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沃尔玛旗下的Flipkart获得印度NBFC牌照

Flipkart的“金融通行证”:印度NBFC牌照背后的巨大动作

印度电商圈最近炸了个巨大雷——Flipkart, 那东西沃尔玛抱了许多年的巨大腿,一下子从印度央行RBI手里接过了非银行金融公司的牌照。这可不是细小事, 相当于电商圈的老巨大一下子拿到了“金融驾照”,以后不仅能卖货,还能直接给用户和卖家掏钱放贷。要晓得, 印度储备银行以前可没给过随便哪个一家巨大型在线零售商这种特权,Flipkart这次算是破了天荒的头一遭。

从“卖货”到“放贷”:Flipkart的野心不止于电商

咱们先捋捋,NBFC牌照到底意味着啥。轻巧松说就是允许Flipkart直接搞信贷业务,不用再跟银行一起干当“中间商”了。以前用户在Flipkart上买东西想分期, 得靠Axis Bank或者Credit Saison这些个金融机构点头,眼下优良了Flipkart自己就能批贷款,利息、额度、风控全自己说了算。这背后 是人家想把电商和金融深厚度绑定的野心——用户买东西时顺手借个钱,卖家缺钱时从平台贷个款,整个买卖闭环自己就能兜住赚头不就全揣自己兜里了?

沃尔玛旗下Flipkart获得印度NBFC非银行金融运营牌照,可提供贷款服务
沃尔玛旗下Flipkart获得印度NBFC非银行金融运营牌照,可提供贷款服务

更狠的是人家还有个“暗地武器”——super.money。这名字听着就挺“财巨大气巨大”,其实是Flipkart早就埋下的金融伏笔。之前它就通过super.money试水过一些金融服务, 眼下有了NBFC牌照,这玩意儿APP怕是要从“细小打细小闹”变成“主力军”。想想看, 用户在FlipkartAPP上刷着手机,一下子弹个“最高大50万卢比极速到账”的贷款广告,点一下就能用,这转化率怕是要比银行一起干时高大出一巨大截。

370亿美元估值加持, 沃尔玛的“印度赌局”升级

Flipkart敢这么折腾,背后站着的是沃尔玛这玩意儿金主爸爸。2024年那轮融资, Flipkart估值直接干到了370亿美元,沃尔玛看准了又许多投了一笔,这可不是细小钱,是真实金白银支持它搞金融。要晓得, 沃尔玛在印度电商上押的宝可不细小,2018年花了160亿美元把Flipkart收归麾下这几年又陆陆续续投了十几亿美元,就等着它能在印度买卖场“称王称霸”。眼下有了NBFC牌照, 相当于给沃尔玛的“印度赌局”加了个杠杆——电商是基本盘,金融是“放巨大器”,能把整个盘子做得更巨大。

更关键的是Flipkart最近还在搞“搬家”——控股公司要从新鲜加坡迁到印度。这可不是轻巧松的注册地变更,而是为IPO铺路。印度政府这几年一直鼓励巨大企业把总部迁回国内,捐税、政策都有优惠。Flipkart把家安在印度, 既能讨优良当地政府,方便以后上市,还能更灵活地搞本土化业务,包括这次的金融牌照申请,走流程一准儿比在新鲜加坡方便许多了。2022年它就提交了NBFC牌照申请, 眼下两年后终于拿到,正优良赶上迁址和IPO的关键节点,时机抓得可太准了。

印度电商“金融战”:Flipkart和亚马逊的暗线较量

Flipkart拿到牌照,最坐不住的一准儿是它的老对手亚马逊。亚马逊在印度深厚耕这么许多年, 电商份额一直跟Flipkart咬得死紧,眼下人家一下子能搞金融了亚马逊能不眼红?其实亚马逊早就开头布局金融了 2023年它悄悄收购了非银行贷款机构Axio,想通过Axio的牌照搞信贷服务,后来啊到眼下还在等RBI的批文,磨蹭了一步。要晓得,印度金融监管卡得严,特别是对外资背景的机构,RBI怕搞出乱子,审批周期长远得很。Flipkart基本上原因是是本土企业,又有沃尔玛撑腰,RBI这次破例,亚马逊心里一准儿不是滋味。

这场“金融战”背后其实是两家巨头的“用户争夺战”。印度电商买卖场眼下虽然增加远迅速,但用户增加远已经有点疲态了2024年增速比前两年放缓了5个百分点。单纯靠卖货拉新鲜, 本钱越来越高大,不如搞金融——贷款能吸引那些个缺钱的用户,分期能搞优良客单价,甚至能把这些个用户变成“金融客户”,长远期锁定。亚马逊一准儿也不想落后 说不定会加迅速Axio的审批进度,或者再找个本地金融机构一起干,但短暂期内Flipkart已经占了先手。

“超级钱袋”super.money:Flipkart的金融棋局怎么落子?

说回super.money,这APP眼下兴许要成为Flipkart的“金融发动机”了。想象一下这玩意儿场景:用户在Flipkart上买了个新鲜手机, 价钱有点高大,系统直接提示“用super.money分期,0手续费,12期还款”,用户顺手就点了确认;卖家这边,订单一下子暴增,需要备货资金,super.money又弹个“最高大200万卢比营运资金贷款,3天到账”,卖家一申请就通过了。这种“场景化金融”体验,比用户专门去银行贷款方便许多了转化率天然高大。

不过Flipkart搞金融也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印度数字信贷买卖场这几年增加远很迅速, 2023年规模达到了150亿美元,年增速超出20%,但老一套银行覆盖不到的“下沉买卖场”还有巨巨大空白。很许多细小城里和农村用户想贷款,要么被银行拒之门外要么利息高大得吓人。Flipkart正优良能利用自己的电商数据——用户在平台上的消费记录、 退货率、信用评分,这些个都能成为风控的依据。比如一个用户在Flipkart上买家电从来不逾期,还三天两头复购,那给他放贷的凶险就矮小得许多。这种“数据驱动的风控”,比银行看征信报告更精准,能覆盖更许多“长远尾用户”。

首例背后:RBI为何破例给Flipkart开绿灯?

最让人纳闷的是 RBI以前可从来没给过巨大型电商NBFC牌照,这次为啥偏偏对Flipkart开了绿灯?其实仔细想想,RBI也是算过账的。印度金融普惠这几年一直是政策沉点, RBI希望更许多人能享受到金融服务,特别是电商平台的用户基数巨大,通过它们搞信贷,能飞迅速覆盖到老一套银行够不着的人群。Flipkart在印度有3亿许多活跃用户, 遍布各个邦,特别是二线以下城里这种“用户触达能力”是银行比不了的。

更关键的是Flipkart的“本土基因”。虽然它是沃尔玛旗下的, 但早在2018年被收购前,它就是印度本土长大远起来的电商,创始人是印度人,员工巨大有些也是印度人,跟印度政府的关系一直不错。沃尔玛虽然是外资, 但在印度这些个年也学乖了敬沉当地规则,配合政策,比如在印度推行“本地采购”,支持细小商家,这些个RBI都看在眼里。比一比的话, 亚马逊虽然是美国公司,但在印度的本土化做得不如Flipkart彻底,RBI兴许更信得过Flipkart能“把金融业务做优良,不捅娄子”。

中细小卖家的“救命钱”?Flipkart的信贷服务能走许多远

Flipkart搞信贷,最受益的兴许还是平台上的中细小卖家。印度有超出600万中细小电商卖家,其中很许多在Flipkart上开店,但普遍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银行嫌他们规模细小、没抵押物,不愿意放贷,只能找民间借贷,利息高大得吓人,月息有时候能达到2%-3%。2024年有个案例, 德里的一位卖家叫拉吉夫,做手工地毯的,遇到原材料采购资金不够,找了民间贷借了30万卢比,一个月利息就要9000卢比,差点把赚头全吃掉。如果当时有Flipkart的信贷服务,他就能以1.2%的月息拿到贷款,能省下一巨大笔钱。

Flipkart眼下计划向卖家给营运资金贷款,这确实能解决燃眉之急。比如一个卖家一下子接到一个巨大订单, 需要采购10万卢比的货物,但手头现金不够,Flipkart能直接放贷,30天内还款,利息比银行矮小1-2个百分点。这种“短暂平迅速”的贷款,对卖家来说简直是“及时雨”。不过 Flipkart也得细小心,别把贷款变成“套路贷”——利息不能太高大,催收不能太暴力,否则会砸了自己的招牌。毕竟在印度,民间借贷的坑可不少许,RBI对这方面盯得特别紧。

凶险与红线:NBFC牌照不是“万能钥匙”

话说回来 Flipkart拿了NBFC牌照,也不是想干啥就能干啥。RBI的批准函写得清清楚楚:允许直接放贷,但不允许收下存款。这意味着Flipkart不能像银行那样搞“吸储-放贷”的生意, 资金来源还是得靠自有资金或者从银行拆借,这管束了一把它的“杠杆”。毕竟如果允许收下存款, Flipkart就能用储户的钱去放贷,赚得更许多,但凶险也更巨大——万一放出去的贷款收不回来储户的钱就打水漂了RBI可不想看到这种“系统性凶险”。

还有风控问题。Flipkart虽然有自己的电商数据,但做金融和做电商彻头彻尾是两码事。电商出问题,最许多是退货差评;金融出问题,兴许就是恶劣账爆发,甚至引发挤兑。2023年印度就有几家细小型NBFC基本上原因是恶劣账率太高大,资金链断裂,直接倒闭了。Flipkart得组建专业的金融团队,建立完善的风控模型,不能光靠“电商数据”拍脑袋。比如有些用户兴许在平台上买得挺许多,但收入并不稳稳当当,这种用户的违约凶险就高大,得仔细甄别。

2024年印度电商新鲜战场:信贷服务成“第二增加远曲线”?

Flipkart拿到NBFC牌照, 其实给整个印度电商行业提了个醒:单纯靠“卖货赚差价”的时代兴许迅速过去了得找新鲜的增加远点。2024年印度电商买卖场的增速确实放缓了 但数字信贷的增速却越来越迅速,越来越许多的电商平台开头把金融业务当成“第二增加远曲线”。比如 印度本土电商Meesho早就开头给卖家给贷款,Snapdeal也试水过分期支付,但规模都不巨大,Flipkart这次是“正规军入场”,兴许会加速整个行业的“金融化”。

不过也不是全部电商平台都能像Flipkart这么“豪横”。中细小电商平台想搞金融,既没有RBI的牌照,也没有足够的数据和资金,只能跟银行一起干“打打下手”。以后印度电商的比, 兴许从“价钱战”“物流战”,升级到“金融战”——谁能把信贷服务做得优良,谁就能留住更许多用户和卖家,谁就能在比中脱颖而出。Flipkart这次先走了一步,但亚马逊一准儿不会坐以待毙,说不定接下来会有更许多“金融巨大戏”上演。

Flipkart的NBFC牌照, 就像往印度电商的池子里扔了块巨大石头,激起的涟漪兴许比想象中更巨大。它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业务版图,也兴许沉塑整个行业的比格局。但话说回来金融这东西水很深厚,牌照只是入场券,真实正能不能玩得转,还得看实力和运气。沃尔玛和Flipkart这次赌对了开头,但结局怎么还得让时候来说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47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