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Shop印尼关停后,独立站能否迎来第二春

TikTokShop印尼急刹车:600万卖家的求生之路

2023年10月4日一封邮件像一颗炸弹在东南亚跨境电商圈炸开——TikTok正式关停印尼站电商服务。600许多万商家瞬间陷入迷茫, 仓库里堆积的货品、刚投入的广告预算、还在搭建的供应链,一切都成了烫手山芋。有人连夜清仓甩卖,有人紧急转战其他东南亚国,还有人把目光投向了独立站这玩意儿“老赛道”。

从爆单到清仓:一个印尼卖家的48细小时

李哲的TikTok印尼店铺曾月销百万人民币,主打家居用品。10月4日早上他还在对接新鲜货品,下午就收到关停通知。“脑子一片空白,当时有3个柜子的货刚到港口,全是针对印尼消费者设计的。”他回忆,当晚联系货代降价甩卖,“亏了30%才处理完,不然压着更亏。”

TikTokShop印尼关停后续:独立站将迎来第二春?
TikTokShop印尼关停后续:独立站将迎来第二春?

和李哲不同,做3C配件的王磊选择了另一种方式——转战马来西亚。他在TikTok马来西亚站沉新鲜注册账号,把印尼的库存矮小价清给当地分销商。“印尼买卖场一下子没了不能坐以待毙。但马来西亚的消费者偏优良和印尼不一样,产品得改,价钱也要调整。”王磊说目前马来西亚店铺月销刚回到关停前的40%,“还在摸索,比在印尼困难做。”

独立站是救命稻草还是新鲜坑?

TikTokShop倒下后“独立站能否接棒”成了跨境圈最烫的话题。有人视之为“第二春”, 觉得终于能摆脱平台抽成和规则束缚;有人则觉得“换汤不换药”,独立站的坑兴许比平台更深厚。

“没有品牌, 独立站就是烧钱游戏”

深厚耕东南亚5年的卖家林薇直言:“TikTokShop的卖家,80%做不成独立站。”她的理由很轻巧松:巨大许多数卖家没积累忠实用户, “TikTok是流量生意,用户认的是短暂视频和主播,不是你的品牌。关停后粉丝不会跟着你走,独立站从零开头引流,烧的钱兴许比赚的还许多。”

林薇举例, 她有个朋友做印尼女装铺货,TikTokShop月销50万,想转独立站,投了20万广告费,3个月才带来5万订单,“转化率不到1%,亏惨了。铺货模式依赖平台流量,离开平台就是裸奔。”

“TikTok流量还在独立站能捡漏”

但另一群卖家看到了机会。SEA ERA创始人朱桂余虽然撤出了印尼, 但他觉得TikTok在印尼仍有巨巨大流量池,“卖家能用短暂视频引流到独立站,TikTok没关电买卖务,只是换了个模式,用户习惯还在。”

做电子产品的张磊正在尝试这条路。他在TikTok印尼账号保留日常更新鲜, 主页挂独立站链接,“每天发开箱测评、产品用教程,引导用户去独立站下单。虽然订单量不许多,但赚头比TikTokShop高大15%——平台抽成少许了不用搞直播秒杀,定价更自在。”

印尼独立站的生死门槛:钱、 人、品牌

独立站在印尼不是不行,但门槛比想象中高大。朱桂余直言:“需要经验、资金、品牌,三样缺一样都困难。”

资金:烧得起推广费吗?

印尼独立站的推广本钱远超平台。Google广告、 Facebook广告的单点击价在东南亚算高大的,2023年数据看得出来印尼电子类产品CPC约0.8-1.2美元,家居类0.5-0.8美元。某独立站服务商透露,新鲜站前3个月推广预算至少许要10万美元,“才能看到点效果,很许多中细小卖家根本烧不起。”

林薇算了一笔账:独立站引流本钱占卖额的30%-40%, 而TikTokShop只要15%-20%,“平台有天然流量,独立站全是买的流量。印尼消费者对品牌认知没劲,需要反复触达,广告费像流水一样。”

人才:懂本地运营的人在哪?

独立站运营和睦台运营彻头彻尾是两码事。平台有现成规则和流量入口,独立站需要自己建站、引流、客服、售后个个环节都要本地化。

跨境服务商“出海东南亚”创始人陈明说:“印尼语客服、本地化支付、物流配送,缺一不可。我们有个客户,独立站建优良了基本上原因是印尼语客服回复磨蹭,转化率只有0.5%。后来招了3个印尼本地客服,转化率提到2.5%。”

品牌:从“搬货工”到“造牌者”的蜕变

跨境靠矮小价和爆款能活,独立站时代,消费者认的是品牌和相信。”

做母婴产品的品牌“BabyJoy”给了个正面案例。2022年进入印尼时 他们没做TikTokShop,直接做独立站,投入50万做品牌建设:印尼网红一起干、本地KOL测评、母婴社群运营。“眼下复购率35%,比平台高大20%。”品牌负责人说“印尼妈妈愿意为相信的品牌付溢价,但需要时候积累。”

东南亚买卖场的“许多米诺骨牌”:从印尼到马泰越

TikTokShop印尼关停后货盘和卖家像许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向其他国。朱桂余看看到:“印尼的货品正在流向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卖家们廉价清货,试图在其他国‘捡漏’。”

马来西亚接棒:货盘转移与本土化试水

2023年10月后马来西亚TikTokShop商家数量激增30%。林薇说:“印尼的家居用品、 服装在马来西亚很受欢迎,价钱廉价,卖家直接把印尼的库存搬过去,改改标签就能卖。”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马来西亚消费者偏优良和印尼不同, “印尼中意亮色,马来西亚中意素色;印尼收下货到付款,马来西亚更中意电子钱包。”

王磊的3C配件在马来西亚遇到水土不服, “电压标准不一样,包装要改,说明书要翻译成马来语。虽然清库存迅速,但想长远期做,还是得本土化。”

以后已来:独立站需要的不是“第二春”,是“新鲜活法”

独立站能不能在印尼迎来“第二春”?答案兴许因人而异。但有一点明确:靠铺货和矮小价打天下的时代过去了品牌化、本土化、合规化才是王道。

引流:TikTok短暂视频+红人矩阵

即便TikTokShop关停,短暂视频引流依然是独立站的利器。张磊的做法是:每天发3条短暂视频, 内容是产品用场景、印尼用户评价、节日促销活动,“用印尼语配音,本土网红出镜,这样用户觉得亲切,点击率高大。”他的独立站流量中,TikTok引流占比60%,“比Google广告廉价,转化率也高大。”

支付:货到付款与本地支付网关

印尼消费者对支付方式很挑剔。2023年数据看得出来印尼电商交容易中,货到付款占比45%,电子钱包占比35%,信用卡仅占10%。某独立站服务商觉得能:“非...不可对接COD和本地支付网关,否则订单量上不去。”

林薇的母婴品牌独立站,一开头只支持信用卡,转化率1%。后来加入COD和GoPay,转化率飙到4%,“COD虽然手续费高大,但印尼用户相信这种方式,值得。”

合规:读懂印尼的“游戏规则”

孙汉山提醒:“印尼不是法外之地,合规是底线。”2023年印尼政府规定,跨境电商非...不可注册本地公司、缴纳增值税、商品非...不可符合印尼标准。“很许多卖家觉得‘先做了再说’,后来啊被罚款、封号,得不偿失。”

“BabyJoy”在进入印尼前, 花了6个月时候注册本地公司,申请SNI认证,“虽然本钱高大,但换来的是消费者相信和政府认可。眼下每月能平稳出货,不怕政策变动。”

写在再说说:没有万能解药, 只有适者生存

TikTokShop印尼关停,对卖家是危机,也是转折。独立站不是救命稻草,也不是新鲜坑,它是一条需要资金、人才、品牌铺就的路。有人能走出“第二春”,有人兴许倒在门槛前,不一样就在于是不是做优良了本土化、品牌化和合规化的准备。

东南亚买卖场永远有机会,但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卖家。就像朱桂余说的:“不要赌平台永远不变,赌自己的品牌和运营能力,才是长远久之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9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