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这家湖北大卖冲上市,难道不是又一家类目头牌的崛起吗

聚智科技冲击港交所:又一个湖北大卖的上市赌局

聚智科技更新招股书的消息像块石头砸进跨境圈,湖北企业又多了一个冲IPO的。这家做亚马逊婴儿监护器的公司, 旗下HelloBaby品牌常年霸着类目第一,主力产品80美金左右,单月卖两万台,评论数过万——看着风光,可上市真等于类目头牌的崛起吗?还是说不过是又一个在亚马逊流量池里捞够了钱,想换个地方继续玩的故事?

亚马逊的“流量瘾”:营收占比95%的甜蜜陷阱

聚智科技的财报里藏着个秘密:它太依赖亚马逊了。2022年亚马逊营收占84.5%,2023年涨到90.8%,2024年前9个月直接冲到95.6%。这是什么概念?公司每赚100块,95块都来自亚马逊。更扎心的是订单数, 2022年44.9万单,2023年86.7万单,2024年前9个月96.8万单,每店日均订单从67单干到158单——数据看着像坐火箭,可谁都知道,亚马逊的流量从来不是自家地盘,平台一个算法调整,广告费涨个价,就能让这些数字瞬间变脸。

类目头牌!又一家湖北大卖冲上市
类目头牌!又一家湖北大卖冲上市

跨境圈里早有前车之鉴。2022年深圳某大卖主要原因是亚马逊封号,一夜之间营收腰斩,聚智科技现在这架势,跟走钢丝没两样。更别提它还在美国市场陷太深, 2022年美国营收占比56.8%,2023年70.9%,2024年前9个月75.7%——几乎把所有鸡蛋都放在美国这一个篮子里万一关税政策变一变,消费者偏好换一换,这些“增长神话”可能说没就没。

婴儿监护器的“价格战”:销量翻倍,退货也跟着翻倍

聚智科技卖婴儿监护器有个“绝招”——降价。2022年平均卖433.6元一台, 2023年直接降到386.8元,同比跌了10.8%,2024年前9个月稍微回点血,393.1元。降价确实能冲销量,2022年卖40.2万台,2023年干到85.8万台,翻了一倍多。可代价呢?退货额跟着飙,2022年1720万,2023年3420万,几乎翻倍!你说低价能吸引消费者, 可低价消费者往往更“挑剔”,收到货稍微有点不满意就退货,运营成本这么一加,利润空间早被啃得差不多了。

更麻烦的是婴儿监护器这赛道早就卷疯了。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说 2023年中国出口美国的婴儿监护器,五大出口商占了89.3%的份额,聚智科技排第三,市场占有率14.6%——看着是头牌,其实跟后面的人就隔着层窗户纸。竞品们也在降价, 你卖80美金,他卖75美金,消费者图便宜就跑,聚智科技这“价格依赖症”,迟早把自己拖进泥潭。

线下与独立站的“自救”:步子迈得比腿还长

聚智科技也知道自己太依赖亚马逊,开始找别的出路。线下渠道它搞了几年, 2022年还能贡献2630万营收,占13.8%;2023年3780万,占比降到10.9%;2024年前9个月直接缩水到2020万,占比5.8%——一年比一年少,不是不想做,是线下太难了。ODM客户和分销商不好找,开拓成本高,利润薄,跟亚马逊线上比简直是费力不讨好。

独立站更是“冷启动”的典型反面教材。2024年7月才开始搞,到9月30日营收才10万元——还不够亚马逊一天的零头。为啥?独立站没流量啊!聚智科技以前靠亚马逊自然流量和广告就能活得很好, 现在突然要自己建站、自己引流、自己做品牌,哪那么容易。社交媒体账号倒是积累了5000粉丝,可这点人流量,跟亚马逊比简直杯水车薪。

沃尔玛平台它也试了 2022年营收350万,2023年770万,2024年前9个月290万,占比最高才2.2%。虽然有个单品拿了Bestseller, 但整体就是个“辅助”,订单数少得可怜,每店日均订单从38单降到19单——沃尔玛的流量也没那么好蹭,聚智科技这“多渠道布局”,看起来更像是广撒网,后来啊网没捞到鱼,倒把成本搭进去了。

湖北企业的“出海样本”:香江电器、中一科技的参照系

聚智科技不是湖北第一个冲上市的大卖。2024年6月25日 黄冈市蕲春县的湖北香江电器在港交所上市,募资5.76亿搞家居用品项目;还有孝感云梦县的中一科技,2007年就成立了做电解铜箔,也是湖北企业出海的“老面孔”。这些公司有个共同点:专注细分领域,靠单一品类或市场打出名气,可上市之后呢?香江电器的花园水管产品, 2021年收入3.26亿,2022年直接降到1.81亿——靠单一品类吃饭,风险实在太大了。

聚智科技现在走的路,跟它们几乎一模一样。靠婴儿监护器在亚马逊上位,靠美国市场撑起营收,想上市融资去“扩大渠道”“升级产品”。可上市就能解决根本问题吗?香江电器上市后业绩下滑, 中一科技这么多年也没见走出“铜箔”这个小圈子,聚智科技凭什么觉得自己能不一样?

中小卖家的“生存启示”:别学头牌“赌命”亚马逊

聚智科技的案例,对中小卖家来说其实是面镜子。它现在遇到的坑——亚马逊依赖、价格战、退货率高、渠道拓展难——很多卖家都在经历。可它有个“上市梦”,就敢把所有筹码都押上去,普通卖家学不来这玩法。与其羡慕它“类目头牌”的头衔,不如学点实在的。

比如别死磕单一品类。婴儿监护器看着利润高, 可竞争也大,不如往细分场景钻,做带“哭声识别”功能的,或者“夜视距离更远”的,差异化出来了议价权才能握在自己手里。再比如退货率, 与其靠降价冲销量,不如把产品质量做扎实2023年聚智科技退货额增长100%,要是能把退货率从5%降到3%,省下的钱够多投多少广告?

渠道布局也别太激进。独立站冷启动是慢功夫, 先从社群运营开始,做私域流量,把老客户留住;再试试TikTok带货,现在母婴类目在TikTok上很火,说不定能找到新增长点。亚马逊当然要继续做,但得把“依赖症”慢慢治好,别把所有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

上市不是终点:类目头牌的“长跑”才刚开始

聚智科技能不能成功上市?大概率能。毕竟它有亚马逊的流量背书,有婴儿监护器的品类优势,财务数据也好看。可上市之后呢?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怎么降低亚马逊的营收占比?怎么让独立站真正“活”起来?怎么在婴儿监护器这个红海里守住自己的位置?这些问题不解决,“类目头牌”的头衔可能戴不了多久。

跨境圈从来不缺“昙花一现”的明星,缺的是能持续奔跑的选手。聚智科技的上市赌局,赢了是新的起点,输了可能就是前车之鉴。对中小卖家 与其盯着别人的上市梦,不如把自己的“小生意”做扎实——毕竟能熬过亚马逊算法调整、能扛住价格战、能把客户留住的,才是真正的头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