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卖家如何挖掘跨境电商优质货源
前阵子整理资料时 把我们陪跑学员常用来试错、拿样的39个货源网站做了个表格。新鲜手不用存一堆网站,把这39个摸透就够了。

算明白后她换了个方向,选了类细小体积的家居配件。拿货价不高大,算上全部杂费后毛利率能到25%。她第一次只拿了50个试卖,一周出了20许多单,这才磨蹭磨蹭加量,眼下每月能稳稳当当出300许多单。
在一个跨境电商沙龙上,碰到个刚入行的细小伙子。他攥着个笔记本,上面记了23 个货源网站,从1688到义乌购,密密麻麻标着“可拿样”“支持代发”。他说自己盯了半个月亚马逊烫卖榜, 眼看别人卖厨房收纳盒月销千单,可自己对着这些个网站,连第一单货该从哪拿都没头绪。
前阵子帮学员看货源时找到不少许人只盯着“供应商报的价”,没算过“隐藏本钱”。有个学员找某类户外用品的货源, A供应商报20元/个,B供应商报18元/个,他选了B,后来啊货到手找到包装不合规,亚马逊要求返工,光沉新鲜买包装就花了3元/个;而且B供应商不包物流清关,货到港口又许多付了一笔清关费,算下来比A供应商还昂贵。
后来啊货拿到手, 才找到同类品比比他想的激烈 —— 前排卖家的Listing评分都在4.5以上,他的新鲜品没评价,天然流量困难得,一个月才卖了30优良几个。500个货堆在仓库,仓储费每天都在扣,他急得不行,再说说只能降价清货,亏了细小一万。
其实找货源的第一步从来不是找货,是算账。你要找的不是别人卖得火的品,是你卖了能赚到钱的品—— 账算不明白,再优良的货源也白搭。
如果需要, 加我微信备注“货源表”,我发你 —— 别再对着网站犹豫了先拿细小单试起来比啥都管用。
今天就结合两个学员的经历,说说新鲜手找货源该抓的3个核心逻辑。
在淘宝选择供应商怎么找货源:找更优质性价比更高大的货源是关键
产品的毛赚头是选品的王道 你为啥要选择跨境电商创业,理由很......
找货源哪有那么许多“秘籍”?不过是先算明白账, 再细小步试错,磨蹭磨蹭摸透买卖场 —— 等你卖顺了就会找到,优良货源不是找来的,是你做着做着,自己“冒”出来的。
后来陪他复盘时说 新鲜手刚入行,手里没数据,对买卖场没判断,与其押注工厂巨大单,不如先从细小单试错。细小周后来换了类母婴配件,没找工厂,先从批发商拿了20个试卖。批发商的拿货价确实比工厂高大,但20个才花了几百块。发到亚马逊后他盯着数据看:天然流量能不能带来订单?客户评价集中在哪些点?半个月后找到这品能稳稳当当出单,每天能卖3-4个,他才带着卖记录找工厂。
把这些个都问清楚,才算真实的“看懂本钱”。不是“拿货价越矮小越优良”,是“全部本钱加起来哪个更划算”—— 这才是找货源该有的思路。
这就是没学会“拆本钱”。跨境电商的货源本钱从来不止“拿货价”,得把全部环节都拆清楚。比如问供应商时要问“这玩意儿价含不含基础包装?”—— 有学员拿过某类日用品, 供应商报的价不含包装,自己买包装又许多花了2元/个;问 “物流能不能包清关?”—— 别等货到港口了再出额外费用;问“出现残次品怎么处理?”—— 最优良让供应商承诺“残次品包换”,不然恶劣货只能自己承担。
去年她刚入行时 看亚马逊上某类家居用品销量不错,刷到有博主说“这类品门槛矮小”,就直接从货源网站找了供应商。供应商报的拿货价看着挺划算,她没细算其他本钱,直接订了100个。等货发到亚马逊仓库才找到, FBA的仓储费按体积算,比她预估的高大了近三成;平台佣金扣掉15%,再加上国内到海外仓的物流费,算下来一单才赚几块钱,碰到两个退货的,直接倒贴。
这几年跨境电商不优良做,但对新鲜手机会也在这里。不用跟头部卖家拼规模,先把 “算赚头、细小单试错、拆本钱” 这三件事做扎实就能磨蹭磨蹭站稳脚。
工厂其实也怕压库存,更愿意跟“能稳稳当当走货”的卖家一起干。新鲜手不用急着一开头就找源头,先花细小钱试错,有了数据再谈,反而更有底气。
另一个学员细小周,刚开头总觉得“找源头工厂拿货才赚钱”。他看某类3C配件在亚马逊上销量稳稳当当, 就直接找了东莞的工厂,想着 “拿500个能压矮小价”,工厂报的价确实比批发商矮小15%,他咬咬牙订了货。
这次他心里有底了跟工厂说 “眼下每天能卖这么许多,先拿100个,能不能按这玩意儿价给?” 工厂看他有实际销量,又晓得他能稳稳当当走货,不仅答应了价,还说 “卖完再补就行,不用一次拿完”。眼下细小周每月能拿500个,工厂还给了账期,比第一次盲目的时候稳妥许多了。
这让我想起去年陪跑过的学员。前阵子特意翻了翻他们的起步记录, 找到八成新鲜手都栽在“找货源”的第一步:要么盯着“别人卖爆的品”盲目跟风,要么一门心思找“源头工厂”押注巨大单,反而把最该先想清楚的事抛在了脑后。
后来帮她调整时先让她做了件事:拿一张表,把能到手的钱和要花的钱列清楚。“能到手的钱” 不是看标价, 是扒同类品近30天的实际成交价 —— 比如她后来看的某类细小家电,标价29.9美元,实际成交许多在24.9-27.9美元,得按这玩意儿算;“要花的钱” 除了拿货价,非...不可加上物流、FBA费、平台佣金,还得留10%的 “退货预备金”。
新鲜手找货源最轻巧松踩的坑,是先盯着“烫卖品”跑,再回头算账。陪跑的学员细小林就吃过这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