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服饰在TikTok销量能破万吗
从“梦女战袍”到TikTok爆款:小众服饰的破万销量密码
前段时间,名为“最适合梦女的一款演唱会转场”的挑战在TikTok火了起来。视频中,粉丝穿着荧光色连体衣、缀满水钻的吊带裙,在演唱会现场疯狂蹦跳,成功让偶像在人群中锁定自己。这些看似“抽象”的单品,大多来自中国的小众服饰品牌Aelfric Eden。凭借独特的街头风设计, 这个品牌在TikTok积累了近80万粉丝,话题#Aelfriceden下的评论区满是“没想到被中国品牌‘潮’到风湿”的惊叹。
小众服饰的两种解读:市场份额VS另类美学
提到“小众服饰”,行业里总有两种声音。有人认为它指的是市场份额小的细分品牌,另一些人则坚持“小众=另类”的定义。经济学里说时尚是经济的晴雨表, 2025年的服装市场似乎印证了后者——当快时尚陷入同质化内卷时那些带着“怪味”的单品反而成了流量密码。

数据显示, 截至2024年上半年,赛维时代旗下情趣内衣品牌Avidlove的销售额已达3.7亿元,成为小众服饰出海的标杆。而在TikTok美区,更多像Aelfric Eden这样的品牌,正用“非主流”设计撕开市场缺口。
另类穿搭:TikTok流量的“猎奇经济学”
@hopescope是TikTok上百万粉的“宝藏猎人”,专门挖掘小众服饰。他的视频里既有改良款汉服,也有用荧光布料自制的“鱿鱼游戏战袍”。最火的一条视频里 他把一件普通的吊带裙改成了镶满水钻的“迪斯科套装”,粗糙的剪辑配上魔性音乐,居然拿到3万+播放。评论区有人说“这审美比我奶奶的毛线衫还抽象”,但更多人追问“链接在哪”。
这种“抽象美学”正在TikTok形成流量闭环。年轻人去演唱会、Live House,不光是为了听歌,更是为了“被看见”。穿上一件亮瞎眼的战袍,在人群中疯狂舞动,偶像可能真的会注意到你。这种“社死式追星”催生了大量猎奇服饰需求,从中式汉服到洛丽塔洋装,甚至婚纱,都被改过成了演出专用服。
案例拆解:Aelfric Eden如何用街头风征服年轻人
Aelfric Eden属于深圳市帝迩科技,主打欧美街头风格。滑板文化、涂鸦艺术这些小众元素,经他们之手变成了主流单品。比如一件印着涂鸦图案的oversize卫衣,在TikTok上被粉丝称为“穿它去音乐节不会被当成路人”。2024年, 这家公司入选了Google x Kantar 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成长明星榜,成为小众服饰出海的典范。
品牌成功的关键在于抓住了年轻人的“表达欲”。在TikTok,衣服不只是穿的,更是态度的载体。Aelfric Eden的单品价格在$12.45-$119.89之间,高性价比让年轻人愿意为“个性”买单。有粉丝晒出穿搭视频,配文“穿上它,感觉能和整个世界抬杠”,这种情绪共鸣直接带动了销量。
细分赛道:从情趣内衣到塑身衣的“痛点生意”
除了猎奇风,小众服饰的破万销量还藏在“解决具体问题”里。情趣内衣品牌Avidlove就是个例子。薄透的蕾丝、垂顺的绸缎,加上各种“CP组合”的SKU,精准戳中了海外消费者对“欲望表达”的需求。2024年上半年,他们的销售额突破3.7亿元,靠的就是把“情趣”做成日常单品。
更典型的是塑身衣赛道。2025年1月13-19日TikTok美区“女装与女士内衣”周榜TOP1是DreamyFajaNest的一款拉链塑身衣。这款产品上架9个月,总销量已达6.44万件,近28天直播带货销售额超80万美元。凭什么?主要原因是它解决了大码女孩的“身材焦虑”。
塑身衣的“魔改”逻辑:从产品到情绪价值
大码女孩买塑身衣, 最怕卷边、勒肉、显胖。DreamyFajaNest请了多位大码达人实测, 用针织法处理腹部卷边,穿上后腰腹赘肉“隐形”,还能塑造凹凸曲线。有个达人视频里说“以前不敢穿紧身衣, 现在敢穿吊带裙了”,这种自信提升的情绪价值,比产品功能更能打动消费者。
品牌运营也很有策略。虽然达人合作频次不高,但每次都精准触达目标人群。比如邀请产后妈妈展示如何解决小腹突出问题,用真实场景让用户“代入自己”。数据显示,这款塑身衣近90天带货视频数448条,直播量359场,转化率比普通服饰高出37%。
争议与挑战:小众服饰的“破万”陷阱
但小众服饰想月销破万,没那么简单。2023年爆红的NOWRAIN就是反面教材。这个品牌靠“韩系温柔风”在TikTokShop上线半年, 销量月环比暴涨3000%,但好景不长,快时尚洗牌期到来它迅速跌出榜单。问题出在哪?设计抄袭、供应链不稳,最重要的是“小众”定位不清晰——表面是细分市场,实则还是跟风卖款。
另一个风险是文化差异。Aelfric Eden的街头风能火, 是主要原因是抓住了美式文化中的“个性表达”,但如果直接把中式元素生搬硬套,比如印着“福”字的卫衣,在欧美市场可能水土不服。有卖家试过把汉服元素做成棒球服,后来啊TikTok评论区全是“这是cos服吗”的灵魂拷问。
流量依赖症:TikTok爆款的生命周期有多短
TikTok的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hopescope的一条“抽象战袍”视频可能3万播放,但下个月就没人记得了。小众服饰品牌若只靠“蹭热点”,很难持续破万。情趣内衣品牌Avidlove的成功, 除了TikTok内容营销,还离不开独立站的精细化运营——把公域流量沉淀到私域,用会员体系提升复购率。
2025年1月,TikTokShop美区短暂关停,女装类目销量却逆势增长9.74%。这说明什么?单纯依赖平台流量不靠谱,品牌得有自己的“流量护城河”。比如DreamyFajaNest在直播时加入“身材改过挑战”, 鼓励用户晒对比图,用UGC内容反哺传播,形成良性循环。
破万攻略:小众服饰的“三步走”策略
想在小众赛道杀出重围,先说说得找准“小众”的定位。是猎奇风?还是细分功能?Aelfric Eden选了前者,DreamyFajaNest选了后者。前者靠内容引爆,后者靠口碑沉淀。关键是别贪心,一个品牌只能占一个心智——想做“抽象战袍”就别突然卖正装。
接下来是内容创新。TikTok上小众服饰的内容,不能只靠“开箱试穿”。@hopescope的“手工梗”就很有参考价值:把普通吊带裙改成荧光款, 或者用0成本自制大牌平替,这种“改过过程”本身就很有看点。数据表明,带“DIY”“改过”标签的视频,完播率比普通开箱高22%。
本土化不是翻译, 而是文化融合
小众服饰出海,最容易踩的坑就是“自嗨”。Aelfric Eden的街头风能火, 是主要原因是他们研究了滑板文化中的符号语言——涂鸦、破洞、 oversized剪裁,这些都是欧美年轻人熟悉的“暗号”。反观有些品牌,把“龙凤呈祥”直接印在卫衣上,海外消费者看不懂,自然没人买。
再说说是用户深度运营。情趣内衣品牌Avidlove的成功,离不开对“欲望表达”的精准洞察。他们发现欧美女性更愿意公开讨论情趣话题, 于是邀请性教育博主科普情趣穿搭,把产品从“私密用品”变成“自信单品”。这种从“产品功能”到“情绪价值”的升维,才是破万销量的核心。
破万之后:小众服饰的“长坡厚雪”
小众服饰在TikTok破万销量, 不是终点,而是起点。Aelfric Eden在积累80万粉丝后 开始拓展家居周边;Avidlove靠情趣内衣打开市场,又推出睡衣、家居服等衍生品。数据显示,这些衍生品的复购率比核心单品高18%,说明小众品牌完全可以做“小而美”的生态。
但前提是你得先活过“破万”这道坎。2025年的服装市场,消费降级趋势明显,但“情绪消费”却在升温。年轻人愿意为“独特”买单,前提是你真的懂他们的“怪”。就像演唱会上的梦女们,她们要的不是多贵的战袍,而是穿上它时能感受到“本命正在看我”的瞬间。
TT123跨境电商观察发现, 2024年TikTok美区服饰类目中,小众品牌的增速比传统大牌高27%。这说明,当市场被巨头垄断时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小众玩家,反而能找到缝隙生长。破万销量?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