 推出“茉莉柠檬茶”;用斯里兰卡的锡兰红茶做基底,加中国的桂花蜜,做出“桂花肉桂红茶”。这种跨文化的味觉碰撞, 让美国消费者觉得“既熟悉又新鲜”,像喝到了一杯“改良版的中式奶茶”,但比奶茶更健康,比传统茶更方便。

2024年2月到3月, Tea Drops的官网全球访问量达到了34万,其中60%的流量来自美国本土,25%来自欧洲,剩下的15%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些用户里30岁以下占比超过55%,大多是追求生活品质的都市白领和学生党。为什么能抓住年轻人?主要原因是Tea Drops把喝茶变成了一种“社交货币”——你在Instagram上晒一张用Tea Drops茶块冲泡的照片, 配文“今天用玫瑰红茶做了冰茶,颜值爆表”,底下会有一堆人问链接。

这种“晒茶”的风气, 和中国人晒新中式茶饮异曲同工,只是Tea Drops把场景从实体店搬到了线上,用高颜值的产品形态和社交媒体的传播力,让喝茶变成了一种“有面子”的生活方式。

DTC模式:绕开中间商, 直接“撩”消费者

Tea Drops没走传统茶叶品牌的经销老路,而是死磕DTC模式——不进超市,不靠批发,直接通过官网和社交媒体卖货。你以为这只是个“线上小店”?大错特错。他们的独立站设计得像个精品买手店:首页会教你怎么用茶块做“分层气泡茶”, 产品页详细标注每款茶的原料产地和冲泡建议,甚至还有“茶块搭配指南”,告诉你哪种茶配司康饼最搭,哪种茶适合做冰茶。这种“卖产品+卖场景”的策略,让用户买的不是茶,而是一整套“轻松喝茶”的解决方案。

亚马逊也没落下但打法很聪明:不搞价格战,只做“精选店铺”。亚马逊上的Tea Drops店铺只卖最畅销的几款茶块, 包装和官网保持一致,价格还比线下专柜便宜15%。线下呢?专挑Whole Foods这种高端超市入驻, 货架位置和星巴克咖啡、网红麦片放在一起,目标用户精准——愿意花5美元买一小盒有机茶块的,肯定不是图便宜的人。2023年, Tea Drops通过DTC模式贡献了总销售额的70%,剩下的30%来自亚马逊和线下商超,这种“线上种草+线下拔草”的组合拳,让品牌牢牢控制了用户触点和利润空间。

TikTok上的“茶块魔法”:达人带货和UGC的狂欢

要说Tea Drops最狠的招式, 还得是社交媒体营销,特别是TikTok。他们没请明星代言, 而是和几十万粉丝的“生活类达人”深度合作,比如@yaslsa,一个专门分享“办公室懒人食谱”的博主,拍了一条用Tea Drops茶块做“3秒冷萃茶”的视频:镜头对准办公桌,她随手把一颗花形茶块扔进玻璃杯,接上冷水,晃三下茶叶瞬间舒展开,配上字幕“再也不用偷偷泡茶被老板发现了”,点赞量直接冲到50万。这种“场景化+痛点解决”的内容,比硬广管用一百倍。

更绝的是他们玩“UGC用户生成内容”。在TikTok上发起了#TeaDropChallenge话题, 鼓励用户晒自己的创意冲泡方式:有人用茶块做“茶冻”,有人把茶块磨成粉撒在蛋糕上,还有一对情侣用茶块在咖啡上拉花,配文“我们的爱情像茶块一样,遇水就化出甜蜜”。品牌会定期转发这些视频,优秀作品还能获得“年度茶块达人”称号和全年免费茶品。2024年第一季度, 这个话题在TikTok上的播放量达到了1.2亿次带动的官网转化率比平时提升了35%。你发现没?Tea Drops根本不是在卖茶, 而是在卖“喝茶的乐趣”,让用户觉得“用Tea Drops泡茶,比喝奶茶还酷”。

社会责任牌:从卖茶到“卖价值观”

现在的消费者, 特别是年轻人,买东西不光看产品好不好,还看品牌有没有“态度”。Tea Drops深谙此道,早早打出了“社会责任”牌。2019年, 他们和公益组织Thirst Project合作,每卖出一盒茶块,就捐1美元给缺水地区打井。这个合作不是随便喊喊口号, 而是真的让用户看到后来啊——官网上专门有个“影响报告”板块,写着“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帮助非洲和南亚地区打了12口井,让3000多人喝上了干净水”。这种“消费即公益”的模式,让买Tea Drops多了一份“做好事”的心理满足感。

性别平等也是他们强调的点。创始团队里70%是女性, 供应链上优先选择女性合作社的茶叶原料,还在包装上印着“Women Owned”的标识。2023年国际妇女节, 他们推出了“女性力量限定礼盒”,里面除了茶块,还有手写的女性创业者故事卡片,售价里包含5美元捐赠给女性创业基金。这一招精准击中了美国中产阶级女性——她们既追求高品质生活,又愿意为价值观买单。数据显示, Tea Drops的女性用户占比高达68%,其中45%的人表示“购买Tea Drops是主要原因是认同它的品牌理念”。

给中国茶品牌的启示:别让“传统”成了“包袱”

Tea Drops用中国茶叶原料做出了年销售额数千万美元的品牌, 给中国茶品牌出海狠狠上了一课:传统不是不能碰,而是要“新瓶装旧酒”。中国茶最大的优势是“文化底蕴”,最大的短板是“太传统”。为什么中国茶叶出口量占全球20%,但平均价格只有斯里兰卡的1/3?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卖“原料”,Tea Drops在卖“产品+体验+文化”。中国茶品牌想走出去, 得先放下“老祖宗的东西不能改”的执念——就像Tea Drops敢把龙井压成茶块,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普洱做成即饮茶,把白茶做成茶粉冲剂?

渠道上也得学Tea Drops“敢跳过中间商”。国内茶品牌总想着先开实体店、进商超,后来啊成本高得吓人,海外市场根本打不进去。不如先做独立站, 用社交媒体直接触达用户,像Tea Drops那样在TikTok上找达人种草,成本只有传统广告的1/10,效果还更好。还有文化输出, 别再搞“茶道表演”“茶艺讲座”这种老一套了学Tea Drops把茶做成“年轻人的社交货币”——比如和潮牌联名出茶饼,和游戏IP合作推出“英雄限定茶”,让喝茶变成一种“潮流”而不是“怀旧”。

当然创新不是瞎改。Tea Drops的茶块虽然形态变了 但核心还是中国的好茶叶;营销再花哨,也得守住“有机”“天然”的底线。中国茶品牌出海,最怕的就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把茶叶做成含糖饮料,那和奶茶有什么区别?丢了根本,再好的营销也是昙花一现。Tea Drops的案例告诉我们:传统与现代, 从来不是对立面只要找对结合点,老茶叶也能爆发出新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