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能卖出多少瓶,这个品牌23秒售出一瓶
23秒卖出一瓶, 这个品牌靠什么抓住50岁女人的心
想象一下每23秒就有一瓶润唇膏被卖出,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你读完这段话的时间里已经有三瓶产品找到了新主人。这个惊人的数字属于英国美妆品牌Trinny London,它旗下的Miracle Blur润唇膏用销售速度证明了一件事:美妆市场从来不是年轻人的专属嗯。
从时尚主持人到美妆创业者, 她的偏执你想象不到
Trinny Woodall这个名字,在英国时尚圈并不陌生。早年间,她凭借"What Not to Wear"节目主持人的身份,成了无数女性的穿搭导师。但没人想到,50岁这年,她会突然转行做美妆,而且瞄准的是50-60岁这个被市场忽视的群体。

创立品牌的过程并不顺利。第一次找联合利华融资时对方直接质疑:"50岁女人的美妆需求?谁会买单?"可Trinny偏不信邪。她发现, 市面上那些打着"抗衰老"旗号的产品,总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好像上了年纪的女人都需要被"拯救"似的。她想要的,是一个能让女性坦然接受年龄,甚至爱上岁月痕迹的品牌。
真实不修饰, 她的产品会"自曝短处"
打开Trinny London的社媒账号,你会发现一个反差:没有精修到失真的模特图,没有天花乱坠的功效宣传。创始人Trinny本人经常素颜出镜,展示眼角细纹,分享"用完润唇膏后唇纹依然存在"的真实反馈。这种"不装"的劲儿,反而让消费者觉得可信。
2020年3月到2021年1月,品牌销售额暴涨280%,达到3770万英镑。这个数据背后是消费者对"真实美妆"的渴望。当其他品牌还在拼命营造"用了就能逆龄生长"的幻觉时 Trinny London直接告诉用户:"我们提供的是让你更自信的产品,不是让你变成别人的魔法。"
被边缘化的50岁女人, 藏着千亿级市场
美妆行业有个怪现象:品牌们挤破头争夺18-35岁女性,却对50岁以上的群体视而不见。可数据显示, 50-60岁女性掌握着家庭70%的消费决策权,她们的购买力远超想象,只是缺少一个真正懂她们的品牌。
Trinny London捕捉到了这个空白。她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对"抗衰老"这个词既敏感又抗拒。敏感是主要原因是确实在意岁月痕迹,抗拒是主要原因是讨厌被贴上"老"的标签。于是她用"顺时不顺命"作为品牌哲学——接受年龄增长,但不接受被年龄定义。
品牌方舟的调研显示, Trinny London的顾客中,65%是50岁以上的女性,她们平均客单价比行业高出30%。这说明,当品牌真正理解消费者心理时价格从来不是决定因素。
社群经济:10万"铁粉"撑起40%销售额
在Facebook上, 有个叫"Trinny Tribe"的社群,聚集了约10万名忠实粉丝,大多是50-60岁的女性。她们在这里分享化妆技巧,讨论产品使用心得,甚至自发组织线下聚会。这个社群贡献了品牌40%的销售额,成了最稳定的增长引擎。
有意思的是这些"铁粉"不是靠广告打来的,而是靠创始人的人格魅力。Trinny经常在社群里和粉丝聊天回复私信时就像朋友聊天一样自然。有粉丝回忆:"我问她'唇膏沾到牙怎么办',她居然发了一张自己沾到牙的自嘲照片,瞬间拉近距离。"
这种情感连接,让品牌超越了单纯的商品交易。2021年, 品牌推出BFF DeStress有色精华液,上市首日销售额就突破5万英镑,靠的就是老顾客的口碑传播。现在每70秒就有一瓶BFF产品售出。
线下体验:把"试妆间"搬进商场
美妆品牌的线下店大多靠导购推销,但Trinny London的旗舰店有个特别的空间——Meet Your Match。顾客在这里可以通过VR技术试妆,系统会根据肤色、发色、瞳色推荐最合适的色号。选好后销售助理会把产品放在银色托盘上,像递珠宝一样郑重。
这种体验让顾客觉得"被重视"。在伦敦Liberty London的专柜, 有位68岁的顾客第一次用VR试妆时激动地说:"活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人认真考虑我适合什么颜色了。"后来她一次性买了8件产品,还成了品牌的责任推广员。
除了英国,品牌还在澳大利亚、爱尔兰开了店,计划2025年进军纽约。线下零售收入占比从16%提升到26%,证明"体验经济"在美妆赛道依然有效。
个性化工具:让AI懂你的"不完美"
线上, 品牌推出了Match2Me工具,用户上传自拍后AI会分析肤色、肤质,推荐专属的护肤和化妆方案。这个工具没有用"完美肌肤"作为标准, 而是会标注"轻微色斑""自然细纹"等"不完美"特征,并给出适合的修饰方案。
有用户反馈:"别的工具总想把我P成网红脸, 这个工具却说'你的雀斑很有特点,用遮瑕膏轻轻点一下就好',第一次觉得自己的'不完美'被接纳了。"这种"不追求完美,追求真实"的理念,让工具上线半年就有50万用户使用。
创始人就是最好的代言人
在美妆行业, 创始人亲自代言的不多,特别是50岁以上的女性。但Trinny London把创始人推到了台前——她的Instagram账号有144万粉丝, 经常分享自己的化妆过程,包括如何遮盖法令纹、如何画适合成熟眼型的眼线。
她的风格不追随潮流,而是强调"适合自己"。有次她直播试色, 一款显贵的紫色眼影被网友吐槽"显老",她笑着说:"我今年52,不是18岁,为什么非要装嫩?"这种坦然让很多同龄女性产生了共鸣。
2023年9月,品牌完成1500万英镑融资,估值达2.5亿美元。投资方评价:"Trinny不是在卖美妆产品,是在卖一种'优雅老去'的生活态度。"
美妆存量市场,拼的是附加价值
当下美妆市场竞争有多激烈?每天有超过20个新品牌诞生,90%的新品牌活不过三年。大家都在比价格、比成分、比包装,却忽略了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被理解、被尊重、被看见。
Trinny London的成功证明, 在存量市场里拼的不是"性价比",而是"情价比"。当其他品牌还在纠结"要不要做抗衰老产品"时 它已经用"年龄不该成为枷锁"的理念,抓住了被忽视的千亿市场。
有行业分析师指出:"美妆行业的下一个增长点,必然是'银发经济'。但不是简单地把产品包装成'老年专用', 而是真正理解这个群体的心理需求——她们要的不是'变年轻',而是'变自信'。"
从23秒到70秒:速度背后的用户粘性
Miracle Blur润唇膏23秒售出一瓶的奇迹,不是偶然。品牌发现,购买过这款产品的顾客,复购率高达65%,远高于行业平均的30%。这说明,初始速度再快,没有用户粘性也走不远。
为了提升粘性, 品牌做了两件事:一是推出"首单体验装",价格不到正装一半,降低尝试门槛;二是建立"老客推荐计划",老客推荐新客,双方都能获得定制化妆棉。这些策略让顾客从"一次性购买"变成了"长期陪伴"。
现在品牌平均每70秒就能售出一款产品,这个数字还在增长。速度变慢了但生命力变强了。
不做"网红品牌", 要做"百年品牌"
面对美妆行业的快节奏,Trinny London似乎有点"慢"。它不追热点,不请流量明星,甚至很少打折促销。创始人说:"网红品牌靠热度,百年品牌靠口碑。我宁愿慢一点,也要让每个顾客都成为品牌的'活广告'。"
这种"慢"体现在细节里:产品包装用的可回收材料, 客服回复邮件不超过24小时就连社群里的活动,都是粉丝自己提议的。有粉丝说:"在这里我不仅买到了化妆品,还找到了同频的朋友。"
2024年,品牌计划在英国再开22家店,总门店数达到33家。创始人说:"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最大的美妆品牌,而是成为最受50岁以上女性信任的品牌。"这个目标,比"23秒售出一瓶"更难,也更有意义。
美妆行业的启示:别把消费者当"傻子"
Trinny London的故事, 给所有美妆品牌提了个醒:消费者不是傻子,她们能分辨什么是真诚,什么是套路。那些靠"制造焦虑"卖货的品牌,终将被消费者抛弃;而那些真正站在消费者角度思考的品牌,才能穿越周期。
就像一位50岁的顾客在评价Trinny London时说的:"别的品牌卖的是'年轻',这个品牌卖的是'优雅'。我不要装成20岁的样子,我要成为50岁的自己,而且要活得漂亮。"这句话,或许就是品牌成功的终极密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