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上,哪个中医能征服40亿人
铁勺里的“药浆奶茶”,让老外集体破防
你敢信吗?在TikTok上,一段把中药“药浆”往奶茶里倒的视频,居然让160万外国网友追更。画面里 华裔针灸师李倩蕾举着铁勺,深褐色的药浆顺着勺壁流下淋在冰奶茶上,轻轻一搅,杯子里就浮着草药的清香。她配文说:“新冠期间喝这个,咳嗽能好一半,还甜得像糖浆。”
评论区直接炸了。“我照着做了晚上真的不咳了!”“这玩意儿比止咳水管用?”更绝的是她后续拍的单手绕腕转36圈的视频,老外们跟着学完直呼“胳膊活了”。谁能想到,被中国人用了几千年的止咳方子,在外国网友这儿,直接成了“奶茶新喝法”。

从“神秘东方术”到“养生顶流”,李倩蕾做了什么
李倩蕾可不是随便拍视频的博主。她有生物医学和中医双硕士,还是持证针灸师。她的账号@oldtown_acupuncturist, 内容硬核到让人舍不得划走:讲“总起夜可能是肾虚”,用黑色谷物食疗;演示“按这个穴位治偏头痛”,镜头怼着手腕上的穴位点按。一条“晚上睡不着试试按这里”的视频,直接冲到870万播放,评论区全是“求穴位图”“明天就试”。
她的成功,戳中了老外的痛点:西医看不好的小毛病,中医好像总能“歪打正着”。就像那个“药浆奶茶”,老外们发现,这玩意儿不仅好喝,真的能缓解喉咙痛。这种“看得见的效果”,比任何理论都管用。
中国阿姨的“指压教程”, 让170万外国人跟着学养生
如果说李倩蕾靠专业圈粉,那中国阿姨Kathy就是靠“接地气”征服了TikTok。她穿着家常衣服,站在厨房里手里拿着生姜,笑着说“胃寒的人每天吃两片”。一条“按耳朵这个点能减肥”的视频,点赞量破500万,无数老外举着耳朵对镜自拍。
Kathy的履历更吓人:国内药学本科,比利时公共卫生硕士,美国加州注册针灸师。但她从不说“循证医学”,只讲“我妈当年就是这么做的”。她拍视频时 会故意打翻一罐枸杞,笑着说“哎呀,养生路上哪有不翻车的”,反而让老外觉得“中医原来这么亲切”。
她的账号粉丝170万, 点赞超1000万,内容全是“生活里的中医”:泡脚水里加艾草治脚气、喝黄芪茶提神、刮痧板从脖子刮到后背。最火的一条“感冒初期喝这个姜糖水”,播放量破200万,有人留言“喝了三天鼻涕真少了!”
40亿人的养生市场, 中医凭什么能“杀”出重围
中医老外对“自然疗法”的渴求,比任何时候都强烈。
英国人早就离不开中医了。伦敦有1000多家中医诊所,平均每年150万人去针灸。一位伦敦白领在TikTok上说:“偏头痛犯了西医让我吃止痛药,中医给我扎针,半小时就能正常工作。”德国更夸张,16.7%的医生都有针灸证书,每年200万人主动找中医调理。
数据说话:中医出海, 到底有多“香”
中国海关的2024年上半年数据,让中医商家直呼“风口来了”。中药外贸总额41.7亿美元, 其中保健品出口3亿美元,同比增长34.5%——也就是说每10个买中国中药的外国人,有3个是在买养生茶包、泡脚粉这类“日常养生品”。
更绝的是老外愿意为中医“付费”。2021年初,LV集团砸了500万美元投资美国中医品牌WTHN,专门卖中药茶包和艾草贴。奢侈品大佬都下场了说明中医在国际市场的溢价能力,远超想象。
中医出海的“坑”:不是所有草药都能当“网红”
但话说回来 中医想征服40亿人,没那么简单。李倩蕾的“药浆奶茶”能火, 是主要原因是她把苦涩的中药,变成了老外能接受的“甜点”;Kathy的教程能爆,是主要原因是她把复杂的穴位,变成了“在家就能按”的小动作。如果只是把中药原封不动地搬出去,大概率会“翻车”。
欧罗巴联盟对草药的监管严格到离谱。没有GMP认证、ISO认证的中药,连海关都进不去。去年有商家想往德国出口“纯野生黄芪”,直接被扣下理由是“无法证明重金属含量达标”。还有美国FDA,把中草药当“膳食补充剂”管理,宣传“治疗功效”直接罚款。
更麻烦的是文化差异。老外觉得“刮痧是虐待”,觉得“把脉是玄学”。去年有中医师拍“拔罐留印”的视频,评论区一堆“这是虐待儿童吗?”的质疑。所以 中医出海,得先学会“翻译”——把“气血不足”翻译成“血液循环不畅”,把“刮痧”说成“传统排毒疗法”。
从“药罐子”到“养生潮牌”, 中医出海的下一站在哪
那中医到底怎么出海,才能真正走进40亿人的生活?看看成功案例就知道了。李倩蕾卖的不是药,是“能喝的养生方案”;Kathy卖的不是针灸,是“在家就能做的健康小技巧”。中医出海,得跳出“治病”的框架,拥抱“日常养生”的大市场。
比如养生茶包, 可以做成“办公室提神套装”“女性经期调理茶”;比如艾草产品,可以和香薰蜡烛、泡脚桶搭配,变成“居家养生礼盒”;再比如中医理疗工具,刮痧板做成“便携按摩板”,拔罐器改成“负压吸盘”,让老外觉得“这东西我也能用”。
更重要的是得让中医“活”起来。TikTok上,李倩蕾会拍“跟着我学熬枇杷膏”,Kathy会直播“教你做艾草青团”。这种“沉浸式体验”,比单纯讲“草药功效”管用100倍。毕竟40亿人征服不了的,从来不是中医本身,而是那些听不懂的“”和用不上的“药罐子”。
写在再说说:谁能成为“中医出海的顶流”
回到开头的问题:TikTok上,哪个中医能征服40亿人?或许不是某个具体的医师, 而是那些能把中医“翻译”成世界语言的人——像李倩蕾这样,用奶茶让老外爱上中药;像Kathy这样,用家常话讲透养生道理的人。
中医出海的赛道上, 真正的机会,不在于把《黄帝内经》翻译成多少种语言,而在于能不能让一个法国上班族,早上喝一杯黄芪茶提神;让一个美国学生,睡前按按安神穴助眠;让一个德国老人,用艾草泡脚缓解关节痛。当中医变成每个人都能随手触摸的日常,那40亿人的市场,自然就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