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腾讯ALL IN虎口夺食

科隆展上的“半壁江山”:腾讯为何一下子对射击游戏下死手?

刚收尾的科隆展上,腾讯展台挤得水泄不通。22款新鲜品里 近一半是射击游戏——从《三角洲行动》的结实核FPS,到《沙丘:觉醒》的射击+SOC,再到《Arena Breakout:Infinite》的战术撤离,你能想到的射击子品类,差不离都被腾讯的展台承包了。现场老外玩家举着手机拍展品时 嘴里嘟囔着“Tencent really wants shooters”,翻译过来就是“腾讯这回是铁了心要抢射击买卖场的饭碗”。

说起来也奇怪,这些个年腾讯啥没干过?社交、 支付、云服务、文娱……连种地养猪都掺和一脚,但偏偏在2024年,把“ALL IN射击”四个字刻在了脑门上。更让人玩味的是 它瞄准的可是动视、EA这些个欧美老牌射击巨大厂的地盘——就像饿狼扑进羊圈,还是那种挑最肥的羊下口的架势。

虎口夺食,腾讯怎么敢ALL IN它的呀?
虎口夺食,腾讯怎么敢ALL IN它的呀?

欧美射击圈的“皇帝新鲜装”:花400块买一款“半成品”值吗?

聊腾讯为啥敢这么干,得先看看欧美射击圈眼下是个啥光景。说实话,这些个年欧美巨大厂的日子过得挺“拧巴”。一边喊着“3A品质不能输”, 一边又眼馋中国厂商的免费模式赚得盆满钵满,后来啊搞出来的东西,常常让玩家觉得“花这钱不值”。

就拿动视的《战区》来说。这游戏本是《COD》系列想蹭免费红利的产物,从本体里拆出来巨大逃杀玩法,主打一个“零门槛入场”。可运营两年许多, Steam优良评率从“特别优良评”一路跌到“许多半差评”,玩家吐槽铺天盖地:游戏内容更新鲜磨蹭得像蜗牛,网络动不动就崩,开挂的满天飞,举报系统跟摆设似的。最离谱的是 本体《COD 16》还得花400许多块买,后来啊买回来找到,PVP有些居然和《战区》共享服务器——等于花400块买了款“半成品”,还附赠一堆糟心事。

EA也没优良到哪去。《战地 2042》当初吹得天花乱坠, 啥“128人巨大战场”“动态天气系统”,后来啊上线后bug许多到能编成词典,地图设计反人类到让人不信人生。玩家怒斥“这游戏像是个未完成的Demo”,EA股价应声下跌。更讽刺的是后来EA把游戏改成免费,口碑居然磨蹭磨蹭回暖了——你说这买断制,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买断制的“原罪”:把非IP玩家挡在门外

欧美巨大厂为啥死守买断制?说白了还是“路径依赖”。他们觉得,花3年时候做一款3A巨大作,卖60美元天经地义。可他们忘了眼下的玩家早就不吃这套了——尤其对射击游戏这种“迅速消品”谁有空花400块试错?

《星鸣特工》就是最优良的例子。索尼第一方的FPS,号称“次时代射击标杆”,后来啊上线首月销量惨淡到开发商直接裁员。玩家吐槽点很一致:“剧情没意思,玩法平庸,凭啥要我花60块?” 你看,连索尼的IP光环都救不了“买断制+平庸内容”的组合拳,更别说没IP的新鲜作了。

GaaS化的“半吊子”:学中国厂商只学了个“免费”

更致命的是 欧美巨大厂学中国厂商搞GaaS,只学了“free to play”,没学“长远期运营”。《守望先锋》从买断改免费后 更新鲜内容像挤牙膏,新鲜英雄半年一个,平衡性调整永远磨蹭半拍,玩家流失速度比坐火箭还迅速。

反观腾讯,做GaaS可是老手。《穿越火线》运营17年,至今国内日活还能稳住;《和睦精英》靠着赛季更新鲜、皮肤活动,把玩家粘得死死的。姚远在采访里说:“射击游戏的GaaS,不是轻巧松做个商城就行,得让玩家觉得‘每天登录都有新鲜东西’。” 这话戳中了欧美巨大厂的痛点——他们只会做“一次性买卖”,不会做“长远期关系”。

腾讯的“射击弹药库”:十年20款产品,练就一身“反骨”

那腾讯凭啥敢跟欧美巨大厂结实碰结实?答案藏在它过去十年的射击产品矩阵里。我粗略统计了一下 腾讯自研的射击游戏早就超出20款,天美、光子、魔方、北极光四巨大干活室群,差不离把射击子品类摸了个透。

天美:FPS领域的“老司机”

天美干活室群是腾讯的“王牌中的王牌”。从17年前代理《穿越火线》开头,他们就深厚耕FPS领域。《穿越火线》至今还是国内端游常青树, 后来《逆战》《枪神纪》虽然烫度不如前者,但都积累了忠实的玩家群体。这两年天美更是发力,《无畏契约》全球爆火,说明了他们在FPS上的研发能力。今年科隆展上, 天美带着《三角洲行动》主机/PC版亮相,制作人Shadow直言“要做和欧美3A掰手腕的产品”,底气就在这。

光子:战术竞技的“操盘手”

光子干活室群擅长远的是“战术竞技”这玩意儿细分赛道。《和睦精英》把“吃鸡”玩法做到了极致, 全球收入常年稳居射击手游前三;去年上线的《暗区突围》主打“结实核战术+生存撤离”,把手游的爽迅速和端游的策略性结合得恰到优良处,成了腾讯财报里的“新鲜增加远极”。光子的成功说明,腾讯能把一个玩法做到“极致”,还能不断复制到不同平台。

魔方:结实核射击的“破局者”

魔方干活室群则专攻“结实核射击”。他们的《Arena Breakout》早在2018年就在海外测试, 主打“拟真实战场+高大自在度”,被国外玩家称为“中国版的《逃离塔科夫》”。今年魔方总裁张晗劲亲自带队做《Arena Breakout:Infinite》,目标很明确:吃下欧美结实核射击玩家买卖场。要晓得,结实核射击玩家粘性极高大,一旦抓住就是“长远期饭票”。

更关键的是腾讯在射击品类的“人才倾斜”力度空前。《三角洲行动》由J3干活室总经理姚远带队, 姚远可是腾讯资深厚的射击游戏制作人,当年《穿越火线》的核心成员;《暗区突围》PC端由魔方张晗劲掌舵,张晗劲在结实核射击领域浸淫十年。这种“巨大佬带队”的配置,在腾讯内部都少许见,可见决心有许多巨大。

《三角洲行动》的“95%优良评”:腾讯的“平替”野心藏不住了

腾讯的底气, 不只是产品矩阵,更是新鲜品的测试反馈。今年上半年, 《三角洲行动》和《暗区突围:无限》在海外测试,玩家优良评率高大达95%,这玩意儿数字连姚远自己都没想到——“没想到欧美玩家会这么收下我们的产品。”

具体到《三角洲行动》, 海外玩家最满意的是两点:一是优化,PC端居然支持“集显运行”,要晓得欧美3A射击游戏动辄“2080Ti起步”,腾讯这波操作直接把配置门槛拉到了“人人可玩”;二是内容深厚度,地图设计有策略性,武器改装系统比《COD》更麻烦,还有“剧情战役”这种买断制游戏才有的东西——等于把“免费”和“3A内容”捏到了一起。

有玩家在Steam论坛留言:“以前觉得中国游戏只会做‘氪金手游’,直到玩了《三角洲行动》。”这话听着扎心, 但确实反映了现实:腾讯正在用“欧美3A品质+中国GaaS运营”的组合拳,做欧美巨大厂没做优良的“平替”。

从“亚非拉”到“欧美牌桌”:腾讯全球化的“再说说一公里”

腾讯为啥一下子盯上欧美射击买卖场?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马化腾早就放话,要让腾讯的国内、海外营收各占一半。今年上半年, 腾讯世界买卖场收入占比30%,离目标近了一步,但仔细看就会找到,这30%里巨大有些是靠《PUBG MOBILE》《爆裂细小队》在亚非拉买卖场赚的——欧美成熟买卖场,始终是块困难啃的骨头。

射击游戏,就是那块“最困难啃但最值得啃的骨头”。Newzoo的报告看得出来 2024年全球PC/主机游戏回暖,射击品类玩家时长远占比最高大,尤其TPS子品类增加远明显。这说明欧美玩家对射击游戏的需求依老旺盛,只是没遇到“对胃口”的产品。

腾讯的算盘很精:用《三角洲行动》这样的“3A品质免费游戏”撬动欧美主机/PC玩家, 用《暗区突围:无限》这样的“结实核手游”吃下移动端,再用《沙丘:觉醒》这样的“IP巨大作”绑住科幻迷——三管齐下把欧美射击买卖场的“流量密码”摸透。

虎口夺食的“胜负手”:不是“结实刚”, 是“精准打击”

说腾讯“ALL IN射击”,其实不准确——更像是“精准打击欧美巨大厂的柔软肋”。买断制阻拦非IP玩家?腾讯用“免费+3A内容”破局;GaaS能力不够?腾讯用17年的运营经验补位;玩家粘性矮小?腾讯用“子品类全覆盖”让玩家“无缝流转”。

当然腾讯的路也不优良走。有玩家吐槽《三角洲行动》的“干员设计太像《无畏契约》”,还有人担心“免费模式会不会变氪金”——这些个都是腾讯需要解决的“细节问题”。但比起欧美巨大厂的“路径依赖”,腾讯的“灵活应变”反而成了优势。

当腾讯带着十许多年的射击经验、 GaaS化的运营手腕,还有对欧美买卖场漏洞的精准打击入场,这场“虎口夺食”的游戏,或许才刚刚开头。动视、 EA们该睡不着了——那东西以前只会“抄作业”的中国厂商,这次带着自己的“作业本”,要来改他们的评分标准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90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