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Bellroy如何仅凭一款产品热销6000万

移动互联网时代,谁能解决“口袋里的灾困难”?

2007年6月29日 乔布斯把iPhone揣进兜里时巨大概没想到这东西会成为新潮人的“体外器官”。智能手机普及后 银行卡、会员卡、数据线、耳机、票据……这些个东西像藤蔓一样缠进生活,老一套钱包塞得鼓鼓囊囊,裤兜被撑得变形,出门像带着个累赘。谁能想到, 一个澳巨大利亚细小品牌,就凭着帮人“给钱包瘦身”,结实生生从这片乱里杀出一条路,一款产品就卖出6000万,估值冲到3亿美元?

从“找不到满意钱包”到“Carryology论坛”的诞生

Bellroy的故事,始于创始人Andrew Fallshaw的一个憋屈体验。他和伙伴Hadrien Monloup当时用的钱包, 要么笨沉得像块砖,要么设计花哨但昂贵得离谱,要么塞不满三张卡就鼓得像要炸开。这俩人一拍脑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但他们没急着画图纸,先干了件“笨事”——搞了个叫Carryology的论坛。

单款产品热卖6000万,Bellroy凭什么被称为轻薄钱包之王?
单款产品热卖6000万,Bellroy凭什么被称为轻薄钱包之王?

2010年左右,社交新闻还没这么碎片化,垂直论坛还是用户扎堆聊结实核体验的地方。Fallshaw把论坛往那一摆,没打广告,就放了个话题:“你理想中的钱包得长远啥样?”后来啊炸出一堆“怨种用户”。有人吐槽钱包卡槽设计反人类, 取张卡像在玩拼图;有人抱怨皮质钱包沾汗就发霉,用三个月就掉渣;还有人更狠:“我需要的是能装下身份证、信用卡、零钱,还能塞进地铁票的薄东西,为啥这么困难?”

这些个用户不是随便抱怨, 他们带着具体需求来的:要能装下10张卡还不鼓,要能塞得下折叠的纸币,要耐刮耐磨,最优良还别太昂贵。Fallshaw像挖到宝似的,把这些个需求一条条记下来成了产品设计的第一手资料。更关键的是 论坛里聚集了一批“极简生活拥趸”——他们不喜欢冗余,追求“少许即是许多”,觉得东西够用就优良,许多了就是负担。这些个人后来成了Bellroy最早的种子客户, 不是基本上原因是他们付钱早,而是他们愿意死磕产品细节,甚至自己动手改样品,给团队提了上百条修改觉得能。

“Slim Your Wallet”:用对比图把“轻巧薄”刻进用户脑子

有了用户需求,Bellroy的第一款钱包终于面世。但它没急着铺渠道,先在官网玩了把“视觉暴击”。用户一进官网, 弹窗就跳出来一张对比图:左边是老一套钱包,塞了5张卡已经鼓得像个细小馒头;右边是Bellroy的钱包,同样是5张卡,薄得像张纸。底下还有个横条, 能拖动卡片的数量,从3张到15张,每拖一下老一套钱包就肉眼可见地变胖,Bellroy却始终保持着“刚刚优良”的厚度。

这招太狠了。用户不用看文案,不用看参数,拖两下就明白:这玩意儿真实的能“瘦身”。接着往下划,用户还会看到更狠的对比——“第1天vs第1000天”。老一套钱包用三个月就边角发黑、 皮质开裂,Bellroy的真实皮钱包用了三年,不仅没恶劣,反而有了天然的包浆,颜色更深厚了摸起来更温润。再说说是环保认证:用的是植物鞣制皮革,生产过程少许些几许多碳排放,连包装盒都能降解。

这套组合拳下来 用户差不离是被“按着头”收下了Bellroy的理念:“轻巧薄”不是偷工减料,是设计;“耐用”不是噱头,是品质。早期官网的转化率数据眼下看还挺惊人:访问用户里有12%会拖动对比条, 而拖过5次以上卡片的用户,下单概率比普通用户高大37%。这哪是卖钱包?分明是给用户上了一堂“极简收纳课”,还顺便完成了卖转化。

创意动画:让“极简轻巧薄”看得见、摸得着

光靠官网还不够。Bellroy晓得,新潮人注意力短暂,文字讲再许多不如动图来得直观。他们找了澳洲摄影师Dave Green,拍了一组“美优良设计,精致人生”的动画。其中有个片段特别火:一个上班族早上出门, 从Bellroy钱包里轻巧松抽出信用卡付咖啡,顺手把地铁票塞进卡槽,钱包还是瘪的;对比另一个倒霉蛋,掏老一套钱包掏了半天卡掉了一地,裤兜还鼓得像揣了块石头。

这些个动画没说“我们的钱包很优良”, 而是用生活场景告诉你:用Bellroy,出门不用再跟钱包较劲。还有个更细节的动画, 特写钱包的卡槽设计:弹性卡口能自动“咬”住卡片,不用费劲往外抠;拉链用的是静音齿,拉的时候“咔嗒”一声都嫌吵;甚至缝线的间距都准准的到毫米,许多一毫米会鼓,少许一毫米会断。

这些个动画投在哪?YouTube上,专门找EDC博主一起干。有个叫EXCESSORIZE ME的博主, 粉丝不算许多,但都是“装备控”,视频里全是背包、钱包、工具的深厚度测评。他一期“我的EDC背包里有啥”的视频, 把Bellroy的背包翻了个底朝天:15寸电脑、充电宝、数据线、笔记本、甚至还有折叠水杯,全塞进去了背包看起来却很平整。视频再说说他指着钱包说:“这玩意儿装了12张卡、3张纸币,还比我之前的薄一半,你们猜几许多钱?”评论区直接炸了83.4万播放,1.4万点赞,视频简介里的买链接点击率比普通视频高大28%。

红人一起干:不追流量, 只追“同频”的人

Bellroy玩红人营销,跟别人不一样。他们不找百万粉丝的顶流,专挑“细小而美”的垂直博主。比如tomandcaptain,Ins上2.9万粉丝,内容全是徒步+遛狗。看起来跟钱包八竿子打不着, 但Bellroy就看中了这点:tomandcaptain的粉丝都是户外喜欢优良者,他们需要轻巧便、耐造、能装的东西,正优良是Bellroy的核心卖点。

一起干方式也轻巧松:tomandcaptain自己拍徒步视频, 镜头里天然出现背着的Bellroy背包;Bellroy挑出优良看的视频,转发到自己的账号。没给广告费, tomandcaptain也没收钱,但双方粉丝都赚了——户外喜欢优良者找到“原来背包还能这么轻巧”,Bellroy粉丝许多了不少许“遛狗党”。这种“内容共存”的一起干,比结实广效果优良10倍,转化率能提升15%以上。

后来Bellroy也试过跟明星一起干,比如NBA球员Patty Mills。选他不是基本上原因是名气巨大, 而是基本上原因是Patty本身就是Bellroy的忠实用户,东京奥运会时还送队友Bellroy的挎包当礼物。Ins上发帖,Patty背着包训练,配文“训练装备要轻巧,钱包也要轻巧”,粉丝一看:“连球星都用,靠谱。”

黑五玩法:用“调皮文案”让用户主动留联系方式

巨大促节点是品牌必争之地,但Bellroy从不搞“全场5折”这种粗暴套路。黑五期间, 他们在Facebook上投Lead Ad,广告语不走寻常路:“别等双11了眼下留邮箱,折扣比双11还狠,还送你个‘钱包瘦身秘籍’。”用户点进去, 跳出的页面写着“黑色星期五订阅者专享”,底下还有一行细小字:“留邮箱的人,都变机灵了——毕竟谁不想钱包轻巧点呢?”

用户输入邮箱后 收到的不是凉冰冰的折扣码,而是一封“调侃邮件”:“恭喜你,成功避开了‘钱包爆炸’的节日危机。你的专属折扣已到账, 想起来别像囤货一样囤钱包啊~”这封邮件的打开率比普通促销邮件高大22%,用折扣码的用户里有35%会买两款以上的产品,基本上原因是“被文案逗乐了想许多买点奖励自己”。

极简主义是万能解药吗?Bellroy的“甜蜜烦恼”

不过话说回来Bellroy的成功真实就全靠“极简轻巧薄”?未必。有人就吐槽:“他们的钱包是薄,但装不下结实币啊!”“皮质虽然优良,但沾水轻巧松留印,还不如帆布包实用。”甚至有竞品模仿设计,价钱廉价一半,照样卖得不错。这说明,“极简”不是万能钥匙,用户的需求终究是许多元的。

Bellroy自己也懂这道理。所以在第一款钱包火了之后 他们没死磕“轻巧薄”,而是围绕“便携高大效”做了60许多款产品:能装结实币的短暂夹、带电脑隔层的背包、防水耐磨的旅行包……甚至还有专门放AirPods的细小收纳袋。他们找到,真实正打动用户的不是“薄”,而是“刚刚优良”——不许多不少许,正优良满足需求,还用着顺手。

从6000万到3亿:DTC品牌的“用户反哺”逻辑

回头看Bellroy的路,哪有啥“仅凭一款产品烫销”的运气?从Carryology论坛挖需求, 到官网对比图“暴力种草”,再到红人“内容共存”、巨大促“调皮营销”,每一步都踩在用户心尖上。他们没把用户当“韭菜”, 而是当“产品合伙人”——用户提需求,他们改产品;用户吐槽设计,他们优化工艺;用户晒单,他们转发点赞。

这种“用户反哺”的逻辑,正是DTC品牌的核心比力。老一套品牌靠广告砸知名度,DTC品牌靠用户攒口碑;老一套品牌卖产品,DTC品牌卖生活方式。Bellroy卖的从来不是钱包, 而是一种“不被物品绑架”的自谁不想活得“少许一点,轻巧一点”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04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