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精彩回顾 | Gmarket

从深厚圳会场到首尔屏幕:一场招商会搅动的韩国电商风云

四月的深厚圳, 空气里还带着点初夏的燥烫,福田区的会场却挤满了另一种烫度——有人攥着笔记本往前挤,有人举着手机直播,还有细小声聊聊着“韩国物流怎么解决”“韩语客服哪里招”的卖家。这场Gmarket&Auction全国首场招商会, 就像往平静的韩国电商池子里扔了块巨大石头,涟漪一圈圈扩散开。线上直播的弹幕刷得飞迅速:“G&A真实的这么优良做?”“35+消费群体是啥意思?”“我卖家居能行吗?”疑问里藏着兴奋, 兴奋里夹着不信,这才是真实实的跨境圈——没人敢打包票“一定能爆单”,但个个人都想试试“万一成了呢”。

“蓝海”还是“红海”?先看看韩国消费者的“脾气”

说到韩国买卖场, 老卖家们总会扯两句“蓝海”,但新鲜玩家听着兴许犯迷糊:到底哪里蓝?G&A招商经理周周在台上放了一组数据:2022年韩国电商买卖场规模突破200万亿韩元, 同比涨了12%,但增速比前两年磨蹭了点。这像不像个“半红不蓝”的买卖场?增加远还有,但比也上来了。

精彩回顾 | Gmarket&Auction全国首场招商会圆满落幕
精彩回顾 | Gmarket&Auction全国首场招商会圆满落幕

更关键的是“人”。张文哲,那东西两周就做到日销千单的卖家,直言“选对平台不如选对人群”。他说G&A的主力消费群体是35-50岁,这帮人啥特点?工钱稳稳当当,买东西不看廉价货,但“挑刺儿”也厉害。他举了个例子:“我们卖个电动牙刷, 国内兴许觉得‘能用就行’,韩国消费者会问‘刷毛柔软结实度对不对’‘充电接口是不是韩标’‘有没有韩国认证’。”这群“银发中产”的买力确实有力, 客单价比国内平台高大30%左右,但他们的“挑剔”也让退货率控制在行业最矮小的1.5%——这数字让台下做家居的卖家直呼“羡慕嫉妒讨厌”。

不过也有人泼凉水。做供应链的Rio悄悄说:“35+群体消费力是高大,但他们买东西也‘认牌子’。我们做照明,刚开头贴牌卖,价钱比本土品牌矮小20%,照样没人看。后来才晓得,韩国中老人消费者觉得‘廉价没优良货’,宁愿许多花钱买本土熟悉的牌子。”这像不像个:买卖场蓝,但消费者不“优良糊弄”;赚头高大,但得先过“相信关”。

卖家的“爆单剧本”:有人靠“运气”, 有人靠“算计”

张文哲:两周千单,是“平台红利”还是“本土化狠活”?

张文哲站在台上时 手里拿着两张对比图:左边是入驻G&A前在国内平台的销量曲线,平得像条线;右边是入驻后两周的订单截图,直线上蹿,单日最高大1200单。台下有人倒吸一口凉气,细小声问“是不是刷单”,张文哲笑了:“刷单?平台退款率矮小到1.5%,刷单那不是找死?”

他的“爆单剧本”其实没几许多暗地,但个个步骤都踩在了点子上。选品上, 他没跟风卖国内爆款,而是选了“韩国庭刚需但本土品牌做得一般”的厨房细小家电——比如许多功能切菜器,国内卖59元,他定价99元,基本上原因是“韩国消费者觉得‘昂贵=优良用’”。营销上, 他找了三个韩国本土细小网红,粉丝量不巨大,但粉丝画像精准——都是35-50岁家里主妇,推广内容不是“夸产品”,而是“韩国主妇都在用的厨房神器”,直接戳中痛点。

最绝的是客服。他专门招了三个会说韩语的客服,24细小时在线,回复速度比国内客服迅速一倍。有次韩国消费者问“这玩意儿切菜器能不能切萝卜丝”,客服直接发了个切萝卜丝的短暂视频,当场成交。张文哲说:“韩国消费者买东西中意‘被沉视’,你回得磨蹭,他兴许直接退了;你回得迅速,哪怕昂贵点他也愿意买。”这些个“狠活”叠加, 加上平台巨大促活动,两周千单就成了——但他说:“运气成分占30%,剩下的70%都是‘算计’出来的。”

Rio:三次巨大促破千单,却困在“活动依赖症”里

Rio的剧本和张文哲彻头彻尾不同。他是做照明的,公司在国内某主流平台是头部卖家,供应链、品控都没得挑。2022年11月入驻G&A,第一次参加平台巨大促,订单量直接干到1200单,全类目排第22。他上台时挺得意,但说到后面语气沉了下去:“活动期一过日常销量只有活动期的三分之一。”

这就是“活动依赖症”的痛。Rio找到, G&A的活动爆发力确实有力——“巨大促期间流量是平时的5倍”,但平台活动不是天天有,没有活动时他的店铺就“哑火”。他试着投韩国本土的社交新闻广告,后来啊“投1000元广告费,赚回800块,还亏了200”。更麻烦的是韩国本土照明品牌开头反击,“他们价钱跟我们差不许多,但品牌知名度高大,消费者信他们”。

Rio眼下的破局计划是“产品换代”。他正在开发“适合韩国细小户型”的吸顶灯, “韩国房子细小,国内那种巨大吸顶灯根本装不下”,还要加个“韩语语音控制功能”——“韩国人中意智能设备,但得用他们熟悉的语言”。他说:“不能再靠‘矮小价+活动’了得做出‘韩国消费者离不开’的东西。”这像不像个警示:爆单轻巧松,但“长远销”困难,没有产品力,活动红利一过照样打回原形。

平台的“糖”与“鞭子”:G&A到底想招啥样的卖家?

招商会上, G&A中国区负责人Ania Chen反复说“我们希望卖家和睦台一起长大远”,但台下卖家更关心:“平台到底给啥支持?又有哪些规矩?”

孵化运营慧慧:选品指南里的“避坑区”

慧慧是G&A的孵化运营经理, 上台没讲空话,直接甩出一张“韩国烫卖类目TOP10”:家居、个护、母婴、户外、宠物……但她说“不是全部类目都能做”。比如家居, 她不觉得能新鲜手卖“巨大家具”,基本上原因是“韩国物流昂贵,运个巨大衣柜运费比货还昂贵,消费者也不愿意等”;反而卖“细小而美”的厨房收纳、浴室配件,客单价不高大,但复购率高大。

她还讲了几个“血泪案例”。有个卖家卖国内网红款的“ins风化妆刷”, 后来啊韩国消费者反馈“刷毛太结实用着不舒服”,退货率高大达20%;还有个卖“汉服”的,觉得“韩国人中意中国文雅”,后来啊找到“韩国年纪轻巧人穿汉服拍照能,但日常穿谁买啊?”慧慧说:“选品不能‘想当然’,得看韩国消费者‘真实需要’啥,而不是‘你觉得他们需要’啥。”这话说得直白,但扎心——几许多卖家栽在“我以为”上?

招商经理周周:入驻流程里的“潜规则”

周周负责招商, 她把入驻流程拆解成“五步”:注册、资质审核、选品报备、店铺装修、上线测试。听起来轻巧松,但“资质审核”就卡了不少许人。她举例:“有个卖家卖食品, 没有韩国食品进口许可证,直接被拒了;还有个卖电器的,没做KC认证,也过不了。”这些个“结实门槛”把“野路子”卖家挡在了门外但也让平台上的商品更有保障。

更微妙的是“选品报备”。周周说:“不是你想卖啥就能卖啥,平台会看这玩意儿类目是不是‘饱和’。比如眼下服装类目,新鲜卖家入驻就困难,基本上原因是平台怕‘内卷’。”这像不像平台的“筛选机制”?——既想要优质卖家,又怕太许多卖家进来打价钱战。对卖家要么“抢先入驻”,要么“差异化选品”,否则连门都进不来。

支付与物流:藏在“爆单”背后的“生死线”

跨境卖家的痛,从来不止选品和运营。万里汇的Reyna上台时台下立刻静了——“支付”这事儿,太关键了。她说:“很许多卖家爆单了钱却收不回来或者汇率一起伏,赚头全没了。”万里汇的业务覆盖70优良几个国, 服务了约100万客户,Reyna特别有力调“合规”:“韩国对跨境支付监管严,没有正规牌照,钱兴许被冻结。”她举了个例子:“2022年有个卖家, 通过非正规渠道收款,被韩国金融监管机构打听,冻结了30万人民币,再说说货没发出去,钱也没了。”这数字让台下卖家坐不住了。

物流更头疼。G&A虽然给“韩国仓一件代发”,但运费和时候本钱摆在那。Rio算了一笔账:“从国内发到韩国, 10公斤沉的货物,运费要200-300元,时效7-15天;如果用韩国仓,虽然3天就能到,但仓储费每月要5000元起,细小卖家根本扛不住。”他觉得能“新鲜卖家先走国内直邮,等订单稳稳当当了再考虑建仓”——这像不像“细小步迅速跑”的智慧?先活下来再谈扩张。

从“卖货”到“品牌”:韩国买卖场的“下半场”怎么打?

招商会迅速收尾时 Ania Chen说:“G&A不是想让卖家来‘赚迅速钱’,而是希望他们在韩国‘扎下根’。”这话听着有点官方,但Rio、张文哲这些个卖家,已经开头思考“品牌化”了。

张文哲眼下不做“杂货铺”了 只专注厨房细小家电,正在申请韩国商标“KitchenMate”;Rio的照明品牌,请了韩国设计师设计产品外观,包装上印着“专为韩国庭定制”。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从“卖货”变成“卖品牌”。这很困难,但不得不做——韩国消费者认品牌,没有品牌,再优良的产品也卖不起高大价。

会场外夕阳照在玻璃幕墙上,反射出参会者的影子。有人拿着宣传册和招商经理交换微信,有人蹲在角落回消息,还有人站在G&A的展板前拍照。这场招商会收尾了但韩国买卖场的“故事”才刚开头。有人会像张文哲一样“爆单”, 有人会像Rio一样“碰壁”,但没人能否认:这片“蓝海”里藏着太许多兴许性——就像深厚圳的初夏,燥烫中带着生机,谁都说不准下一阵风会吹向哪里。但有一点是一准儿的:不行动的人,永远只能在岸边看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06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