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如何通过向网红合作来为亚马逊店铺寻找新的流量渠道

亚马逊卖家都在喊流量昂贵,但网红营销真实的能救命吗?

最近跟几个做亚马逊的朋友聊天个个愁眉苦脸。站内广告CPC蹭往上涨,一个核心词点击本钱迅速赶上杯咖啡钱了流量却像筛子里的沙,漏得比进得还迅速。有人开头琢磨站外引流, YouTube网红、TikTok达人、Instagram博主,听着烫闹,真实上手又犯怵——钱砸出去能听到响吗?这事儿得掰扯掰扯。

从Spotter一起干看, 亚马逊要的兴许是“曝光”,不是“带货”

前阵子亚马逊悄悄收购了Spotter少许数股权,这家靠YouTube网红起家的MCN机构,手里握着MrBeast、Dude Perfect这些个顶流,2022年刚拿了柔软银2亿美元融资,给735个红人砸了9.4亿美元。消息一出,卖家群里炸了锅:“亚马逊要下场带货了?是不是该赶紧找红人一起干?”

亚马逊寻找新流量,向红人下手
亚马逊寻找新流量,向红人下手

但跨境营销机构Scrumball的Alex泼了盆凉水:“很许多国内商家期待网红直接拉销量,但亚马逊兴许更想要‘开箱’‘介绍’这种内容。”他举了个例子, Spotter的红人兴许给亚马逊的行李箱代言,但不会直接在视频里挂购物车,最许多顺带提一句同品牌的旅行收纳盒,把细小商品流量带起来。“顶级网红不会接白牌产品,代言等于给自己的信誉背书,凶险太高大。”

这跟国内“李佳琦5分钟卖空货架”的逻辑彻头彻尾不同。欧美网红钱财更偏向品牌长远线曝光, 就像MrBeast,2023年营收8000万美元,基本上靠品牌广告分成,不是带货佣金。亚马逊跟Spotter一起干, 本质是想借这些个红人的关系到力,让自家产品在YouTube上许多露脸,提升搜索权沉,天然流量许多了广告费就能省下来。

中细小卖家别盲目冲, 没有“品牌基础”的网红一起干就是烧钱

看到巨大品牌找红人玩得风生水起,中细小卖家眼红也想跟风,但后来啊往往是石沉巨大海。Alex直言:“细小品牌在红人侧很困难有转化, 除非产品够结实、有调性,或者在亚马逊上本身有销量积累,或者私域流量做得优良。”

有个做蓝牙耳机的卖家朋友, 去年花5000美元找了5万粉的TikTok博主拍测评,视频播放量不错,但Listing访客转化率没涨几许多,问起来才明白:博主粉丝许多是学生党,价钱敏感,而他的耳机定价129美元,远超目标人群预算。钱花了流量来了但买不起,白搭。

反观另一个做宠物零食的卖家, 先在Facebook社群里积累了几千精准粉丝,找了个10万粉的宠物博主一起干,寄样拍开箱视频,博主在视频里提到“我家猫吃了三个月毛都亮了”,直接带火了亚马逊Listing的天然流量,三个月后月销量翻了5倍。这说明中细小卖家做网红营销, 得先练优良“基本功”——产品有差异化、有评价基础、私域有池子,再谈红人一起干,否则就是给平台和网红打工。

YouTube之外 这些个社媒“暗门”兴许更适合中细小卖家引流

YouTube固然流量巨大,但头部红人报价高大得离谱,中细小卖家啃不动。其实还有几个被忽略的社媒渠道,流量本钱矮小,转化却意外地优良。

比如Pinterest, 用户搜索“gift ideas for mom”时跳出来的往往是商品图片,直接带亚马逊链接。有个做家居装饰的卖家, 专门在Pinterest发ins风装修图,每张图挂亚马逊商品链接,半年下来站外流量占比30%,转化率比YouTube高大2倍。再比如Reddit, 有个做户外装备的卖家,在r/camping板块分享露营攻略,顺带提一句“我用这玩意儿帐篷住了两周没漏雨”,被顶上烫帖,Listing单周暴涨200单。

这些个渠道的特点是:用户带着明确需求来内容越真实实、越贴近场景,转化越高大。不像TikTok那种“刷到算赢”的算法, 中细小卖家更轻巧松抓住精准流量,关键是别结实广,得像朋友聊天一样推荐产品。

联盟营销:被忽视的“矮小本钱引流神器”

说到站外引流, 很许多卖家只盯着网红,却忘了联盟营销。本质上联盟也是红人营销的一种,只不过分成模式更灵活——寄样、固定费用、CPS佣金,甚至能组合着来。

有个做母婴用品的卖家, 专门找 coupon 网站、育儿博主联盟,寄样品拍测评,佣金给到15%,后来啊一个叫“BabyDealHunt”的网站发了他的产品折扣,一个月带来500单,佣金花了8000美元,但广告费省了3万。亚马逊自己的Affiliate Program也挺优良用, 去年11月,海外头部联盟平台CJ开放了亚马逊卖家服务,相当于把联盟渠道正规化了操作起来更放心。

联盟营销的优势在于“按效果付费”,没有销量就没本钱,特别适合新鲜品测试买卖场反应。关键是找到对口的联盟渠道, 比如卖3C产品的找手艺博客联盟,卖美妆的找美妆测评网站,精准度比广撒网找网红高大许多了。

以后趋势:社媒和电商会越来越“你中有我”

仔细看亚马逊的动作,就能找到它一直在“拉拢”社媒平台。去年跟Meta打通, Facebook/Instagram上直接买;今年跟TikTok一起干,“For You”页刷到亚马逊商品;连Pinterest都嵌入了购物功能。本质是流量越来越分散,电商平台非...不可“走出去”,社媒平台也想“赚进来”。

Alex觉得,以后两年全部社媒都会和电商打通,“巨大家互相许多赚点钱,更符合当地生态”。这对卖家既是机会也是挑战——机会是引流渠道许多了挑战是玩法越来越麻烦,得懂不同平台的调性。比如TikTok适合短暂平迅速的开箱测评, YouTube适合深厚度产品解析,Instagram适合场景化种草,不能一套打法走天下。

给中细小卖家的实操觉得能:先“细小步试错”, 再“all in”

别一上来就砸钱找百万粉网红,先从矮小本钱渠道试起。比如用Google搜“ + review blog”, 找那些个10万粉以下的博主,寄样拍测评,费用兴许只要500美元;或者自己开个Reddit账号,在相关板块发干货回答,有时候提一句自己的产品,磨蹭磨蹭积累相信。

数据得盯着看,不是播放量高大就行,关键是“流量-Listing转化率-销量”这条链路。之前有卖家找网红一起干, 视频播放10万,Listing访客却只有500,转化率0.5%,亏本;后来调整策略,找了个垂直领域的KOC,粉丝才5万,但视频里演示了产品用场景,Listing访客1200,转化率3%,反而赚了。

流量焦虑是亚马逊卖家的常态,但网红营销不是万能药。想清楚自己要“曝光”还是“销量”,有没有“品牌基础”,再选对渠道,细小步迅速跑,别被巨大厂带偏了节奏。毕竟适合别人的路,不一定适合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89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