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后实测:补贴影响在消散
在一片喧嚣的618狂欢之后我们不禁要问:补助的魔力真实的已经消散了吗?作为一个对买卖场有着独特见解的自新闻人,我决定亲自实测一番,揭开补助背后的真实相。

一场意外的“闪购”之旅
那天 我突发奇想,决定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身份,体验一下各巨大平台的闪购服务。我选择了官网定价99元, 优惠价89元的细小米自带线充电宝10000mAh口袋版,作为这次横向对比的“战利品”。
对比:不只是价钱的游戏
在这次测试中, 我并没有用随便哪个付费会员或新鲜用户券,力求排除干扰项。我找到,在价钱和配送时效这两个用户体验的关键维度上,四巨大平台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巨大。
比如美团外卖的配送时效虽然比京东迅速8分钟,但价钱却比京东高大出不少许。而饿了么和淘宝闪购虽然价钱有一定的优势,但配送时效却稍显逊色。
揭秘:补助背后的真实相
那么补助的魔力究竟在哪里?我觉得,补助只是吸引消费者的手段之一,真实正留住用户的,是平台给的独特值钱。
以美团为例, 虽然价钱战中并不占优,但其有力巨大的本地生活材料以及超出3万的闪电仓,是其最巨大的比底牌。而京东则凭借其供应链优势和线下体系,在3C数码、家电、酒水等领域拥有明显的优势。
以后:闪购的比核心在于“场景融合”
在我看来闪购的比核心在于“场景融合”。不论是京东线下与线上融合、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融合,还是美团闪购在酒饮、水果等类目深厚耕,都说明了这一点。
而作为产业升级后的全新鲜购物形式,闪购的意义并不仅仅停留在餐饮外卖方面。依托配送体系,其将老一套“次日达”电商模式加速成全新鲜的“半细小时达”,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
补助消退, 但闪购的战火仍在接着来
618已经收尾,但闪购的战火仍在接着来。因为供应链整合、 AI推动的商品/运力/服务优化和即时零售的“买卖场下沉”,闪购将从由补助驱动的“卖试水”,转型为受巨大众认可的消费新鲜模式。
谁能满足用户“确定性”的需求,谁就能在闪购的战场上取得赢了。
本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