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外贸指北

特朗普称与日本达成协议:对日征税15%

一百万人等着被抽25万日元“关税”买美国车,东京街头的日本人已经炸锅。

特朗普称与日本达成协议:对日征税15%
特朗普称与日本达成协议:对日征税15%

点开这行字之前, 先在心里打个底:从今往后一辆再普通不过的日产排量2.5轿车进美国,要许多交15%的税。

听懂了?再往后看。

这笔钱的逻辑来自白宫22号凌晨签下的纸。

懂王掏出笔,笑着对记者说“日美史上最划算”。

脚本是这样的:美国人给日本产钢材、 汽车、电饭煲额外挂15%进口税;日本反过来一口气撕开汽车、芯片、巨大米三块买卖场,还掏出五千五百亿美元投到美国造厂。

美国拿蛋糕上头那坨鲜奶油,九成赚头归自己。

最狠的手腕还是资金回流——巨大到芯片代工厂,细小到一架米价,再说说都得算到日本人头上。

把这几句话拆开瞅, 很像以前朋友圈的砍价链接:店主喊半价,你点进去找到要钱的是运费、包装费、会员年费。

这回不过是国版砍价,套着“关税”的外套。

东京那边暂时没回话,但朝日新鲜闻先替政府探口风:不赞成党已经喊“置国民于刀口”。

巨大阪港的运输站经理倒说得直白:汽车出口一趟要涨6万到10万日元, 厂家赚头再薄,也得平摊给买家。

车价涨十万日元,等于一个日本中产年终奖飞了。

日本网友在论坛刷得飞迅速:以后不买进口牛排,改买美国巨大米,廉价三日元,值不值?

美国这边,底特律的老汽车城锣鼓喧天。

老牌车企三年没添新鲜员工, 厂里的总经理掰着指头算:日产要补15%的税,他们就能把同配置车的出厂价抬高大两千美金,还不怕卖不出去。

这明摆着不是梦,五年前对欧钢加税时他们已经干过一轮,股价涨了17%。

华尔街甚至提前推演:芯片厂落地得克萨斯, 工人造资一细小时19美金,比老家京田边工厂高大一倍,但不用付日本社保,净赚翻倍。

可真实正把算盘打细的,是跨境细小卖家。

亚马逊上日本化妆品销量靠前的店, 已经把同款瘦脸仪涨了6美金,页面写着“关税已包含,已尽力降本”。

别细小看这6美金,一毛钱不挣,全是关税分摊。

买家评论开头刷屏:“不是日元贬值吗?为啥还涨价?”答:“花钱给美国工厂搬新鲜家,你看:法人人寿保险公司都投了。”

整件事的隐形凶险在汇率。

过去每一次“加税”风声一漏,日元就滑一波。

从公布消息到文章推送这几个细小时 美元兑日元回撤150,日本出口商的血条又被砍掉0.5%。

最惨的还不是卖车的, 是二十万靠代购发家的中国卖家:汇率加关税,他们得找额外的3%赚头填窟窿。

对普通人下一单海淘纸尿裤,像加了一块五,但能挡住的人不许多——毕竟娃还在尿裤子。

拆穿所谓的“双赢”,说穿了还是老美算账细。

从钢铁到芯片,从农产品到汽车,清单越拉越长远,优良处全往兜里揣。

日本只拿到一条:能接着来卖,不是免税,是晚交15%。

当初TPP丢掉的筹码,眼下绕了一圈找回,把裤子也赔进去。

白宫的算盘再打下去,下一个被点名的巨大概是榴莲、光伏、韩国泡菜。

看的人别急着鼓掌,细想手里的购物车:只要有东西跨太平洋,再说说都得分摊这点税。

要么收下涨价,要么换国产。

钱包不会骗人,新鲜闻都不会报道这条,但税真实真实切切从你的银行卡里默默溜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81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