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家清行业一年内如何做到第一
从0到1, 浴室清洁剂如何搅动马来西亚家清市场
说实话,当看到Seaways这家品牌在马来西亚家清行业一年内冲到第一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运气好”。但你仔细拆解他们的动作,会发现所谓的“运气”不过是精准踩对了每一步节奏,甚至踩得有点“狠”。2023年Q1, 他们还在TikTok上发些清洁小技巧,到Q4,浴室清洁剂的销量已经把当地老牌品牌甩了三条街那个。问题来了:他们到底用了什么“歪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马来西亚家庭“非它不可”?
东南亚的清洁市场, 藏着多少“被忽略的痛点”
2018年Seaways刚启动国际化时团队没选欧美,也没碰日韩,偏偏盯上了东南亚。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这里基础设施参差不齐,消费者价格敏感,物流也不成熟。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看穿了“表面混乱”下的“真实需求”。马来西亚全年气温28℃以上,湿度常年80%以上,浴室简直成了霉菌的“培养皿”。当地超市里卖的清洁剂要么是强碱性的, 洗完瓷砖掉色;要么是喷雾型的,喷完得等半小时才能擦,对上班族来说太费劲。

2022年马来西亚家居清洁协会做过个调研, 83%的家庭抱怨“浴室清洁太麻烦”,其中62%的人“宁愿多花钱买省事的”。Seaways团队蹲在吉隆坡的居民楼里观察了一周, 发现一个细节:很多家庭会把柠檬汁和小苏打混着用,说是“天然去污”。这说明什么?消费者要的不是“强效”,而是“平安+快速”。于是他们直接砍掉传统清洁剂的刺鼻气味, 换成淡淡的柠檬清香,研发出“喷5分钟擦干净”的配方——这招直接戳中痛点。
TikTok上的“清洁魔法”, 是流量红利还是泡沫
Seaways的TikTok打法,跟国内品牌完全不一样。他们不请百万粉大V, 专找那些粉丝量5万-20万的“素人网红”,比如@IbuRumahSederhana,拍的内容也简单:镜头对着满是霉斑的浴室瓷砖,喷上Seaways清洁剂,等3分钟,用抹布一擦,霉菌没了瓷砖亮得能反光。配文就一句:“马来西亚妈妈的浴室救星,不用刷不用等”。
但这里有个问题:短视频平台的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2023年6月,TikTok调整了算法,清洁类内容的流量腰斩。很多同行慌了 但Seaways早有准备——他们在视频里悄悄埋了“独立站”的入口,说“TikTokShop经常断货,点官网链接随时有货”。后来啊呢?6月虽然TikTok订单掉了40%,但独立站流量反而增长了120%,硬是把流量“截胡”了。
这种视频看似土,但真实感拉满。2023年4月,一条这样的视频突然爆火,播放量破200万,评论区炸了:“哪里买的?求链接!”“比请保洁阿姨还便宜”。团队立刻抓住机会,在视频下方挂上TikTok Shop的购买链接,单条视频就带走了800多单。更狠的是 他们没停,接下来一个月连着发了50多条类似视频,每条都换不同场景:浴室玻璃门、洗手台、淋浴房……到5月底,Seaways在TikTok马来西亚家居类目的排名从200名开外冲到第3。
独立站和阿里国际站, 左手C端右手B端的双保险
做跨境电商的人都知道,独立站是“命根子”,但运营起来比登天还难。Seaways的独立站没搞花里胡哨的设计,就一个核心逻辑:“让马来西亚用户买得舒服”。他们发现当地很多人习惯用COD, 于是直接接入COD支付,还跟本地物流公司合作,承诺“下单48小时内送到”。更绝的是 独立站做了个“清洁小课堂”板块,教用户怎么用清洁剂保养浴室,甚至有个“浴室清洁计划表”,用户能下载打印。
到2023年底, 通过阿里国际站合作的分销商已经有32家,覆盖马来西亚80%的连锁药店和超市。有意思的是 独立站和阿里国际站的数据还能打通——阿里国际站的分销商抱怨“某款清洁剂卖得慢”,独立站团队立刻发现,原来是TikTok上那个清洁视频没提这款产品,赶紧拍了个新视频重点推广,后来啊一周就把分销商的库存清光了。
这种“卖产品+给服务”的打法,让复购率直接干到35%,行业平均才15%。阿里国际站则是他们的“B端跳板”。2023年3月, 他们上线了阿里国际站,没急着推产品,先在“旺铺”里放了篇《马来西亚家清市场白皮书》,分析当地清洁产品的需求趋势。后来啊引来了几十个批发商询盘,其中有个叫“HomeCareMY”的分销商,一次就下了2000单的货。
产品是1, 营销是0,但“1”能硬多久
Seaways的浴室清洁剂为什么能“封神”?光靠营销肯定不行,产品本身得有“硬东西”。他们的研发团队做了个测试:把清洁剂喷在长满霉菌的瓷砖上, 5分钟后擦掉,霉菌清除率92%;而当地主流品牌最好的才70%。更关键的是 他们用了“生物酶分解技术”,不是靠化学腐蚀去污,而是用酶把霉菌的“根”分解掉,所以能持久抑菌。
套装价格只比单买浴室清洁剂贵10元, 但消费者觉得“占便宜”,套装销量占比从10%涨到35%。这招叫“产品组合拳”,既没拉低品牌形象,又锁住了用户。
这个技术他们申请了马来西亚专利, 有效期5年——等于在这5年里本地品牌想模仿也模仿不来。但问题来了:专利能护多久?2023年Q4, 马来西亚本地品牌“CleanMate”推出了个“仿酶配方”的清洁剂,价格比Seaways便宜20%,虽然效果差一点,但很多家庭还是买了。Seaways的反应很快, 没跟着降价,而是推出了“家庭清洁套装”:买一瓶浴室清洁剂,送一瓶厨房清洁剂+3块超细纤维抹布。
从“爆品”到“长红”, 品牌护城河在哪
现在Seaways在马来西亚家清行业是“第一”,但这个“第一”稳不稳?看他们的动作,明显在铺“品牌护城河”。2023年9月, 他们搞了个“浴室焕新挑战赛”,鼓励用户在Instagram上发自己用Seaways清洁剂前后的对比图,点赞前10名送一年的清洁剂。活动上线一个月, UGC内容超过2000条,很多用户甚至自发写攻略:“怎么用Seaways清洁浴室地漏”“对付顽固霉菌的小技巧”。
这个判断,或许能让他们在“第一”的位置上坐得更久。
但挑战也不是没有:2024年1月, 有个叫“EcoClean”的本地品牌,主打“环保可降解”,还找了马来西亚明星代言,在TikTok上刷屏。Seaways团队开会时有人慌了:“要不要请明星?要不要推环保线?”但再说说他们没动, 反而强化了“高效清洁”的卖点——主要原因是在马来西亚,消费者要的不是“环保”,是“好用”。
这些内容比广告有用100倍,主要原因是用户相信“真实用户”的话。更狠的是他们跟马来西亚的房产商合作,新楼盘交房时直接送Seaways清洁剂试用装。有个叫“Tropicana”的房产商, 一年交房5000套,等于Seways一下子就触达了5000个新家庭。现在马来西亚消费者提到“浴室清洁”,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Seaways,这种“品牌认知”不是靠钱砸出来的,是靠一点点“渗透”出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