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有没有卖家通过TikTok将辣条带火

从5毛钱零食到欧洲爆款,辣条在TikTok上完成了什么逆袭?

谁也没想到, 当年课桌上偷偷分享的5毛钱辣条,有一天会在欧洲超市的货架上卖到1.62欧元一包。2024年4月底, 卫龙经典款大面筋登陆TikTok意大利站,短短28天就卖出5100多件,销售额突破8400欧元,直接冲上食品类目热销榜和销量榜双榜第一。这个数据让不少跨境卖家直呼“辣条出海原来是真的能赚钱”。

更让人意外的是 把辣条卖到欧洲销量榜首的,不是卫龙官方旗舰店,而是一家名叫Mood srl的小店。店主是个90后华人, 在佛罗伦萨开了家小超市,去年偶然发现当地年轻人对中国零食感兴趣,便试着在TikTok上卖辣条,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我没想到意大利人会这么喜欢辣条,他们觉得这种辣味很新奇,很多人第一次吃就上瘾了。”店主在接受采访时说。

TikTok带火“辣条出海”!有卖家已经赚上欧元
TikTok带火“辣条出海”!有卖家已经赚上欧元

意大利站28天卖5100件:一个中国卖家的欧元实验

打开Mood srl的TikTok店铺,能看到上百条辣条开箱测评视频。最火的一条是7月10日发布的,意大利博主@Tina Bruscino带着妈妈一起挑战卫龙辣条。视频里 Tina撕开包装时夸张地吸了口气,妈妈尝了一口辣得直跺脚,两人用蹩脚的中文喊“辣条好吃”,再说说镜头扫过一桌空包装袋,配文“中国辣条征服了我的胃”。这条视频获得了超百万播放量,直接带出了近1000件订单,让卫龙大面筋在意大利站彻底爆火。

数据显示,卫龙大面筋在意大利站的售价是1.62欧元一包,而国内同款只要3块钱。这种价格差让不少跨境卖家看到了商机。有卖家算过一笔账:从国内发货到意大利, 物流成本约2-3元,加上平台佣金和关税,一包辣条的利润能到5-8元,销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赚几万欧元。不过也有卖家吐槽:“辣条虽然利润高,但保质期短,物流损耗大,夏天还得用冷链,成本就上去了。”

除了意大利,东南亚和北美市场也成了辣条出海的“重灾区”。在TikTok马来西亚站, 搜索“辣条”会出现上百条视频,当地博主把辣条配着榴莲吃,或者拌在炒饭里评论区全是“这是什么神仙味道”。在美国, 有华人卖家推出“辣条+美式咖啡”套餐,主打“甜辣碰撞”,吸引了不少年轻上班族,单月销量破万件。

“让世界爱上中国味”?辣条出海的文化密码与争议

2024年初, 卫龙辣条以新春祝福语的形式亮相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上“让世界人人爱上中国味”的口号让不少海外网友第一次知道“Latiao”是什么。有人说这是中国食品的“文化输出”,也有人质疑“辣条凭什么代表中国味”。争议归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辣条确实在TikTok上掀起了一场“中国辣味”狂潮。

不过辣条出海并非一帆风顺。有海外网友在视频评论区吐槽:“辣条味道很棒,但气味太大了我在宿舍吃被室友投诉了。”还有人担心辣条是“垃圾食品”,热量太高。对此, 卫龙在海外推广时特意强调“植物基”“低油盐”,并在包装上标注“非油炸”“无防腐剂”,试图打破“不健康”的刻板印象。事实证明, 这种策略奏效了——欧美市场的消费者更关注健康,卫龙推出的低辣魔芋爽在TikTok上卖得比普通辣条还好。

从“脏乱差”到现代化工厂:食品出海的平安信任战

早在2015年, 卫龙就开始布局海外市场,但当时很多海外消费者对辣条的第一印象是“三无产品”“小作坊生产”。为了打破这种偏见, 卫龙投入巨资建立现代化工厂,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并配备第三方检测机构,确保每批辣条都符合国际食品平安标准。“我们想告诉世界,辣条不是‘垃圾食品’,而是有严格品控的零食。”卫龙海外事业部负责人说。

这种“平安牌”打法让卫龙在海外市场站稳了脚跟。2021年, 卫龙海外营收还只有1979.6万元;2022年增长230%,达到6547.4万元;2023年又增长了49%,突破9762万元。三年时间,营收翻了近5倍,这个数据背后是卫龙对食品平安的极致追求。比一比的话, 那些试图靠“低价低质”出海的辣条品牌,大多在海外市场碰了壁——有卖家主要原因是产品不符合欧罗巴联盟食品标准,整批货被扣留,损失惨重。

入乡随俗的“辣条经济学”:不同市场的口味战争

“辣条出海不是把国内的产品直接搬出去,而是要懂当地人的胃。”卫龙海外研发团队负责人说。为了迎合不同市场的口味, 卫龙在产品上做了大量本土化改良:在泰国推出冬阴功味和榴莲味辣条,在印尼推出仁当味,在日本推出芥末味低辣款,在欧美推出低油盐的植物基系列。这些改良让辣条更贴合当地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复购率提升了30%以上。

除了口味,辣条的吃法也在TikTok上玩出了新花样。海外网友解锁了“辣条夹披萨”“辣条拌意大利面”“辣条配德国啤酒”等各种创意吃法, 甚至有人把辣条碎撒在沙拉里号称“东方神料”。这些吃法通过短视频传播, 让辣条不再只是“零食”,而成了“社交货币”——年轻人觉得吃辣条很潮,愿意分享到社交平台。

TikTok上的“辣条盲测”:Z世代的解压神器还是猎奇猎物?

辣条为什么能在Z世代中爆火?有人说是主要原因是“解压”,有人说是主要原因是“猎奇”。在TikTok上, #Latiao话题的播放量超过7000万,其中“辣条盲测”“辣条吃播”是最火的两种内容。有博主挑战一次性吃10包辣条,辣得满地打滚却笑得开心;有博主用辣条搭配各种饮料,测试哪种组合最好吃。这些视频看似无厘头,却精准戳中了年轻人的“猎奇心理”和“娱乐需求”。

“Z世代愿意为‘体验’付费,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跨境营销专家分析说 “辣条在他们眼里不是简单的零食,而是一种‘新奇的体验’,一种能和朋友分享的话题。”数据显示, TikTok上辣条视频的互动率比普通食品视频高50%,很多用户主要原因是看到视频而购买,购买后又自发拍视频分享,形成“种草-购买-分享”的闭环。

辣条出海的“致富经”:普通卖家能复制卫龙的奇迹吗?

看到卫龙和Mood srl的成功,不少普通卖家也摩拳擦掌,想分一杯羹。但事实是辣条出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先说说是供应链问题,辣条保质期短,对物流要求高,普通卖家很难解决跨境物流的损耗问题。接下来是竞争问题,因为越来越多卖家入局,辣条的价格战已经打响,利润空间被压缩。还有平台佣金的问题, TikTok近期调整了佣金政策,普通卖家佣金从3%提升至4%,Shop Mall板块的佣金更是涨到6.05%-7.7%,卖家的成本压力更大了。

不过也不是没有机会。有卖家另辟蹊径, 主打“小众辣条”——比如一些地方特色辣条,或者手工辣条,主要原因是差异化大,反而吸引了海外消费者。还有卖家和当地达人合作,做“定制化辣礼盒”,把辣条和当地特色零食组合卖,销量也不错。“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不要跟风卖爆款。”一位在TikTok上卖辣条三年的卖家说。

从1979万到9762万:卫龙海外营收三年增长494%背后的数据逻辑

卫龙海外营收的快速增长,背后是一套完整的“出海逻辑”。先说说是渠道布局,早期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入欧美市场,后来在东南亚开设线下门店,线上线下结合。接下来是产品创新,每年投入营收的5%用于研发,不断推出符合当地口味的新品。再说说是营销投入, 在TikTok、Instagram等平台持续投放内容,和当地达人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

数据显示, 卫龙在TikTok上的内容营销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8,也就是说每投入1元营销费用,能带来8元的销售额。这种高效的营销效果,让卫龙在海外市场的品牌认知度从2021年的12%提升到了2023年的38%。“海外市场的竞争,本质上是品牌力的竞争。”卫龙品牌负责人说“只有让消费者记住你的品牌,才能长久地卖货。”

文化输出的下一站:辣条之后还有哪些中国零食能“破圈”?

辣条出海的成功, 给中国食品行业带来了新的启示:带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只要找到合适的营销方式,完全有可能走向世界。除了辣条,螺蛳粉、臭豆腐、无骨鸡爪等“中国特色零食”也在TikTok上逐渐走红。有卖家把螺蛳粉卖到了法国,单月销售额突破10万欧元;有博主用臭豆腐搭配红酒,在欧美圈粉无数。

不过 这些零食要想真正“破圈”,还需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标准化生产,确保每批次产品质量一致;二是合规化运营,符合目标市场的食品法规;三是本土化营销,理解当地的文化习惯和消费心理。“辣条出海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会有更多中国零食走向世界。”跨境电商行业分析师预测说“但这条路需要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风险预警:辣条出海的“坑”与避坑指南

虽然辣条出海前景广阔,但风险也不容忽视。先说说是食品平安风险, 欧罗巴联盟、美国对食品添加剂的要求非常严格,辣条中的辣椒素、防腐剂等成分可能不符合当地标准。接下来是物流风险,辣条易受潮、易变质,跨境物流的损耗率可能高达10%-15%。还有文化风险,一些国家的消费者对“辣味”接受度低,或者对“中国零食”有偏见,需要长期培养。

对于想入局的卖家, 建议提前做好三件事:一是调研目标市场的食品法规,确保产品合规;二是选择靠谱的物流服务商,降低损耗;三是组建本地化团队,了解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出海不是把东西卖出去就完了而是要在当地扎根。”一位资深跨境卖家说“只有真正理解当地市场,才能走得更远。”

辣条的故事还只要产品够硬、营销够巧、文化够深,任何“小零食”都有可能成为“大生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