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月销12万单,这款商品在TikTok究竟是如何疯狂吸金的

一场“场次核爆”:12万单背后的TikTok流量游戏

当TikTok的算法推送里突然出现同一个粉饼盒的十几种用法时没人想到这个叫KimChi Chic Beauty的品牌会在两个月内卷走12万单。有人刷到它用粉底液刷眼下提亮,有人看它把散粉当高光用,还有人跟着教程用粉饼定妆又修容。评论区里“求链接”比美妆教程还多,仿佛整个平台的美妆博主都在同一天发现了这个宝藏。

但细究数据会发现些奇怪的事。这个品牌的单场直播销量并不惊人,平均每场卖不到200单。可偏偏就是这平平无奇的数字,靠着一千多场直播的堆砌,硬生生堆出了月销12万单的奇迹。这背后藏着什么?是算法的偏爱,还是流量游戏的另类玩法?

月销12万单,又一商品在TikTok疯狂吸金
月销12万单,又一商品在TikTok疯狂吸金

粉饼盒里的“信任杠杆”:为什么用户甘愿为“小透明”买单

KimChi Chic Beauty的定价策略像个精明的赌徒。它的定妆散粉卖$3.59, 眼影盘$12.99,粉底液$15.99——这些价格低到让同行皱眉,却刚好卡在学生党“买得起不心疼”的阈值上。有人说这是低价倾销, 可翻开评论区,粉丝晒出的买家秀里有人写着“用了一个月还没铁皮”,有人对比着说“比某开架大牌还控油”。

更关键的是它抓住了“信任缺口”。大品牌的教程总带着高高在上的专业感, 而KimChi Chic Beauty的短视频里博主会故意把粉饼摔在地上,再捡起来继续用;会在直播时吐槽“这个粉扑用三次就脏了我们正在改进”;甚至会展示工厂流水线,强调“无添加无香精”。这些看似“翻车”的设计,反而让用户觉得“真实”。

2024年2月的第三方调研显示,该品牌复购率高达37%,远超行业平均的18%。有用户在TikTok上留言:“第一次买是跟风,第三次买是主要原因是觉得‘这牌子好像真的在听用户说话’。”

1158场直播:用“场次复利”对抗算法不确定性

如果你翻看KimChi Chic Beauty的直播排期, 会发现个反常识的操作:它从不追求单场爆单,而是把直播时间拆分成碎片。工作日中午12点一场, 讲“学生党5分钟快速妆”;晚上8点一场,测“油皮混皮的持妆力”;周末凌晨两点还有场,主播困得眼皮打架,却依然有人守着下单。

这种“人海战术”背后是残酷的现实:TikTok的算法越来越难捉摸。2024年初,美妆类目的直播间流量波动幅度达40%,上一场万单爆品,下一场可能只有200人观看。KimChi Chic Beauty的运营总监在采访中提过:“我们算过笔账, 与其赌一场直播爆单,不如用1158场直播覆盖所有可能的流量窗口。”

数据佐证了这个策略的有效性。Kalodata显示,该品牌1月到2月的直播转化率稳定在8.5%,而行业平均是5.2%。更惊人的是 它的达人合作成本比头部品牌低60%——那些粉丝量5万到20万的腰部达人,一场直播收费$200到$500,却贡献了70%的订单量。

达人的“翻车”美学:为什么越真实带货越狠

@lexirosenstein的带货视频堪称经典。她拿着KimChi Chic Beauty的粉底液, 先吐槽“这包装像超市打折货”,然后抹在手上说“但遮瑕力绝了我痘印都能盖住”。镜头特写她脱妆的鼻翼,再补上粉饼,再说说惊讶道:“居然真的不卡粉!”这条视频273万播放,带出11.5万美金,评论区里“信了信了”刷屏。

这种“先抑后扬”的套路几乎成了该品牌达人的标配。有人直播时把散粉撒到地上, 捡起来吹了吹继续用;有人故意把粉饼摔裂,客服秒回“补发不用退货,拍个视频就行”。这些操作在传统营销里是事故,在TikTok却成了“真实”的勋章。

2024年1月的达人合作报告显示, 该品牌合作的1624位达人中,83%的粉丝量低于10万,但这些“素人达人的视频完播率比头部高12%,转化率高出18%。主要原因是用户更相信“跟我一样的普通人”的推荐。

4.6分店铺评分:用“用户运营”替代“流量焦虑”

打开KimChi Chic Beauty的TikTok店铺,你会发现个细节:每个商品问答区都挂着客服的实时回复。有人问“粉饼1号色适合黄皮吗”, 客服会回“我同事是黄皮,试了像打了自然光”;有人晒图说“收到盒子压了”,客服秒发“补发+$5优惠券,下次购物用”。

这种“贴身客服”模式让店铺评分死死钉在4.6分。更绝的是它的“用户共创”计划:发起“粉饼新色号投票”, 选中的用户免费试用;让粉丝投票决定下期直播测什么产品,中选者名字会出现在产品包装上。

2024年2月, 该品牌发起“你的妆容故事”活动,用户上传带话题的化妆视频,播放量前10名可获得全年免费产品。这个活动带来120万次互动,间接带动了3万单销量。运营负责人说:“与其花钱买流量,不如让用户成为你的流量。”

争议与隐忧:12万单神话能走多远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在唱赞歌。有行业分析师指出, KimChi Chic Beauty的模式存在致命隐患:过度依赖达人合作,自播流量占比不足15%;低价策略导致利润率低至8%,一旦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面临亏损;更重要的是它的用户黏性更多建立在价格上,而非品牌忠诚度。

这些质疑并非空穴来风。2023年,曾有同类品牌因低价内卷导致资金链断裂,再说说清仓倒闭。但KimChi Chic Beauty似乎早有准备:2024年3月, 它悄然上线了$29.9的精华液,主打“成分党”,首周销量破5000单。有人猜测,这是在尝试从“低价爆品”向“品牌沉淀”转型。

无论如何, 12万单的数字已经证明:在TikTok的流量游戏里传统的“爆款逻辑”正在失效。与其追求单场爆单, 不如用场次复利覆盖不确定性;与其硬砸头部达人,不如激活腰部达人的信任杠杆;与其焦虑流量,不如把用户变成你的运营团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