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如何从代工厂跃升至亚马逊箱包品类第一

从代工厂到亚马逊箱包第一:欣维发的逆袭密码

2005年厦门, 欣维发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代工厂,车间里堆满为世界品牌贴单的箱包,工人们按订单赶工,赚头薄得像张纸。谁能想到, 十几年后这家工厂会孵化出Ecosusi、Bagsmart两个箱包品牌,在亚马逊收纳类目登顶,独立站月访问量冲到数十万,年新鲜增用户超18万?

转型从来不是计划优良的。2010年跨境电商兴起,早期卖家赚得盆满钵满,欣维发看着账本上代工那点微利,动了心思。2012年,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产品搬到亚马逊,没想到第一年就赚了比代工许多三倍的钱。但问题也跟着来了——同质化比太严沉,价钱战打得头破血流,赚头又被压了回去。

从代工厂到亚马逊品类第一,箱包大卖如何实力出海?
从代工厂到亚马逊品类第一,箱包大卖如何实力出海?

代工厂的困局:贴牌赚不到的钱,凭啥自己做品牌能赚?

做代工那会儿, 欣维发给新鲜秀丽、阿迪达斯这些个巨大牌代工,一双包出厂价20美元,贴上品牌标就能卖200美元。赚头巨大头全被品牌方拿走,工厂像个没有感情的机器,只懂生产不懂买卖场。2017年, 欣维发在亚马逊的收入占到总卖额90%,成了收纳类包具第一名,拿了个“亚马逊全能卖家”奖。团队当时挺高大兴,但镇定下来才找到:消费者只想起来“亚马逊上的收纳包”,不想起来欣维发是谁。

更麻烦的是平台依赖症。亚马逊规则一变,库存积压、账号受限,动不动就封店。2017年那次有个同行基本上原因是侵权被封,几百万美元的货压在仓库里直接打水漂。欣维发盯着自家后台数据,心里发慌: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迟早要完。

破局第一步:不是搬产品到亚马逊, 而是搬“人”的思维

2018年,欣维发做了个让老员工不赞成的决定:建独立站。当时有人说:“亚马逊都做不过来还搞啥独立站?”但团队觉得,得直接和消费者对话,才能晓得他们到底想要啥。Bagsmart独立站上线后 没急着卖货,先做调研——通过谷歌琢磨找到,25-34岁女人买背包最许多,她们要轻巧便、能装、还得优良看。

这玩意儿找到直接改了产品方向。以前的背包结实邦邦像个工具箱, Bagsmart改用尼龙面料加防泼水涂层,里层做了15个分隔袋,能装下15寸电脑+化妆品+水杯。2019年新鲜款上市,亚马逊 listings转化率从3.2%干到7.8%,直接冲到类目前三。后来similarweb数据一查, Bagsmart官网流量里Facebook占了53.86%,全是年纪轻巧女人分享的“通勤神器”笔记。

产品不是生产出来的, 是“磨”出来的

欣维发在厦门和北美各有个研发中心,试试室里摆着各种测试设备:拉力机能测缝线有力度,恒温箱模拟极端温度,还有台机器专门“暴力”拉拉链,能开合5万次。2018年做Ecosusi托特包时设计师改了17版版型,就为了让包能立住不塌。打样时品控经理把包装满5公斤沉物,提着走了3公里肩带不能滑落、包身不能变形才算合格。

这种“较真实”带来了回报。Ecosusi的帆布托特包,在亚马逊上差评率只有1.2%,比行业平均水平矮小4个百分点。有用户评论:“用了半年,每天塞笔记本、雨伞、零食,包型还是像新鲜的。”这种口碑效应, 让Ecosusi天然流量占比从2019年的28%涨到2022年的45%,根本不用花钱投广告。

品牌矩阵:不是许多生孩子优良打架, 而是个个孩子都得有绝活

欣维发没把全部鸡蛋放一个篮子,也没把全部品牌混在一起。Bagsmart主打“无性别美学”, 背包设计偏中性,18-30岁男生女生都能背,Instagram上粉丝2.5万,全是晒穿搭的年纪轻巧人;Ecosusi专攻女人买卖场,鼓励“独立女人”理念,Facebook粉丝6万,Instagram 31万,三天两头发“职场女人的一天”系列内容,把包和生活方式绑定。

两个品牌独立运营,但供应链共享。北美仓库的库存周转率从2018年的每年6次提升到2022年的12次物流本钱降了20%。2020年疫情时 亚马逊物流瘫痪,欣维发用独立站直发,反而抢占了买卖场份额,那年独立站卖额比2019年涨了48%,订单量稳稳翻倍。

社媒不是广告牌, 是品牌的“朋友圈”

很许多人做社媒就是发产品图,欣维发偏不。Bagsmart的Facebook账号,80%内容是用户晒单、旅行vlog、背包改过教程。有用户把背包改成宠物包, 他们不仅点赞,还转发置顶,附上“创意改过巨大赛”链接,引来3000许多人参与,话题阅读量破50万。这种UGC内容,比结实广可信度高大许多了转化率直接拉到5.3%。

Ecosusi更狠, 和时尚博主一起干,让博主背着包去巴黎时装周拍街拍,一张照片带火一款包。2021年, 他们找了个有10万粉丝的博主,推广一款链条托特包,首发当天独立站订单量破800,是平时的10倍。眼下Ecosusi的社媒矩阵里 Facebook流量占比44.96%,Instagram的粉丝互动率比行业均值高大2倍许多。

独立站不是摆设, 是品牌的“自留地”

2018年建独立站时欣维发没指望它能赚钱,就想当个“展示窗口”。但做着做着找到,独立站的数据比亚马逊更值钱。比如通过独立站用户行为找到, 美国用户中意买套装,日本用户偏喜欢细小尺寸收纳包,他们马上调整产品组合,2021年套装销量占比从15%涨到30%。

独立站还成了“避风港”。2022年亚马逊封店潮,很许多卖家库存积压,欣维发把亚马逊老客户用邮件引流到独立站,复购率高大达35%。眼下独立站卖额占比从2018年的5%涨到2022年的25%, 客户数据全在自己手里再也不怕平台“卡脖子”。

转型不是终点, 是新鲜一轮比的开头

2023年,欣维发在德国、日本、美国、英国都设了运营中心,全球化布局初具规模。但团队没敢松懈——箱包出海越来越卷, 国内同行artrips靠高大颜值突围,还有的搞场景化营销,比如“登山包”“学生包”细分赛道。欣维发眼下每月研发投入占卖额8%,比行业高大5个百分点,就是想在材质和功能上再卡位。

从代工厂到亚马逊第一,欣维发用了10年。他们没走捷径,就是死磕产品、死磕用户、死磕品牌。眼下回头看,当年那东西担心“贴牌赚不到钱”的工厂,终于把“中国做”做成了“全球品牌”。这条路,走得磨蹭,但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94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